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朱Huan的种群总数量已突破了100只,分布在洋县和北京动物园,其中包括野生种群40多只,野生朱Huan仅分布在陕西省洋县境内。通过查阅朱Huan研究和保护的有关文献,全面系统地综述了朱Huan研究和保护的动态,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朱目前仅有一个孤立的野生种群于陕西洋县境内,数量仅30多只,本研究采用环志标识的方法,集9年的野外监测资料,对朱野生种群的性比、年龄结构、配对繁殖行为和配偶个体间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朱野生种群的配偶个体在自然选择配对过程中回避近亲的现象.确认了目前野生朱种群是一个年轻的性比基本合理的发展型种群.如果采取有效保护拯救措施,对环境、天敌和人为干扰因素加以控制,这一濒危物种的数量将会得到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3.
在1987 ̄1997年的11年里,采用鸟类环志的方法研究了野生朱Huan的存活和死亡状况编制了动态生命表;并对其繁殖地,繁殖情况及年龄组的存活数量等做了分析,发现洋县野生朱Huan种群中,当年幼鸟死亡率比较高,增加种群数量的关键是保护当年的幼鸟。  相似文献   

4.
朱鹮的环志情况及其生命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环志的方法,对朱野外种群进行了6年研究,编制了生命表;并对其繁殖地点变动、繁殖情况及各年龄组的存活情况等现状做了分析,发现洋县朱种群中,当年幼鸟死亡率比较高。增加种群数量的关键是保护1龄幼鸟。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中国陕西洋县朱鹮野生种群的分布现状,分析了朱鹮的种群动态,如种群数量、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等.最后叙述了朱鹮种群的保护管理现状,包括种群监测保护、栖息地管理和社区发展战略等.  相似文献   

6.
朱Huan的环志情况及其生命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环志的方法,对朱Huan野外种群进行了6年研究,编制了生命表;并对其繁殖地点变动、繁殖情况及各年龄组的存活情况等现状做了分析,发现洋县朱Huan种群中,当年幼鸟死亡率比较高。增加种群数量的关键是保护1龄幼鸟。  相似文献   

7.
走近朱鹮     
2005年3月13日,我第二次来到陕西洋县,这一次的考察地点是陕西汉中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园保护站。朱是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研究对象,这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珍稀鸟类曾经被迫苟延残喘地生活在被人类遗忘的角落里。近年来在人们的大力保护下,朱野生种群数量逐渐由1981年的7只发展到2005年的450只。花园保护站所在的刘庄村是一个僻静的小山村,位于秦岭南坡汉水支流沿岸,处于秦岭中山栓皮栎马尾松林带的下缘,几十户农家散落在沿岸黄泥路旁,还有一些人家住在V型山谷的谷底边缘,谷底有常年不断清澈见底的溪流,平坦处散布着几十亩冬水田。村旁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世界上朱鹮仅存40余只.这种珍禽过去曾经广泛分布在亚洲东南部地区,但近几十年来数量急剧减少,前苏联和朝鲜已无野生的报导.日本1952年有20只,到1980年只剩下5只,1981年全部捕获进行人工饲养和繁殖.在我国,1930年14个省份有分布,到1958年就只有甘肃、江苏、陕西等省可采到标本,60年代后销声匿迹,直到1981年才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当时仅有7只,朱鹮数量急剧下降,一方面跟环境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则不能不考虑其自身因素——种群生命力下降.为了拯救朱鹦免于灭绝,1986年中国林业部给北京动物园下达了"朱鹮人工饲养和繁殖基础研究"的科研任务,北京动物园成立了"朱鹮养殖中  相似文献   

9.
朱鹮发展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198 1~ 2 0 0 2年 6月 ,从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生态观察、种群迁移等方面 ,对朱种群的发展状况 ,保护拯救对策 ,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集中阐述 .并为世界濒危物种的有效拯救 ,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统计 ,截止 2 0 0 2年 6月 ,世界朱种群直观数量 44 5只 .其中野生朱 2 0 1只 ,被视为当今世界上最珍贵的朱物种天然基因库 ,引起国际保护组织的高度关注 .随着朱种群数量的不断增加 ,一个集科学研究、专业监护、信息反馈、社会及群众自觉参与、政府指导于一体的保护管理新模式 ,为朱种群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相似文献   

