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997年对山瑞鳖的产卵和孵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养殖的山瑞鳖产卵期为每年的5~8月份,6~7月份为产卵高峰期。产卵次数1年1次,每窝产卵数量2~28只不等,最多出现为11只/窝,平均11.02只/窝,全年卵受精率64.77%,山瑞鳖卵平均重9.58g,受精卵在产山8~20d;恒温孵化时,随孵化温度的上升,卵化所需时间减少,积温减少,但在33℃时,胚胎在发育早期死亡,无鳖孵出,孵化温度为28  相似文献   

2.
纵观国内外人工养鳖的成功之道,最主要的是解决好饵料、人工孵化、温度与光照四大技术。一、饵料鳖的饵料必须要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才能长得快、产卵多。日本养鳖投喂鳗鲡配合饵料,效果很好,雌鳖产卵多,仔鳖生长快,料肉比为3比1。目前我国一些养殖场也用鳗鲡配合料喂鳖,或参照鳗鲡饵料配  相似文献   

3.
中华鳖快速养殖技术(四):鳖的人工孵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鳖卵的收集当水温上升到22℃以上时,弊开始交配产卵.在江浙地区,产卵的时间一般为5—8月.亲鳖的产卵时间一般在夜间到第二天凌晨.每天清早,在太阳未出来,露水未干之前,就要开始巡视产卵场,进行细致的观察.一般产过蛋的沙场均留下雌鳖产蛋的痕迹,一经发现,应用手仔细地挖掘.如发现有蛋,则仍用沙掩埋,再在旁边用竹棍做好记号.产出的蛋的动物极和植物极向二极固定,动物极从外观上看会出现一个白色的亮点,这个亮点会不断扩大,这表明是受精卵.受精卵一般须经8—30个小时才能取出.取蛋时要用手小心翼翼地一个一个地装入事先准备好铺有软毛巾的篮子或塑料盆里,取出的蛋应保持清洁,不应沾有泥土或其他污渍.  相似文献   

4.
李南  方平 《应用科技》1999,(2):29-30
1建造合格鳖池鳖胆小怕喧闹,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建造不同规格的鳖他:(1)种鳖地:面积1~3亩,池深1.2~1.sin,他对角建进排水系,池坡呈30o角斜坡,便于鳖爬行上岸产卵。池北岸设40~6()m产卵场地。(2)稚鳖、幼鳖池:稚鳖出壳到越冬期体重3~sg,幼鳖体重5~159,两者可合建也可分建。若建室内池,面积为5~10m,深0.8~lin,稚鳖池和幼鳖他用砖块隔开,每池面积2~4m2;若建室外地面积为50~100mZ,则温室内要单独建稚鳖池面积2~10d,长宽比为2:1或5:2。室内地池身最好在地面下40crn,露出地面10rm左右有利保温。池壁对角…  相似文献   

5.
所谓加温养殖.是一种只需12~15个月就能使鳖养成商品(700~800克)的速成养殖法。人工养殖商品鳖一般需要4~5年时间,养殖周期较长.原因是鳖每年需要6个月的“冬眠期”,而加温养殖.可以打破鳖的冬眠习性,可使养殖周期缩短3/4以上,做到全年高速生长。是冬季低温地区值得推广的养殖方法。  相似文献   

6.
鳖疖疮病的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鳖疖疮病的组织病理研究①颜素芬江福来(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养殖系厦门361021)随着我国养鳖业的迅速发展,鳖(Triongxsinensis)的病害也日渐增多并趋严重.有关鳖病的研究,日本[1,2]和我国[3~6]虽然在病原和防治方面陆续有文章报道,但...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鳖病的特点、流行规律,重点对常见鳖病的病原、症状、防治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人工饲养的中华鳖生殖习性的观察和研究,对提高亲鳖产卵的原理和措施作了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对鳖免疫接种四联菌苗G后,35-45天产生的抗体效价达最高值,但对各单一菌体的抵抗水平不均,对穿孔病的防治效果十分显著,免疫后饲养2-3个月,患穿孔病鳖仅0.2%,非本地嗜水气单胞菌免疫效果不佳,采用免疫防治,水质管理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甲鱼又称团鱼或鳖,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具有滋阴补阳、强壮身体之功效,被视为高级补品。甲鱼工厂化养殖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应用高新技术,提高亲鳖的产卵率、孵化率、稚鳖的成活率,利用人工加温方法提高鳖的生长速度,使自然界4~5年能达到商品规格的鳖在一年半内长到商品规格,从而大大提高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3年被列为江苏省星火计划。  相似文献   

