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荔 《科技信息》2003,(11M):54-55
世上没有固定的形式美,追求形式美也是没有止境的。关于这一点。所有的艺术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何让引起视觉美的东西和神圣的东西建立一种有意义的关系?即如何处理好作品形式与理念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沈佳立 《科技信息》2010,(18):123-124
中国文化重融合,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则重不同时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精神。同样具有浓厚的宗教意味和特色的中国佛塔与西方教堂,这两种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材料的建筑物不仅在建筑造型上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之处——"有意味的形式",而且都寄托了人的精神与思想,让人们雅俗共赏。正如梁思成先生提出的,我们的建筑应该是大众化的,为人服务的建筑。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广告在社会公共领域非商业性传播和推广的劝服性作了表现方法上的探究,以期引起人们对公共领域非商业传播方式方法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比较诗学角度出发,对中西方艺术表现理论具有典型意义的命题“意境”与“有意味的形式”作一比较观照,探求两者的契合与差异,并用“有意味”的手段描述“意境”,以期对以“意境”和“有意味的形式”为代表的中西方艺术表现理论有一再认识。  相似文献   

5.
《勤自励》以412字的篇幅,征服了几千年来的许多读者,堪称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的产生不在于它内容的完整奇特,叙事的技巧卓越,而在于它是一个"有意味的形式"。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情节的极度单薄;2.具有刺激性或者具有张力的语言符号的应用;3.符号的极具张力的排列组合及象征手法的应用。而这种形式寄托着的是人与命运抗争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可震惊天地,刺穿宇宙。  相似文献   

6.
艺术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形式,各种艺术形式产生各种流派。整个艺术史伴随着形式的演变,艺术家在不断冲破时代的禁锢中,迈向新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7.
古今散文概念与文体的发展朱广成中国的散文同诗歌一样,产生最早,源远流长。其内容繁富而庞杂,其数量则浩如烟海。她那漫长的历史,在质与文、散与骄、文与白的嬗变中不断发展着、前进着。其中可以总结的经验和值得研究的问题是相当多的。本文试就散文的概念与文体演变...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是从散文的发展史上来看散文文体范畴的不断变化分裂和最终窄化为以抒情性散文为散文主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秦牧是我国当代文坛公认的风格独树一帜的著名散文家。他的散文如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不仅思想观念鲜明,哲理性、知识性强,而且在文体上独具特色,体现在其选材、构思、叙述方式、语言风格等诸多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  相似文献   

10.
与纸媒体传播方式下的传统散文相比,短信散文从构思、立意到文体风格上渐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变化,这是散文在新媒体传播形式下的又一次更新,也是短信散文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艺术是“线的艺术”,与西方艺术相比,具有典型的意义。可以说,“线”性特征是中国古代艺术最大的形式特征。“线”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具有多重审美特性,本文从情感性、装饰性、时间性、时代性、民族性五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具体的考察,认为正是这些审美特征使中国古代艺术之“线”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12.
汉语自19世纪末开始走上漫长的欧化之路,在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汉语欧化痕迹均十分明显.汉语欧化进程中,近代散文文体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同时散文对语言欧化进程也有一定的影响.以新文体、逻辑文为例可以分析得出,政论散文由于欧化而趋向浅近、平易,表达方式趋于严谨,语意更加曲折.但是散文文体的解放仍然有限,近代散文家对古文的复杂态度,古文广泛的作者和读者基础,构成散文文体全面解放的阻力.  相似文献   

13.
相对小说、诗歌、戏剧而言,散文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包容性很大的文体,因而也是很个性化很自由的文体。自五四新文学以来,凡随感录、杂文、美文、散文诗、游记、人物传记、报告文学和随笔等都归之于散文体裁。基于这样的事实,在散文评论中,我们的确遇到不少困惑,我们感觉到散文是个大口袋,  相似文献   

14.
郁达夫倡导散文的"心体"说,主张把散文的文体创造与作者的个性表现联系起来,把文心与文体统一起来。基于这种散文观,郁达夫的散文以"心"役"体",在笔调、结构、情境三个方面体现出了"体"为"心"用、随意赋形的独特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15.
王美芸 《龙岩学院学报》2007,25(4):81-83,90
俞平伯三十年代散文体现"涩味",大部分的评论家只是从意境、梦境、或是"涩味"等角度去探讨俞平伯散文的特色.本文试图从俞平伯三十年代散文文体和语体这个独特视角来阐释他三十年代散文体现出来的独特"涩味",探讨他对于传统的"新传统化"过程及他在文学现代性语境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马维英 《世界知识》2014,(18):42-43
<正>8月21至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蒙古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领导人时隔11年再次访蒙、也是习近平就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次访蒙、更是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进行的为数不多的点穴式访问,被誉为走亲戚式的访问。与以往不同之处在于,此次访问,政治安全合作被提到重要议程,这也可以看作中国对蒙战略政策的一种微调。  相似文献   

17.
“游记是一种了不起的文学体裁”,但对其文体特征的研究既偏狭又薄弱。本文对中国游记文学作了系统的历史考察,认为游记是一种发展着的文体概念,它的基本构成要素或文体特征应从游踪、风貌、观感、载体四个维度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8.
“游记是一种了不起的文学体裁”,但对其文体特征的研究既偏狭又薄弱。本文对中国游记文学作了系统的历史考察,认为游记是一种发展着的文体概念,它的基本构成要素或文体特征应从游踪、风貌、观感、载体四个维度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9.
梭罗选择散文作为其主要的创作形式是受到西方文体传统、19世纪美国历史文化语境及其个人创作取向、精神特质等方面影响的,这恰恰反映了梭罗的审美追求及其作品的文学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政论散文经历了西汉的繁荣,出现了贾谊、晁错、刘向等众多政论大家,至东汉后期政论呈现衰弱,而多种文体得以创新.其中原因主要有二:士人政治热情的减退、才情转移和私人著述文体的兴盛,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