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构建由一家酒店和一个OTA (online travel agency)平台构成的酒店供应链博弈模型,用于分析当OTA做出销售努力,OTA平台的网络外部性对批发价模式以及佣金模式下供应链参与方价格决策的影响,运用Mathematica和逆向归纳法进行模型求解.结果 表明:当网络外部性强度在某个阈值内,佣金模式下房间零售...  相似文献   

2.
张洁  菅利荣  姜凤珍 《河南科学》2023,(11):1645-1659
基于微分博弈模型,以Nash非合作博弈、文化服务成本分担的Stackelberg博弈和协同合作博弈,分别刻画政府与文旅景区不同合作情形,求解3种情形下的均衡策略、文化消费效用随时间变化的最优轨迹,以及文化服务成本分担策略下政府的最优补贴比例.研究发现:(1)在一定条件下,成本分担契约可以改善文化消费效用水平.(2)对景区门票、文创产品定价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文化消费效用水平的改善.(3)Stackelberg博弈下政府的最优收益高于Nash非合作博弈下政府的最优收益.(4)文旅景区收益上交给政府比例较小时,Nash非合作博弈下文旅景区的最优收益高于Stackelberg博弈下文旅景区的最优收益.(5)文旅景区收益上交给政府比例较大时,Stackelberg博弈下文旅景区的最优收益高于Nash非合作博弈下文旅景区的最优收益.  相似文献   

3.
在模糊博弈环境下,研究联盟收益问题.基于Tsurumi合作联盟概念,利用模糊变量刻画局中人参与联盟程度,拓展了模糊联盟概念.针对博弈决策者在一定置信水平下极大化联盟收益的乐观值或极大化联盟收益的悲观值情形,引入模糊变量的可信性测度,建立了模糊联盟最优收益的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该模型反映了博弈偏好对模糊联盟整体收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土地再开发规划的收益目标和建筑物的更新速度之间的关系。首先构建了土地再开发的时机选择模型,进而考虑两种情形:收益目标为单次再开发的收益最大化和多次再开发的总收益最大化,分别求解两种情形下的首次再开发时机。对比结果发现,单次再开发收益最大化目标下的首次再开发时机出现的更晚,即相对于规划多次再开发的总收益最大化,只考虑单次再开发收益最大化并不会导致建筑物更早地更新。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建筑物更新速度和资本价格(租金)成正比。最后,两种约束条件下模型的一阶条件能够指导再开发的时机选择,提高土地再开发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考虑由一个绿色产品生产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绿色供应链,在政府碳排放配额与可交易的情形下,针对市场需求不确定且受产品绿色度影响的情况下,建立考虑产品绿色度的供应链博弈模型。探讨集中决策、批发价格契约、收益共享与成本共担契约下的最优订购量和产品绿色度,并对三种情形下最优决策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表明:在批发价格契约下无法实现系统协调,通过引入收益共享与成本共担契约,当契约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该模型既可以实现系统协调又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通过算例分析,探讨了收益共享系数对绿色产品生产商和零售商收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分红问题是金融保险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带扰动的马氏对偶风险模型,考虑了其随机观察下的边界分红问题。根据收益到达发生、分红发生和环境状态改变3个因素,利用重期望公式得到了破产前累积分红折现期望在不同初始盈余下所满足的积分-微分方程;进一步求得了在马氏过程仅有两个状态情形下收益为指数分布时的累积分红折现期望。  相似文献   

7.
关于合作广告问题的研究目前主要是考察单次合作的均衡情况,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多次博弈的动态策略调整的情形。首先选取经典需求函数建立模型,求得单次博弈制造商为领导者时的Stackelberg均衡解。此时,地方性广告水平对销售量影响越大,制造商愿意提供的广告补贴比例越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多次博弈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动态策略调整情形,分别建立了制造商先进行调整和零售商先进行调整的2个博弈模型。通过数值算例可知,2个新模型下的制造商和零售商的策略都会趋于稳定。进一步地,零售商先调整策略的博弈模型,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都正向趋于稳定值,并且和其他2种情形相比,双方更愿意接受该情形。  相似文献   