11.
梨铁象是我国南方梨树的一种毁灭性害虫。此虫完成一代历时达16—24个月,以成虫在梨树小枝上和以幼虫在梨树干和主枝的韧皮部越冬。成虫寿命长达14个月(446天)。当交配产卵季节,成虫于黄昏后从梨树小枝上向下爬到树干或主枝上进行交配、产卵,次日拂晓前,它们又爬回梨树小枝上。这种习性对防治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有益微生物群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病害一直是影响水产养殖发展的重要原因,多年来,人们主要采用药物来防治病害,但药物防治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主要是产生耐药性,造成水体二次污染.因此探索新的病害防治途径势在必行.以有益微生物群来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病害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它以无毒、无副作用和无污染等优点而显示出广阔的前景.从有益微生物群的应用现状、种类及应用几个方面综述有益微生物群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华鳖的解剖研究Ⅳ.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华鳖的消化、呼吸、泌尿生值系统和一般龟类大致相同,但具有适应半水栖生活的特征。如角质喙具锐利的边缘、咬肌坚强、消化管较短等均与扑食水生动物的食性相适应。它的肺长而大。口咽腔粘膜有丰富的微血管。还有一对付膀胱。付膀胱壁薄,亦分布着微血管。当它潜入水中时,可利用口咽腔及付膀胱进行辅助性呼吸。肾脏较大,扁阔,边缘有叶状缺刻,位在体腔后端的背壁,有明显的肾门静脉。每年6—7月份,成熟个体的生殖管开始发育长大,其体积可达平时的数倍。两性个体在水中交配。交配后,雌鳖登陆选择沿岸向阳的沙地掘穴产卵,产卵后又回到水中。受精卵约经二个月后才孵出幼鳖,爬到水中生活。  相似文献   

14.
邓玉国 《甘肃科技》2013,(22):126-127,142
对甘肃省关山隧道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进行了调查分析.按照病害的性质和形态,把该路面病害分成裂缝类病害、接缝类病害、松散类病害、变形类病害4类.通过分析路面病害的主要形成原因,提出了从道路设计、道路施工、道路养护以及道路管理4个方面对关山隧道路面病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卵黄特异性抗体在防治中华鳖气单胞菌病中的应用 .产蛋鸡经嗜水气单胞菌免疫后 ,产生了高效价的卵黄抗体 ;冻干过程中抗体活性基本没有损失 ;体外抑菌试验表明 ,该特异性抗体具有较强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的效果 ;鳖场被动免疫防治试验证明 ,该抗嗜水气单胞菌卵黄抗体对中华鳖气单胞菌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  相似文献   

16.
对生态温室池中亲鳖越冬后期的部分水化指标和浮游生物进行了初步分析。讨论了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亲鳖越冬期适宜的换水周期应为3个月。  相似文献   

17.
苦楝果提取物对桑天牛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用一定浓度的苦楝果提取物处理的构树枝条作为天牛的食物 ,研究了其对桑天牛产卵及卵孵化的影响。在室温下用苦楝果提取物 5 0 0mg/kg处理枝条 ,处理组天牛 ( 7对 )在1 5天试验中 ,7对天牛日平均产卵量为 8.5 3± 2 .35个 ,而对照组 7对天牛日平均产卵量为1 5 .80± 0 .98个。经T检验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极显著。用 2 5 0、1 0 0 0、2 0 0 0mg/kg的苦楝果提取物处理枝条 ,在 1 5天试验中 ,7对天牛日平均产卵量分别为 8.0 6± 2 .90、6.73± 3.82、5 .2 0± 1 .74个 ,而对照组 7对天牛的日平均产卵量为 1 3.73± 2 .90个。经T检验它们与对照之间差异极显著。取食含苦楝果提取物 2 5 0、1 0 0 0、2 0 0 0mg/kg处理枝条后 ,天牛产的卵分别需经 1 2、1 5、1 9d达到其最终孵化率 94.2 1 %、87.1 2 %、43.5 8% ;而对照组 1 1d达到最终孵化率 99.5 0 %。并据上述结果提出并讨论了应用苦楝果提取物防治桑天牛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拮抗菌生物防治农作物病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作物重茬后,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和数量,致使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数量逐渐降低,病原菌逐渐积累,导致农作物患病.利用拮抗菌防治农作物病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就近年来拮抗微生物在生物防治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农作物的主要病害及成因、拮抗菌对农作物病害的防治机制以及农作物病害防治的主要拮抗菌.  相似文献   

19.
寒区大温差环境下封闭工程结构层覆盖于地基上,导致水分聚集在结构层底部形成"锅盖效应",引起地基承载力降低,加剧工程冻融病害.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寒区高等级公路、油气站场、机场跑道建设涉及的锅盖效应病害亟需解决.调查了寒区公路路基、高铁无砟轨道基床、机场跑道、输油站场面临的锅盖效应病害,从病害特征、形成机理、理论模型、防控技术等四个方面,综述了寒区工程锅盖效应形成机理及病害防治的最新进展.同时,在总结当前锅盖效应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寒区工程锅盖效应理论研究和灾害控制措施的方向:①关注水汽含量的测试和多年冻土区锅盖效应形成条件研究;②构建考虑空气-水汽两相流和土体变形规律的水-汽-热-力耦合模型,以此来预测工程构筑物的稳定性;③开展基于"阻-通-截"理念的综合防治措施研究,以期为寒区工程设计和病害防治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20.
张林 《今日科技》1996,(4):9-11
在天然的环境中,鳖是很少得病的,其主要原因是生息密度稀,活动范围大和鳖本身抗病能力强.然而,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致使大量的鳖中毒死亡,野生资源越来越少.而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有许多因素会导致鳖得病与死亡.这些因素是:为了求得高产量采用高密度的集约化养殖,从而使鳖的密度大大超过天然,活动空间大为缩小;由于鳖有互相咬斗的习性,鳖受伤的机会增多;密集型的养殖,使排泄物污染养殖环境;有的养鳖单位仓促上马,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高;运输包装不当,长途运输消毒不严;温度控制不当;饵料营养不全;分养不及时;防病措施不力;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