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结构布置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结构布置与计算结果分析的关系,阐明了结构布置与计算结果分析要点,为设计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车辆底部爆炸冲击防护需求,仿真分析爆炸冲击作用下单层纵向、横向布置蜂窝夹层结构与1.5层、双层横向布置蜂窝夹层结构的防护性能,对比分析不同蜂窝结构的压缩变形、吸能、车身地板加速度和假人小腿垂直方向受力,并对双层横向布置蜂窝夹层结构进行试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横向布置蜂窝夹层结构吸能性能较好,纵向布置蜂窝夹层结构刚度和强度较好,双层蜂窝夹层结构抗冲击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结构选型与布置在抗震概念设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20层混合结构为例,通过改变结构型式和剪力墙的数量与布置,探讨了结构选型与布置对混合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将具有良好耗能特性的铅挤压阻尼器加设到大跨空间网壳结构中,通过LS-DYNA软件对结构进行了减振效果分析.以施威德勒球壳为例,分析了铅挤压阻尼器不同布置位置对大跨空间网壳结构减振效果的影响,其中阻尼器的布置分别为交叉支撑布置、斜撑布置和混合支撑布置,综合分析表明,在混合支撑布置铅挤压阻尼器的条件下,铅挤压阻尼器减振系统的减振效果最佳,结构顶点位移被降低60.0%.同样在混合支撑布置铅挤压阻尼器的条件下,通过使用IDA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减振系统对大跨空间网壳结构倒塌临界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整体倒塌临界荷载提高了0.33倍.  相似文献   

5.
型钢混凝土闸墩是一种工作性能优越的新型闸墩结构。为了分析结构参数随机性对闸墩结构可靠度的影响,基于结构可靠度理论,以型钢混凝土闸墩的极限荷载和静水荷载作为综合随机变量,构建反映闸墩整体功能状态的功能函数,采用验算点法(JC法)计算反映结构可靠性的结构可靠度指标。并研究了型钢布置根数、埋置长度、布置角度及横向型钢布置形式的改变对闸墩整体可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布置形式的改变对闸墩的可靠度均产生影响,型钢混凝土闸墩的整体可靠度与型钢布置根数、埋置长度均呈线性相关关系,而与型钢布置角度则不存在线性关系,最佳型钢布置角度仍需依据实际工程来确定。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梁上部钢筋跨中布置方式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连续倒塌机制的影响,设计了2个一层四跨梁柱子结构模型,梁上部钢筋分别按跨中截断与通长进行布置,并对结构连续倒塌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比较竖向荷载、梁内部轴力、梁关键截面钢筋应力随结构竖向变形所产生的变化,得到梁上部钢筋跨中布置方式对结构连续倒塌机制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布置方式对梁机制作用前期抗倒塌能力影响较小,对后期压拱效应及悬链线机制影响较大,通长布置结构提前进入悬链线作用阶段;按经典塑性理论计算的塑性峰值荷载较实际的偏小;通长布置结构的最终承载力比截断布置的提高了18.2%,通长布置可增强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坑结构健康监测点的合理布置是准确预测基坑结构变形安全的重要保障。传统监测点等间距布置只适用于结构形式简单的中小基坑,对于复杂的支撑体系,结构、土压力的不对称性对监测点的布置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复杂基坑结构监测点布置优化对准确预测基坑结构安全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融合模态分析与粒子群算法的复杂基坑支撑结构监测点布置优化方法,首先,在对基坑支撑结构模态分析基础上获取结构模态参数(频率、基本振型);其次,构建基于模态置信度准则(MAC法)的适应度函数,以适应度函数作为优化监测点位置的判别标准;最后,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全部监测点布置进行全局优化。以南京江北新区某基坑为案例,所提方法的计算结果相比于均匀布设的监测点布置方案更能反映出基坑最危险部位的需要。上述研究可为地下工程健康监测技术提升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既有桥梁温度场测点布置存在的问题和缺点,提出桥梁结构温度场测点布置方法,为提高桥梁结构温度场的测量精度和效率提供参考.方法为合理优化桥梁结构的温度场测点布置,提出了太阳辐射影响深度的概念.基于切比雪夫数值拟合方法分析太阳辐射影响深度范围内的温度测点布置间距.从温度传感器测点布置深度、间距、温度测量时机角度对既有桥梁结构温度场测点布置方法及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混凝土桥梁的太阳辐射影响深度可取0.5 m;采用非等间距的温度场测点布置方法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竖向温度曲线;合理选择测量时机能够有效提高测量效率.结论总结并绘制了T型截面梁、单箱单室箱梁、单箱多室箱梁、钢管混凝土结构和箱型墩的温度场测点布置图,该布置方法可为后续温度场测量工作的测点布置和测量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孙琳 《科技信息》2007,(32):292-293
本文针对核电站常规岛主厂房地上布置与下沉式布置方案,就循环水泵运行费用、主厂房建筑结构、暖通结构、设备价格及管道的布置等方面进行经济性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0.
黄雄  王军峰  孙惠梅 《甘肃科技》2016,(22):105-106
配电楼由于其独特的电气布置方式,常导致非电力行业结构设计师设计时荷载的形式及布置方式不正确,为工程带来安全隐患。如何正确的确定荷载形式及布置方式,及让非电力行业结构设计师了解电气布置方式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底盘上的多塔结构的偏心布置和塔楼偏置使结构产生扭转不规则,对结构抗震不利.对偏心布置和塔楼偏置概念的定量把握和深入理解进行了分析,并对偏心布置和塔楼偏置超限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地震动具有随机性,利用平稳过滤白噪声地震动模型,首先建立黏滞阻尼结构的动力方程,运用虚拟激励法将平稳随机地震激励转化为简谐振动分析,求解黏滞阻尼结构在随机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然后通过选用相同数量的阻尼器在最大层间位移处集中布置、循环布置、权数布置三种布置方案,对比分析布置前后结构的地震反应,得出最优的黏滞阻尼器空间位置布置方案。由此可知黏滞阻尼器具有明显的减震效果,得到的黏滞阻尼器布置建议对抗震设计和加固具有参考意义,同时使用虚拟激励法能高效快捷的求出结构的随机响应。  相似文献   

