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秀华 《奇闻怪事》2005,(11):37-37
今年4月27日,在课程改革研讨活动中,我借班上课,执教的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苏珊的帽子》。当学生合作讨论。读懂了课文,理解了老师和同学对苏珊的关爱后,我问:“读了课文,你想对苏珊、老师或好的同学说点什么呢?”同学们纷纷举手。我喊了一个把手举得高高的,坐在后排的女孩,我注意到,这个女孩在这节课上还没举过手呢。  相似文献   

2.
【背景资料】《蓝树叶》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的第十七课。课文记叙了在一堂美术课上,李丽向同桌林园园借绿铅笔,而林园园却没有借给李丽铅笔的事。文本的价值取向是引导学生热心帮助同学。  相似文献   

3.
李红燕 《奇闻怪事》2007,(10):17-18
《九色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国标本第七册的一篇课文。文章写了九色鹿救了一个叫调达的落水人,调达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一位青年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出现了以下两个教学情景。[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卓淑红 《奇闻怪事》2006,(10):18-18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儿童歌曲的歌词。  相似文献   

5.
2004年11月12日,在一次初二年级开展会课活动中(执教课文为苏教版第三册语文第二十课《诗三首》中第一首《周总理,你在哪里》),两位教师上同一篇课文。  相似文献   

6.
[案例] 今年,我教三年级语文(北师大版),在指导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时,陷入困顿之中:题目要求“围绕秋天色彩写一段话”。写秋天的色彩,就要抓住秋天景物的特点来写。可眼下入秋虽然已有一个月,但南方秋天的特点并不明显,除了早晨和傍晚天气变凉之外,人们的衣衫还是那样短,树木还是那样郁郁葱葱,小草还是那样苍翠欲滴,稻子还是那样绿油油,柳湖旁的柳树还不断抽出新叶呢。  相似文献   

7.
最近听了一堂课,讲的是人教版语文第三册第四课《迢迢牵牛星》。教师语言风趣幽默.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课后问问学生,明显看得出他们的幸福和陶醉,以及对该老师的崇拜。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第三册64页 二、教学背景 “快乐的动物(生日聚会)”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均分和包含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是继续学习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基础。倍的概念比较抽象,低年级儿童年龄小,需要通过直观手段,让学生比一比、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来积累充分的感性材料。  相似文献   

9.
朱金琯 《奇闻怪事》2006,(10):27-27
在教学《光之香》(上教S版初中语文第五册)一课时,本以为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与自然更贴近,对自然知识了解得更多,体验得更深。然而,课堂教学的结果大大出乎教师的意料。  相似文献   

10.
11.
马良生 《奇闻怪事》2006,(10):21-21
2005年版的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墨梅》一诗与以往的诗句相比有了一些改动:将“朵朵花开淡淡墨痕”改成“个个花开淡淡墨痕”,将“好颜色”改成“颜色好”,将“要船清气满乾坤”改成“要流清气满乾坤”。据悉,这个版本是来自当年王冕的真迹。前两处的改动比较好理解,而将“留”改成“流”咋舌不可理解,但细细一品味,觉得更具神韵,“留”字过于生硬,而“流”字则更有韵味,更能使人体味到清气之神韵。以下是我关于“流”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2.
王瑞娟 《奇闻怪事》2007,(3):123-124
背景资料: 《蓝树叶》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十七课。课文记叙了在一堂美术课上,李丽向同桌林园园借绿铅笔,而林园园却没有借给李丽铅笔的事。文本的价值取向是引导学生不妾太小气、吝啬,要热心帮助同学。  相似文献   

13.
它就在那里,大海;隔着四五十米宽的沙滩,从那边缘一直铺伸到天地的尽头。下午五点半钟多云的光线下,它平铺的灰色巨量的躯体控制不住地抖动着、喘息着。那海浪的起伏和潮水之声,闪着深暗的亮光。白色的沙滩泛着淡黄色,空无人影地朝两边弯曲着伸延,在东边不远处很清晰地、在西边很远处很模糊地各形成一个小海湾,  相似文献   

14.
尴尬的背后     
李燕 《奇闻怪事》2005,(2):29-30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船长》一文,是一篇具有震撼人心、荡涤灵魂魅力的好文章。精读哈尔威船长与助手的对话,学生思维活跃,内心被船长的镇定与从容深深打动。有一位男生更是见解独到:“看,这些对话每条都非常简短,但十分有力,句句切中要害。”  相似文献   

15.
《新视野英语教程》高职高专版第三册是为大专学生大学第三学期英语学习而编写的一套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水平,按照教材的编排结构,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部分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课堂导入部分进行的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情景表演等方法;在课文讲解部分采用的词汇衍生总结,固定搭配归纳法;以及在应用文写作部分的模仿练习法等。在经过实践的应用后,证明这些方法对于巩固学生基础语言知识,提高实际语言应用能力都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薛迎春 《奇闻怪事》2005,(11):11-11
案例《分数的初步认识》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  相似文献   

17.
成语,简炼含蓄,警策动人,是创造形象,传神写照,表达感情的立体化语言珍品。列宁曾经指出;“常常有这样的成语,它能出人意料的恰当,表现出相当复杂现象的本质。”①历代语言大师,对成语都惜之如金,用之如磐。鲁迅先生的小说,博大宏深,贯古今而 缕中外。《呐喊》、《仿徨》共收二十五篇小说。其中“出人意料的恰当”的成语,比比皆是。笔者初步摘录,不下二百左右。“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个个成语,为“表现出相当复杂现象的本质”起了不可估量的艺术作用。把先生的小说比作千里茫茫的大海,凝聚着先生心血的个个成语,恰如海浪撞击而进溅出的浪花;把先生的小说比作深邃无垠的夜空,闪烁着先生智慧的个个成语,胜过熠熠发光,目不暇接的群星。遍览古今文苑,先生在小说中对成语的运用,可谓是“一枝红杏出墙来”。  相似文献   

18.
李萍 《奇闻怪事》2006,(1):42-42
【教学设想】 文章的题目,犹如人的眼睛,是文章灵魂的体现,文章的主旨往往包孕其中。抓住“题眼”研读课文,可以起到举纲目张、辐射全篇的效果,也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黄山奇石》是人教版第三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秀丽神奇的黄山风景画,“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留给了读者无限想像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在《庐山的云雾》(苏教版(国标本)语文第六册第3课)一课的教学中,我大胆地运用了“画”庐山、“诗”庐山这两个环节,收获了不曾想象的精彩。  相似文献   

20.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课文安排了《林冲棒打洪教头》,练习中的口语交际题目是《讲(水浒传)故事》。显然,这是编者刻意的编排。教学中我以“说书”形式为线,穿起了课堂、活动和生活,激起了班级水浒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