10.
被中国人称为“东方宝石”的朱鹮, 自1981年在陕西洋县重新找回7只野生种群之后,20多年来,当地人民不惜代价进行拯救与保护,终于使其种群数量恢复到600余只,而且野化放飞试验已经获得成功。朱鹮重新飞归大自然,在华夏乃至亚洲碧空翱翔,已不是遥远的期望。  相似文献   

11.
对分布在洋县江树湾村的一个鹭科鸟类混群营巢地进行了生态调查,并对鹭鸟增长的潜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洋县社火,是洋县人民群众在春节期间举行的自娱自乐的、表演性极强的各种民间歌舞技艺活动的总称。在洋县社火这一特定的活动中,人们相互吸引,共同建构了一个充满引力的“民俗场”。在这一“民俗场”中,作为表演者的儿童习得了当地人们是具有的特定行为和习俗,而作为观众的儿童则感受并了解到了这种行为和习俗。洋县社火的启示是:儿童的习俗化过程应该顺应其本性;我们应当利用习俗促进儿童成长,使传统文化更加有效地为儿童所习得。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各种地面工程数据管理的基础,建立DTM(数字地面模型)是一项主要工作,多数DTM来源于摄影测量的成果。该项研究是在地形开阔的农村地区应用GPS高程测量成果,并依据已有的地形图上信息来生成参考DTM。在研究中,测试了该参考DTM的精度和可靠性,进行了地图比较,通过地图数字化把他们转换为数字形式。经过现场测试,确定当地大地水准面转换参数,分别采用该地区的两个DTM(数字地面模型),最后通过对传统方法和GPS技术建立的两个DTM的分析和比较,得出了有关可靠性等方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麻栗坡县城以东发现大王岩画以来,岩画上的人像被称为“侬智高留下的身影像”,“傩舞的代表作”或“母系社会的女神像”,这些人像到底具有什么宗教内涵,本文试从易学的角度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并提出大王岩画两巨人画像为盘古阴阳夫妻或伏羲女娲等新说,认为这些宗教神话传说人像,实乃阴阳易学抑或鸡卦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关于吴均是否参加南朝梁代天监四年北伐,研究界颇多争议。笔者通过对其《赠柳真阳》诗一首系年的考证,认为无确凿证据说明其参加北伐。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溢洪道基本概况和地形地质条件,分析和比较了宽顶堰方案、驼峰堰方案,推荐4孔宽顶堰方案和747.2m堰顶高程方案.  相似文献   

17.
杨谭任桂州刺史的时间,《唐刺史考全编》据学界对杜甫《寄杨五桂州谭》一诗的系年将之定于肃宗上元元年(760),仅此一年。然而综合杨谭《兵部奏桂州破西原贼露布》及新旧《唐书》等有关材料来看,杨谭出任桂州刺史应在至德二载(757),离任应在上元二年(761)四月后,首尾共有五年时间。《唐刺史考全编》所定杨谭任桂州刺史的时间以及学界对杜甫《寄杨五桂州谭》一诗的系年,显然都把时间范围定得太窄了。  相似文献   

18.
张春花 《太原科技》2011,(11):79-81
山西省临县杨家岩井田位于河东煤田临县杨家岩一带,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可采煤层为山西组4号、5号煤层和太原组10号煤层,均为气煤。对临县杨家岩井田地质特征及煤层水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采用3DSMax8.0软件,配合Vrp7.0制作虚拟现实平台,设计一套基于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古建筑虚拟复原系统实现方案,完成对广西三江县程阳风雨桥数字重建过程,给出风雨桥的数字重建流程与具体的计算机虚拟重建的步骤,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复原和保护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杨心一是清末民初重要的翻译小说家,但是目前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学界几乎一无所知。今在新发现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资料,对杨心一的籍贯、生卒年、学习经历、任职情况及社会活动等作了较为全面的考证,大体澄清了其生平事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