13.
排烟口布置方式对于火灾时期的排烟系统的排烟效果影响较大,为了对比分析排烟口布置方式对侧室-通道结构火灾时期排烟效果的影响,利用FDS火灾模拟软件对"侧室-通道"结构火灾时期排烟口顺通道走向上的不同布置方式的排烟效果进行了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排烟口均匀布置与集中布置、靠近疏散出口布置与靠近火源布置四种工况条件下的排烟效果;结果表明:排烟口均匀布置比集中布置时疏散出口区域烟气温度低5.4%,能见度提高10%;靠近火源布置比靠近疏散出口布置时疏散出口区域烟气温度低11.5%。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在砌体结构设计中结构布置运用的抗震概念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场地选择、结构的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局部布置及合理设置防震缝等。  相似文献   

15.
框架体系中支撑的布置形式决定着结构各方面的性能,合理的布置支撑在提高结构刚度的同时可以优化结构的抗震性能.为了探究不同的支撑布置形式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分别建立了 4层和8层RC框架结构模型,利用SAP2000进行动力特性和Pushover分析,对比研究了多种支撑布置方案下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支撑数量的...  相似文献   

16.
杨忠平 《甘肃科技》2003,19(11):97-97,150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中,楼面结构的布置对整体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就常用的5种楼面布置形式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推荐合理的布置方案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混合算法的机翼多功能盒段传感器优化布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合传感器优化布置算法,将其应用在某多功能机翼盒段模型的结构健康监测试验中。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模态分析,运用混合算法得到传感器的布置方案。通过有效独立法确定传感器的初始测点,然后利用MAC法确定传感器的数量,最终得到传感器的布置方案。对已完成传感器布置的机翼盒段进行拉拉疲劳试验,采用作者提出的损伤特征量构造方法进行结构健康监测。结果表明,采用混合算法布置的传感器可以有效采集结构信息,满足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结构形式更多样的方向发展通常上部楼层布置为住宅,下部楼层作商场使用。为了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上部需要小开间的轴线布置和较多的墙体以满足住宅的要求;下部则要求有尽可能大的灵活空间,柱网要大,墙要尽量少。为了实现这种结构布置,就必须在结构变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阐述某工程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在混凝土结构的高层设计中开始阶段,初步确定结构布置成了此阶段的重点,如何判断结构布置的合理及结构体系的经济性能也就成了关键所在;本文就混凝土高层设计中所需控制的六个参数作了简明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采用SST湍流模型数值研究了球凹平板冲击冷却的流动与换热特性,分析了4种球凹布置形式对带有最大横向流的冲击冷却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球凹布置的改进结构。研究表明:球凹结构对气流压力损失的影响很小,展向偏移布置和叉排布置的球凹能够增大通道对称面和下游的湍动能,顺排布置和流向偏移布置的球凹使通道中心处的湍动能降低;展向偏移布置和叉排布置的球凹平板换热效果最好,其次是平板,然后是顺排布置的球凹平板,流向偏移布置的球凹平板换热效果最差;在通道上游,展向偏移布置的球凹表面换热效果优于叉排布置,而通道下游的趋势正好相反。综合展向偏移布置和叉排布置的球凹表面换热优点,布置新的球凹排列方式,改进布置的球凹表面换热效果与预期的效果相吻合;通道底面的换热效果基本不受球凹沿对称面的布置位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