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进步  张森 《江西科学》2022,40(2):229-235
工业园区内企业集聚,生产活动密集,用水量和废水产生量大。由于企业类型众多,不同企业又由多段生产工艺组成,产生的废水性质差异较大,主要特点有: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有一定毒性,可生化性较差;水质不稳定等。化工行业园区废水氮磷浓度较高、毒性较大,废水近零排放是这一类园区未来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趋势。适当的评价标准将有利于指导化工园区废水近零排放建设和发展。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是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是我国典型的全新建设型石化产业园区,自2009年建设之初,即以废水近零排放为目标,统一全水系统规划,将该园区近零排放建设成效与国内其他典型园区对标,对未来园区废水近零排放建设提供新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庆油田的原油与土壤特点,通过室内土柱模拟,研究了石油类有机污染物对油田土壤环境的污染状况.实验结果表明,虽然石油类污染物是从地表逐渐向下迁移,但在模拟的6年内污染物的最大迁移深度约为25~30cm,而且大于90%的污染物主要分布于10 cm以上的土壤中,另外,石油类有机污染物在大庆市典型黑钙土中的相对迁移能力与正构烷烃的分子量及芳香烃的环数成反比.研究证实,大庆市典型土壤对石油类有机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吸附截留能力,绝大部分污染物被截留在土壤表层,因此大庆油田土壤石油污染的防治重点应放在浅层土壤中.  相似文献   

3.
大庆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迁移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大庆油田的原油与土壤特点,通过室内土柱模拟,研究了石油类有机污染物对油田土壤环境的污染状况。实验结果表明,虽然石油类污染物是从地表逐渐向下迁移,但在模拟的6年内污染物的最大迁移深度约为25~30cm,而且大于90%的污染物主要分布于10cm以上的土壤中,另外,石油类有机污染物在大庆市典型黑钙土中的相对迁移能力与正构烷烃的分子量及芳香烃的环数成反比。研究证实,大庆市典型土壤对石油类有机?亏染物具有很强的吸附截留能力,绝大部分污染物被截留在土壤表层,因此大庆油田土壤石油污染的防治重点应放在浅层土壤中。  相似文献   

4.
为了详细了解南方某省的土壤背景值,在该省共布设468个背景点.通过采集样品和实验室分析,对这些背景点的污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本文首先针对该省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了土壤表层的无机元素和有机污染物水平,对比了不同剖面层次上污染物分布特征,然后对土壤背景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最后将"七五"背景值数据与本次调查数据进行成对数据t检验,得出水田和旱地背景点土壤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林地的大部分无机污染物含量有所下降.本文结论对于制定该省土壤环境指标、预测土壤污染趋势,正确评价土壤环境质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土壤环境基准的制修订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它是土壤环境标准修订的基础及科学依据.阐述了土壤环境基准的内涵及分类,综述了发达国家土壤环境基准的研究进展,对我国土壤环境基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我国现有的关于土壤环境基准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土壤环境污染物的背景调查和通过土壤动物及植物的毒性实验而获得的生态毒理学数据.根据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在研究土壤环境基准时,应将土壤与各个介质关联起来,除了关注土壤生物安全、保障土壤生态安全外,还应综合考虑土壤污染对大气环境、地表径流及地下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土壤环境基准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制定满足我国实际需要、适用于我国各地区的使用的科学合理的土壤环境基准值,更好地指导我国土壤环境标准的制定及管理和决策.  相似文献   

6.
根据兰州新区总体规划的产业布局,通过污染源识别出对兰州新区空气质量产生影响的污染源主要为石化园区与燃煤电厂,分别利用AERMOD与CALPUFF模拟了兰州新区SO_2小时平均、日平均和年平均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探讨了两种模式模拟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模式模拟的污染物质量浓度高值区均集中在石化园区附近,AERMOD模拟结果影响范围较小,主要与该模式只采用单点气象数据代表模拟范围内的气象场有关;两种模式模拟的峰值差异较大,CALPUFF模拟的污染物质量浓度普遍高于AERMOD,主要原因是CALPUFF扩散模型在复杂下垫面考虑烟团遇障碍物回流造成质量浓度叠加,从而导致污染物质量浓度较大.  相似文献   

