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人类小说文本因主体性的缺失一直处于匿名状态,因而在新时期写作过程中不断地被不同的修辞方式所挪用。先后被叙述为:阶级矛盾、农业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对立、生态环保问题等。直到人类中心哲学解冻后,才写出真正属于“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爱与冲突。从对新时期写作不同阶段的文本个案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一发展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问的对话过程”。那么,课改后的课堂应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习语文,不仅是对文化的理解,还是对心智的开启,对情愫的放飞。学习语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学生、教师、文本之间进行对话,才能展现语文特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管微琴 《科技信息》2011,(5):285-285,27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学生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基于对话的语文教学,就要成为引领学生亲历阅读的过程,走进文本深处去触摸语言,体验情感,在咀嚼语言、品味语言中感悟文本、感悟生命。  相似文献   

5.
《尔雅·释鱼》中许多不属于鱼类的动物被古人归入鱼类阐释,是因为在古人的类比思维中,这些动物因某方面特征成为生命崇拜的象征体,体现初民“生生不已”、“变化无穷”的神话生命观。文章通过文化文本的N级编码理论·试图在文献、文物、图像的多重证据观照下,对《尔雅·释鱼》的可能性编码原则作出蠡测。  相似文献   

6.
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积极构建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品读感悟”。其核心是“读”、“品”、“悟”。“读”就是走进文本、倾听文本;“品”就是与文本对话,去经历文本人物的情感历程,感受文本思想与自己生活体验的碰撞;“悟”就是发现文本的美点与亮点,由文本引发对生活的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7.
同一个内容,不同的教例,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教学思想,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这两个教学片段激起老师们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教例一”中教师的提问没有丝毫思考价值,师生间毫无意义的一问一答没有一点真情的投入和生命的活力;“教例二”中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既立足于文本,又超越了文本,学生来源于自身生活的合理想象和生命体验,对文本做出了全新的建构,其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师生间达成了智慧的交融和心灵的对话。这样通过对案例的剖析与自我反思,将自身教学行为与典型案例进行比较,找出差距,以提高自身对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的把握。  相似文献   

8.
宫垦 《奇闻怪事》2007,(4):38-40
对《为奴隶的母亲》一文,仅仅从社会学、政治学角度予以解读文本,有难以突破的局限性。从“对生命本体的关怀与阐释”的角度解读也许更能体验出作品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国辉 《科技信息》2012,(36):I0175-I0175
高效课堂背蒿下语文个性化阅读是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多智慧的阅读对话中深入感悟文本,真正展示个性,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这种阅读必然有生命的激情,有学生和文本之间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这种阅读必然张扬学生的个性,显示学生的灵性。而“六模块3+X”建构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语文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10.
战争、国族、性别(政治)是张爱玲的“自我”书写应对的三个层面,由于缺乏健全的人格,她没能妥当地处理好这些关系。《小团圆》在重构生命世界的自我认同中,存在着文本和书写者、文学和历史之间的张力。在离散境遇以及跨语际书写、翻译之中,张爱玲经受着文化认同的混乱和徘徊并最终走向母语写作和中华文化认同。晚年张爱玲在追寻生命踪迹的无休止的涂写中表征着书写的焦虑,这种书写行为喻示着生命本原的不可抵达,生命的踪迹如灰烬,它是一种虚妄的存在。在这层意义上,《小团圆》是张爱玲生命燃烧过后的“烬余录”。《小团圆》的面世,昭示着张爱玲晚年又出现了一个创作高峰,虽然比不上她的“传奇时期”,但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传媒时代,作为一个文学现象的张爱玲正在被无限“书写”之中,形塑了一个新的传奇。  相似文献   

11.
为增强我国展会外宣的传播实效,依托亚里士多德“三诉诸”和肯尼斯·伯克“同一”理论,对比分析厦门两大国际展会官网与国外两大国际展会官网的英语文本,探讨展会外宣文本的修辞策略。研究发现,国外展会外宣文本具有较强的受众意识和更佳的宣传推介效果。建议外宣译者从国外受众的视角对文本进行重构,综合运用人格诉诸、情感诉诸和理性诉诸的修辞策略,用贴近国外受众需求的实用信息充实英文官网文本,用亲近国外受众的表述润色英语文本的语言,达到写者、译者和受众的“同一”和视域融合。[关键词]展会外宣文本;英译文本;修辞策略;受众意识;“三诉诸”理论;“同一”理论  相似文献   