8.
商品互换及商品互换期权的定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商品的便利收益情况下,探讨了商品互换及其期权的定价,对价格是随机的情形建立了单因素模型,对价格,便利收益是随机的情形,建立了两因素模型,对价格,便利收益和利率是随机的情形建立了三因素模型,对不同的情形得到了相应的商品互换及其期权的定价公式,并证明了利率的随机性对互换的定价是无影响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综合违法过街时间收益、安全风险、经济处罚和管理成本,分析了过街行人、管理部门的得益,分别构建了行人过街决策演化博弈模型和过街行人与管理部门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在过街行人群体内的博弈中,按人群到达顺序的不同区分为两个群体,先到的群体在违法过街和守法等候两种决策中选择,后来的群体在跟随与不跟随中选择,分析这两个群体的收益与风险从而建立博弈矩阵,并分析在各种情形下所达到的博弈平衡,揭示了行人过街的机理。在行人与管理者的博弈中,在警力资源有限、考虑管理成本的情况下,得出了双方的博弈收益矩阵,并揭示了各种处罚措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线旅游发展迅猛.在一轮又一轮地毯扫楼式市场培育后,连小区中的民宿、日租房都没逃过OTA(Online Travel Agent,在线旅游机构)的洗礼,纷纷搭上了“互联网+”的顺风车.然而白热化竞争之下,低价比拼、刷单、过度营销、客人与酒店互相伤害……也逐渐发展为饱受诟病的行业顽疾. OTA平台把持会员,向酒店收取高额佣金,而酒店则借营销之机刷单补贴自己.为了营销,OTA上的酒店价格越来越低,用户到达酒店却发现“价低质更低”.酒店行业的“互联网+”亟待供给侧改革,而近日阿里旅行的未来酒店战略升级,为在线旅游转型升级带来了新思路. 未来酒店不仅可以基于个人征信提供免押金、免查房、免排队的“信用住”,还可以通过大数据、VR等信息技术实现在线VR选房,提前预约发票、人脸识别Check-in,用户坐在家中就可欣赏到酒店窗边的滨江夜景、景观套房的巴厘岛海滩等.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随机服务系统中顾客的满意度,该文研究可购买优先权的M/G/1排队系统,通过分析顾客的个体收益函数,分别讨论了在完全可见情形和完全不可见情形下非抢占优先权排队系统的个体进队策略。完全可见情形下,顾客可以根据系统的状态,通过分析进入优先权队列的收益函数,得到完全可见情形下顾客进入优先权队列的阈值。完全不可见情形下,顾客到达系统后按照一定的概率选择进入优先权队列,通过比较顾客进入优先权队列和普通队列的平均收益函数,得到顾客进入优先权队列的最优进队策略。数值实验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盟员投入不确定会导致联盟收益模糊性问题,提出模糊Shapely收益分配策略.构建不同竞合情形下的合作博弈双层规划模型,以模型输出结果构造三角模糊数支付函数,并进行模糊Shapely收益分配.考虑盟员面临的风险程度不同,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测算成员的风险因子,并基于该因子对模糊Shapely收益进行修正.算例结果表明,新策略满足联盟形成机制,同时保证收益分配更加科学合理.提出的分配策略解决了联盟收益不确定性时收益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构成的三级供应链上的合作博弈模型,求出了合作博弈模型下各参与人的期望收益——Shapley值,引入Shapley值不确定性的概念,对参与人收益的风险进行了计算。通过与非合作情况进行对比,探讨了不同参与人收益及风险的情况,分析了合作条件下分配方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双渠道供应链间合作与非合作情形,建立了双渠道优化合作转运模型以及最优订货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市场需求变化情况,通过仿真研究,分别分析了需求为均匀分布、正态分布和泊松分布时非合作与合作情形下的基础库存、订货量和渠道利润及供应链系统利润等.研究表明:当市场需求服从正态分布时,双渠道实施合作转运策略可以降低市场需求变化的风险,供应链系统利润和渠道利润大于非合作时的利润,缺货率、基础库存水平也相比下降;而需求服从均匀分布和泊松分布时,分别对应需求稳定和需求剧烈变化的情形,此情况下实施双渠道合作转运策略的优势不大.因此,双渠道供应链在需求为正态分布时实施合作转运,对减小需求变动风险、提高双渠道供应链利润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具有2个竞赛参与人的研发竞赛的非合作博弈模型,分别探讨了研发质量随机环境和研发质量确定性环境下竞赛参与人的均衡策略和竞赛发起者的期望收益。研究发现:在研发质量随机环境下存在着参与人的纯策略纳什均衡,而在研发质量确定性环境下只存在竞赛参与人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当2个竞赛参与者的研发效率相同时,竞赛发起者的期望收益皆随参与者研发效率的降低而降低;当竞赛参与者研发效率的差异低于一定程度时,研发质量随机环境下的竞赛发起者的期望收益要低于研发质量确定环境下的期望收益。  相似文献   

