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水资源价值、边际机会成本、最优化数学等理论,基于水资源净效益最大化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思想,以水资源承载力、用水部门生存条件、用水公平性及可持续发展约束等水资源开发利用约束为准则,建立了基于水资源净效益最大化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将模型应用于南水北调受益区,对该区域2010年丰水年份、枯水年份的水资源量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条件下进行优化配置.研究结果为区域水资源优化管理与配置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区域生产、生活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水资源优化配置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以佳木斯市为研究区,基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构建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数学模型,选取2020年为现状年,2030年为规划年,采用NSGA-Ⅲ算法求解pareto最优解,求得规划年4种水资源配置方案,即方案一优先考虑社会效益目标,方案二优先考虑经济效益目标,方案三优先考虑生态环境效益目标,方案四侧重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结果表明:方案四为最优方案,相比其他方案,该方案既注重社会经济发展,又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促进社会经济与水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不同方案研究成果可为当地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不确定性双层规划的水资源配置及和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供需矛盾正在加剧,需要建立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相适应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本文开发了区间模糊可信度约束双层规划(IFCBP)模型,优化分配水资源,并运用和谐评价方法量化计算配置前后(现状年和规划年)的水资源?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和谐程度. 该模型使用区间值和模糊集来处理不确定信息,规划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的水资源配置,考虑了4种(λ=0.7、0.8、0.9、1.0)不同可信度下的配水方案,评价了2016、2020、2025和2030年的水资源?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和谐水平. 结果表明:IFCBP模型中区间-模糊双重不确定性可引起水资源分配、污染物排放和系统效益的变化;双层模型较好地权衡了系统排污量和经济效益的冲突;规划年比现状年的和谐水平更高,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研究结果可以帮助决策者解决水资源需求、经济目标和生态环境改善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好水川流域坝系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证好水川流域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和农业用水,促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工程布局,将流域内的1座水库、11座骨干坝和15座中型淤地坝作为统一的供水水源,运用大系统多目标规划理论,建立了坝系联合优化配置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流域合理分配水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显著,急需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进行多方面研究.以灌区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用水主体满意度的水资源优化配水模型,并应用于河北省石津灌区.结果表明系统的总收益为[2127.59,2704.91]亿元.研究区域除桃城区外,其他地区的总收益和配水量随最小满意度的增加均有...  相似文献   

6.
对国内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发展的趋势。并剖析了在现有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7.
利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进行水资源管理是数字水利的一个重要内容.应用VC++可视化编程技术和GIS相结合,根据大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情况,研制开发了大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方案评价可视化系统.以大连市2020年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评价为例,系统实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的可变模糊评价、水系图显示和信息查询等功能,表明了可变模糊集理论和水资源系统可变模糊评价理论、模型与方法的科学性,且具有复杂问题简单化、计算方便快捷、人机界面交互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目标的基础上,以工业、生活、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的综合效益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多目标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得到一组最优解集,选出效益值较大的7种不同优化配置方案,应用TOPSIS模型对优化方案进行评价.选出的方案总用水量为19.014亿m3,工业用水量为3.342亿m3,生活用水量为1.046亿m3,生态环境用水量为1.2亿m3,农业用水量为13.426亿m3,这与石羊河流域目前的现实需求是吻合的,也符合流域综合规划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资源供应能力,通过分析水资源的来源以及可用水的形成过程,将其分为可控水资源和不可控水资源,建立了具有动态性的水资源的供给模型。一方面考虑了水资源不同来源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性,另一方面考虑了某一地区在不同年份气候特点的不同造成可控水资源供给量的动态变化。结合水资源的需求模型,给出了评价某一地区水资源供应能力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炯 《科技资讯》2014,12(17):114-115
依据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短缺,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以生活、工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的经济效益最大和水资源消耗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线性规划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线性多目标规划进行求解。根据计算结果调整决策变量的目标值,获得三种水资源扶持侧重点不同的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前水资源严重短缺、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治理成为现代社会最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综述,阐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同时提出配置的手段、原则、方案,供各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城市水资源预测和优化配置的方法,以北京市为例,采用灰色GM(1,1)预测和多目标规划模型方法进行数学建模,以研究北京市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前提下的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案。预测结果显示,北京市2015年的水资源总量为21.4523亿m3,再生水量为11.96亿m3,总需水量为39.74亿m3,仍将存在6.33亿m3缺口,将依赖于境外调水,与北京市水资源"十二五"规划十分接近。多目标规划模型结果显示,北京市可通过增加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环境用水量,维持现有工业用水量,实现可供水量与总需水量的基本平衡,并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最大化。灰色GM(1,1)预测和多目标规划模型可较好地预测城市未来供、需水状况,并进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可用于区域水资源预测和综合规划。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水资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深圳市供水水源网络系统的特点和结构,并以深圳市水资源系统优化调度为背景,提出了一种大系统多目标背景分解方法;建立了水库群优化调度、水资源优化分配等数学模型,并根据各层次数学模型的不同特点给出不同的求解方法;探索了反应用户重要性差异的多用户聚集与解集方法;利用建立的模型系统,进行深圳市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研究,取得合理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4.
宋兆侠 《海峡科学》2008,(11):19-20
水资源的优化与配置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简要论述了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现状、发展及类型、3S技术的应用等,并着重阐述了福建省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关于济南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南市作为全国重点缺水城市之一,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济南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水资源优化配置作为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它的实施对保证整个济南市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济南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实施可以从工程手段和非工程手段入手开展开来,从而保证济南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济南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南市作为全国重点缺水城市之一,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济南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水资源优化配置作为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它的实施对保证整个济南市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济南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实施可以从工程手段和非工程手段入手开展开来,从而保证济南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水体污染加剧等问题,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包括进行本流域内、年内水责源优化配置,跨流域水资源调度与调控,地面水、地下水、降水、土壤水的合理配置与调控,多水区域与缺水区域综合考虑等。  相似文献   

18.
基于CAS理论的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使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为此,应用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简称CAS)理论研究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并建立了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优化配置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除个别省份外,其他各省和系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协调度都随着调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个别省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协调度与调水量的非完全正比例关系,是子系统在调水量发生变化时所表现出的适应性行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资源承载能力调控关键技术与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水资源安全保障的主要矛盾为承载过度,水资源承载能力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以北京市、鄂尔多斯市和石羊河流域为典型区,在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中国水资源承载能力调控的经验进行总结,并进一步从“强载”和“卸荷”2个层面提出水资源承载能力双向调控的主要措施. 研究表明:中国水资源承载能力调控的“强载”措施主要包括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政策;“卸荷”措施主要包括需水管理、节水技术和水价政策. 这些技术与政策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调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对实现水资源安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引汉济渭工程,根据资源系统复杂性和水源配置原则,基于大系统分解协调理论建立了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在考虑工业节水和引汉济渭不同调水量的基础上,对2020水平年和2030水平年共10个方案应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从不同方案下供需成果和供水量构成两方面对配置结果进行探讨,得出引汉济渭工程是解决关中地区水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