12.
对文本的层次进行解读,就重在彰显文本的人文精神,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爱与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人生主题文本可分为形象层、情感层、哲理层、历史层几个层面,审美解读则可按几个层面的划分,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进行,让学生从文本中学会体验他人的情感,学会关注自己的人生,寻找到人生的答案与力量,促进自己生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梦”与“花”,分别是顾城和海子诗歌文本中重要的意象。在“梦”的世界里,在“花”的掩映中,深藏着诗人的心灵追求和精神渴望。顾城在他的“梦境”中表达了对“未来”和“远方”的追寻,而海子诗歌的“花朵”开放在“返乡”的路途,“回望”和“留守”是他的精神姿态。顾城用“梦”建造了一个“童话世界”,海子则用“花”营造了一个“神性世界”,他们诗歌的书写方式就是他们生命的书写方式。“梦”与“花”,和他们所生活的现实语境分别构成一种“对抗”和“超越”关系。  相似文献   

14.
“深美闳约”是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对冯延巳词的评语,但王先生本人及以后的引用者并没有详细分析这种艺术风格的构成。本文试图立足于冯词文本自身,结合词史之发展,从性别视角与意蕴空间,时间状态与生命体验,意象选择与意境拓展三个方面阐释冯延巳词“深美闳约”艺术风格的构成,并指出其在词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习关涉着人类的言语和精神,如何开掘文本的时代内涵并充分实现其当代意义,理会和把握文本的编著意图和特定的意义寄寓,展开教师、学生、文本三主体间的充分对话,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这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所在。纵观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在文本的解读和建构上还是不容乐观。鉴于此,本文试从“深度挖掘,提升文本价值”、“拓展链接,丰厚文本的内涵”、“个性异构,创新文本的意义”这三个层面展开阐述佐证,从而走向主动、合理地建构文本,开展有效、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促进文学在不同时空重获并延续生命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生态视角构建生命体“延续与叛逆”的分析框架,从文本生命和叙事生命两大方面探讨《北京折叠》英日转译的文本生命境况。分析发现,经由中介英译本转译后,在日本转生的《北京折叠》显示出鲜活的文本生命力。其中,经由中介英译本的中国元素及文化符号等异质性要素的延续和回归是文本生命延续、复活和重生的关键性因素。而叙事主体的转换、直接引语的叙事变更等叙事层面的叛逆,体现了中介译者的叙事重构及其在转译本的延续,贴合海外读者的阅读生态。中国科幻经由英日转译后,在日本的转生、再生、共生,为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传播提供了独特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问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感染,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对话”在“感悟”中生成,“感悟”又在“对话”中升华。“悟说”训练就是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引发学生和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多重积极的对话,以“感悟“激活“对话”,让“对话”促进“感悟”,巧妙地打开学生的“话匣子”,使“说”成为课堂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8.
首发学术论文的文前摘要,关于古代校理典籍的“叙录”,旨在说明论文本事。现行期刊使用“提要”和“摘要”两种文本,前者带有主观提示后,后者则是严格的客观报道式,社科论文总体适用“摘要”文本。“摘要”的内容结构含论题、观点、论证、结论、意义五项。直接作用于读者选择、文献检索、计算机存贮。合格的摘要文本应同时适应这三种需要。负载信息具有质的特殊规定性,并有适当的数量控制。其文本应是论文的要点概括,有结构完整的表达形式,成为独立的短文。编辑和作者都应着力研究摘要的文本范式。  相似文献   

19.
小宋 《信息化建设》2004,(12):53-54
在Word中,拖动鼠标或使用方向键所选中的内容总是横向的连续的文本块,如果想选纵向的文本该怎么办呢?只要先将插入点置于要选择的文本的一角,然后按下Ctrl Shift F8组合键,接下来按方向键“↑”、“↓”、“←”、“→”来选择要选定的内容范围即可。  相似文献   

20.
中西两部不同时代、不同文本的作品《活着》和《等待戈多》之所以引起笔者的关注,在于二者之间的相同情境:对生存本真的拷问,在生命意识的契合点上,贝克特和余华告诉我们:生是苦难、生是空幻,但不同的是,贝克特以现代派的典型特征—焦灼的寻求和执拗消解着生的疑问,余华则以道家的风范走向了超然,二者在“聚会”后又“告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