7.
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活性与植被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植被通过影响土壤环境,从而影响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受植被影响的土壤环境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比不受植被影响或者没有植被的土壤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要高很多,不受植被影响的表面以下土壤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具有显著的优势OTU种群,而表层土壤环境中没有显著的优势OTU种群.植被对微生物的影响同时也表现在对生命物质DNA的影响,即有植被的土壤环境中的微生物DNA具有更高的活性,其基因在克隆过程中更容易被转移,获得更多的克隆细胞和种群.  相似文献   

8.
 污染物进入土壤后,与土壤成分发生相互作用,使其赋存状态发生变化,导致其移动性、生物有效性甚至是化学反应活性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使其环境与生态风险发生改变,并对其修复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污染物的移动性、生物有效性及化学反应活性既互相关联又不尽相同,其中生物有效性不但取决于污染物的赋存状态,还取决于生物吸收等过程,不同学科领域对生物有效性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从污染物与土壤相互作用出发,综述了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的研究意义及进展,介绍了污染物生物有效性涵义的认识历程,比较了生物有效性的不同评价方法,讨论了土壤环境因素、土壤生物、污染物性质及老化作用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由于原油来源的多样化,当前国内石化企业加工的原油中有相当比例的是含硫量较高的原油。近年来,随着全民环保意识的提升、相关环保技术的进步,国家环保标准和行业标准也逐步提高,国内各石化企业特别是炼油企业面临着越来越高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压力。二氧化硫作为石化企业的典型污染物,也是石化企业硫磺回收装置的控制重点之一。该文针对硫磺回收装置的二氧化硫排放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介绍车间硫磺回收装置的整体工艺流程、分析造成二氧化硫排放超标问题的重要环节和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这些环节和因素的各项对策,着重从处理工艺、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加以改进。在文章最后,该研究者结合这些对策在硫磺回收装置中实际应用情况的前后对比,得出了如下结论:硫磺回收装置在经过持续的工艺改进、参数优化后,实现了排放物的高效、循环利用,能够显著地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水铁矿因其颗粒尺寸小、巨大的比表面积和无定形的多孔隙结构而对部分重金属表现出极强的吸附作用,通常用于水体和土壤砷污染的原位化学修复。但由于水铁矿本身呈现出的弱结晶态结构极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pH、溶质离子组成、温度及土壤理化性质等。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水铁矿向结晶态铁氧化物的转化,影响水铁矿结构的稳定性,致使水铁矿结合的重金属污染物再次释放到土壤环境中造成二次污染。其在环境中稳定性的变化能够显著影响重金属元素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本文对影响水铁矿稳定性的变化因素以及转化发生机理方面进行系统探讨,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垃圾渗滤液的环境污染特征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垃圾卫生填埋因操作简单、处理量大而成为我国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其所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因含有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对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概述了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其污染特性;介绍了垃圾渗滤液对水环境的影响;重点阐述了垃圾渗滤液在土壤环境中的吸附行为与生物降解及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行为,以及对土壤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蓝莓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国内外蓝莓产业发展迅速.蓝莓对土壤环境要求较高,种植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土壤改良,使蓝莓较好的生长,提高产量.本文从土壤酸碱度、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土壤施肥及土壤温度和湿度五个方面综述了土壤环境对蓝莓的影响,并对我国蓝莓产业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石油类污染土壤基础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类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会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活性等产生危害,进而影响土壤呼吸强度。以某石油类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取样,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污染发生后包气带、含水层的土壤现状微生物量、土壤化学指标、基础呼吸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土壤呼吸强度首要受微生物量影响,其次受硝酸盐、氨氮、亚硝酸盐等因子影响。石油污染对土壤基础呼吸强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浅层土壤(0.5 m)、地下水位变动带(1.5 m)的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综合考虑农药类污染物在非饱和土壤环境中的水动力弥散、吸附解吸及微生物降解等环境行为的前提下,建立土壤中农药类化学污染物迁移的耦合动力学模型,模型中充分考虑了溶质在土壤固体骨架上非平衡吸附作用,并对农药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运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模型中的几个重要参数(含水率、吸附速率和水动力弥散系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变化对农药类污染物质在环境介质中迁移转化起着重要作用.这对于定量化分析农药类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对地下水污染的潜在性影响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根据,同时可为现场农药环境污染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人为石油污染土壤紫花苜蓿田间修复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择校园清洁区土壤,采用陇东石油开采、加工地区常见的牧草紫花苜蓿进行人工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田间试验,探讨其对西北干旱地区石油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种植空白组和种植苜蓿组土壤石油污染物残留量、去除量均随着土壤石油污染物投配量的增加而增加,两者正相关关系特别显著,反映了投配量对石油污染物残留量和去除量的巨大影响.土壤石油污染物去除率,种植空白组为21.43%~54.17%、种植苜蓿组为91.08%~96.07%,种植空白组土壤石油污染物去除率仅为种植苜蓿组的0.23~0.59倍,显示石油污染土壤尽管存在一定程度的自然降解,但是紫花苜蓿的修复作用依然很显著;施肥对种植苜蓿组土壤扣除空白石油污染物残留量影响很大,施肥组仅为不施肥组的0.61倍,显示施肥有助于种植苜蓿组土壤石油污染物的去除.可见,紫花苜蓿对石油污染土壤有很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上海华新工业园区土壤重金属含量调查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上海华新工业园区场地重金属浓度,判断是否已受人类活动影响,为评价该场地内工业活动对场地环境的影响提供依据,对园内待开发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与评估,得出该园区场地的重金属浓度和分布类型,并与上海市其他区域的土壤重金属代表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周边前期建设的企业对研究区域的土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造成表层土壤中部分重金属含量超标。其中汞、锌、镉的污染主要富集在土壤表层,表明污染物在下降过程中会受到土壤的吸附作用而稀释;砷污染可以从素填土中迁移至粉质粘土中,但其在淤泥质粉质粘土中的迁移能力较弱;铜、铅、铬、镍四种重金属受到人类活动扰动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贵阳市蓬莱仙界园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预测重金属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以贵阳市白云区蓬莱仙界园区土壤为研究对象,以贵州省土壤背景值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为依据,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指数)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研究园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生态危害。结果表明,从单因子污染指数来看,Pb、Cd、Cr、Zn、As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属未污染级别。从综合污染指数来看,研究区域内的土壤有少部分受到轻度污染,总体来说属安全级别。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来看,研究区域内的土壤中重金属对土壤生态环境总体来说属轻微危害程度。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研究区域内的土壤属安全级别,适宜种植农作物,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小。  相似文献   

