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台湾客家流传的"年初三送穷鬼"故事,是古风"送穷"习俗口头叙事的表现。藉此传说故事,探讨其习俗由来,而传说流传与习俗分布的区域相当,显见两者有相辅相成、互相依存、彼此强化的现象。"送穷鬼"故事藉由送穷鬼行为,表达民众祈求财富的愿望,以故事阐释民俗,其情节也吻合民俗的意涵。"灶君"故事则常与此类型故事复合,然不是灶君故事必要的情节,可见民俗之间存在交叉混同的情形。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因生育权问题引起的民事纠纷不断增多,学界对此相关问题的讨论也日益高涨,学者们的意见、观点各有不同。笔者主要就与生育权性质的有关问题展开分析作出思考,认为生育权既是人格权,又是身份权。同时简述生育权的限制和生育权冲突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半个世纪以前,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就提出过这样一种论点: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不仅包括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论,还包括人道主义和异化论。在1845年前,马克思主要强调人道主义和异化论,在1845年后,马克思就主要强调阶级斗争了。只有  相似文献   

4.
对西汉初年以今广州为中心建立的“南越国”社会性质的研究,在以往的学术界还未有过全面而系统的论述。拙文企图利用最近考古发现结合文献资料对这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一“南越国”的社会经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任嚣带兵五十万南下,统一岭南。自此以后,由于推行中原地区封建王朝的政治官僚制度、文化制度,由于铁器等先进工具的使用,这一时期南越国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作物种植的数量、产值增加了,手工业技术提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对于价值形式的分析,作了十分精彩的分析,由于缺少《资本论》中交换价值——价值、x量商品A等于y量商品B、商品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三个质点,《1844年手稿》时期,马克思关于交换价值、价值以及货币的起源、本质、职能等等的分析还不是很明确,但已经天才地洞察了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异化现象同货币制度之间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6.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论证了人的本质是人的类特性(即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彻底批判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的非人的生存状态,强调了人的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共产主义制度下人的全面、自由和充分的发展.这些内容构成了马克思<手稿>中的人学思想构架.  相似文献   

7.
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马哲史政治经济这些方面的主体研究替代不了其人文维度的美学思想研究:马克思对感性之美劳动之美尺度之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美都有着深刻的思考。这些思想不仅在后世直接影响着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和中国实践美学的发展,更对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的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经济学的哲学批判,提出"异化劳动"的概念。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劳动的异化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异化,工人与自己的劳动行为本身的异化,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和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并认为私有制所造成了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析构成了劳动异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包含了重要的生态思想。“人化自然”与异化劳动是其中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方面。从生态视角重新解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具有重要的思想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最为核心的问题,是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应注重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考察,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人们深入理解和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科学深刻的理论根据,为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手稿》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及文明阶段的批判,提出了异化劳动、人化自然、自然科学与关于人的科学的统一等重要思想。其中蕴含的许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论述,在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现实状况下,对于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试探西晋末年各族人民反晋斗争的性质周鼎初西晋末年,各族人民纷纷反晋。其斗争结果,造成西晋政权的彻底瓦解。其斗争的性质怎样?值得探讨。西晋末年各族人民反晋斗争的性质,取决于西晋政权的性质。西晋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前期,是封建生产方式继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2.
易琼 《枣庄师专学报》2011,28(1):139-141
通过对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考察,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为世人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及其实质,科学地阐述了人类历史和自然历史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的根源,并找寻到了解决资本主义环境危机的办法,也为社会主义环境发展提供理论工具和指明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指出了旧哲学陷入了理论的对立 ,并提出要解决这一对立 ,只有通过实践方式 ,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于是他以实践为基础 ,开始了建立既不同于唯心主义又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把这二者相结合的新哲学观的尝试 ;这一尝试就是将实践赋于人的本质 ,并将实践的人与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相结合 ,由此萌发了最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新哲学观。  相似文献   

1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包含着马克思环境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体现为六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人的自然性与人的社会性的统一是从人及自然各自的根本属性出发,说明人与自然的矛盾统一,是马克思环境哲学的思想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统一,是从两类关系的关联性出发,说明它们和谐的内在必然性,是马克思环境哲学的核心内容;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是从人的社会性出发,说明的是人的社会本质,是马克思环境哲学的价值依据;无机身体与有机身体的统一是从人的自然性出发,说明的是人的自然的本质,是马克思环境哲学的理论特征;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统一,是从人的实践本性出发,说明的是人的主体性的特殊规定,是马克思环境哲学的实践原则;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是从人与自然和解的根本旨归出发,说明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之境,是马克思环境哲学的终级关怀和最高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15.
深入挖掘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可以概括出“人的生态关描述”这一理论话题和它所包容的三个相互关联并逐步内化的层面:人的生命生态场、人的主体间性和人的本质力量,从而反映出马克思的生态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对这种变革的内涵应该结合马克思的文本来理解。马克思在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批判中找到了自己哲学建构的立足点,建立了全新的哲学体系。他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理解有其独特的视角。突出了关系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中有着丰富的技术哲学思想,文中他坚持从人类实践的角度分析技术本质,在技术批判中采用了独特的人文视角,并以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作为技术批判的最终目标,这些思想对当代的技术问题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克服以往一切旧自然观的基础上,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科学、酏面、深刻以实践为基础的人与辩证统一的观点,即劳动实践使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并与之相对立;以实践为“中介”,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实中活动使统一的自界分化为“人化的自然”和“天然的自然”,并且推动“天然的自然”不断向“人化的自然”转化等思想。正确理和掌握马克思这一思想,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和掌握古今中外,特别是在现代西方思潮中关于人与自然的种种观点,思想和为我们解决当今生态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使人同自然协调与和谐发展,努力开创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们一般认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集中表现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并且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由四个方面构成,然而,异化的前三个规定是如何直接导致第四个规定的呢?这个问题的解决隐藏在手稿的附录之中。这样,事实就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是立足于劳动和交往两个维度来提出了自己的异化理论的,正是这两个维度才共同构成了马克思唯物史现的哲学基石。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哲学角度揭示了人的异化和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肯定了人性的回归与人的解放的积极意义。因此,从现代性视域重新审视马克思早年的《手稿》,人的解放与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息息相关,人的解放是人的异化的克服、人与自然的统一以及共产主义的真正实现。并且马克思进一步把这些命题看作现实的运动,认为它们是从现实运动本身产生出来的,特别是从私有财产的积极的现实运动过程产生出来的。《手稿》中这种财产、人性与现实的联系,对于我们今天关注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