16.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赊销作为一种销售策略普遍存在于供应链中;它可以刺激市场需求,同时也带来资金的机会成本.采用供应链契约模型中的批发价契约,对仅由供应商向零售商提供赊销和仅由零售商向客户提供赊销两种情形下的批发价契约的参数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两种情形都能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绩效.第一种情形下是依靠资金从收益低节点向收益高节点流动而提升绩效;第二种情形下是依靠赊销刺激需求,并把机会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获得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17.
考虑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商誉对市场需求的影响, 在Nash非合作博弈、以制造商为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以零售商为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和合作博弈4种情形下, 分别构建微分博弈模型, 研究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CSR努力水平、CSR商誉的最优轨迹和利润最优值, 并结合数值模拟, 验证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研究结果表明: 最优CSR成本补贴率仅与边际利润有关, 与其他因素无关; 与Nash非合作博弈相比, 在Stackelberg博弈情形下, 当主导者的边际利润大于跟随者边际利润的一半时, 主导者对跟随者进行CSR成本补贴, 且主导者的最优CSR努力水平保持不变, 跟随者的最优CSR努力水平提高, 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均提高; 与Stackelberg博弈相比, 在合作博弈情形下, 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CSR努力水平均提高, 供应链系统的利润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低碳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全与合作商之间存在博弈的现象,提出生产商、批发商和销售商信息合作演化路径,为了探究供应商信息合作的因素和利益关系,构建 3 种信息合作演化博弈模 型;首先,求解出生产商与批发商合作模型和批发商与销售商合作模型以及 3 方信息合作模型下的演化博弈 均衡解,通过对模型稳定性的分析,得到在供应链成员行为决策和期望利润驱使下系统整体随时间变化的动 态趋势;然后,将不同信息合作下的决策行为进行仿真分析,并对比3种模型,探索得出均衡策略和影响因素 的作用原理;最后研究结论表明:选择合作收益大于非合作情况下的收益,并且演化博弈系统最终趋向于合 作博弈策略,使总体和个体达到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风险分解结果的准确性,本文给出组合收益分布服从非正态假设下,组合VaR及ES分解的两个新方法:局部线性加权平均;用分段线性函数拟合极端损失情形下,资产与组合回报之间的关系。针对实际金融数据的尖峰厚尾性与杠杆效应,风险度量采用EGARCH-GED模型。实证分析及模型检验的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准确、快捷地分解组合风险。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由再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构成的闭环供应链回收再制造系统,基于再制造商委托第三方回收商同时回收的双渠道回收模式,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两种情形下,运用博弈论方法研究闭环供应链的定价机制与协调策略;进而采用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及贴现因子理论进行闭环供应链策略协调分析及收益的Pareto改进;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定价机制与协调策略的有效性.研究发现,闭环供应链在采用双渠道回收模式下,系统集中决策不仅提高了各方收益,而且提高了闭环供应链回收再制造系统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