18.
冶炼行业大气排放对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贡献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工业园为例,采用排放因子法估算2010-2016年园区冶炼企业大气重金属的年平均排放量,从污染物种类、时间变化2个方面分析了冶炼企业大气重金属的排放特征,并揭示了其与周边土壤污染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10-2016年间,冶炼企业大气砷、铅、镉共累积排放649.29 kg,年均增长达44.60%。大气降尘造成土壤中砷、铅、镉年增加值分别占土壤标准值的1.01%、1.02%和3.77%,以此推算,大气降尘造成土壤镉、砷、铅超标的累积时间分别为16 a、31 a、60 a以上;大气砷和铅之间有显著正相关性,土壤中砷-铅、镉-铅、镉-砷之间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说明它们的同源性很高。  相似文献   

19.
改进BP算法在城市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首先采用随机函数生成训练样本,并利用"比例压缩法"进行预处理;而后采用"试错法"确定隐含层神经元数,最终建立了结构为7∶8∶1的BPANN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并采用Matlab6.0进行模拟计算。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拟合精度、检验精度以及实际评价效果均较好,能够比较客观、准确地对城市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对长春市城市表层土壤的评价结果表明,其总体环境质量较好,约81%的土壤面积符合国家一级土壤标准,但局部重金属污染不容忽视,应注意控制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以保证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采取初步模式模拟计算确定边界最大落地浓度区,通过污染物监测和综合指数评价方法,优化选取泉港石化工业园区环境空气污染监控点,更准确反映园区污染排放对边界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经论证建立的环境空气污染监控点对生态环境部门管控工业园区污染排放、事故风险预警提供有力支撑,为工业园区选取环境空气污染监控点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