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用高中语文教材选用的《鸿门宴》,“击”词二见。其一: 寿毕,请以舞剑,因击沛公于坐, 杀之。这个“击”词,有两本书是这样解释的: 1.“击(jī)……刺;击杀。例: ‘寿毕,请以舞剑,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引自《中学语文  相似文献   

2.
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3017页有例句,是引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的义字.照录如下:“大司马固谏日:‘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放也已。’弗听.”郑天诞主编史学名著《左传选·没之战火这几句的标点是;”大司马固谏日:‘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放也已.’弗听.”两书均以“弗可赦也已”为句.这是据《十三经注疏·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的标点.这样标点.似有不当,应为:“弗可,赦也已.”为便于理解,今引证有关上下文如下:“(位公二十二年)三月,郑伯如楚.夏,来公代郑,干鱼日:‘所谓祸在此矣.”楚人代末以…  相似文献   

3.
允公允能--跨越发展的南开大学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允公”取自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公”,爱国爱群之公德;“能”,服务社会之能力。“允公允能”意努力增能,尽心为公。“允公”倡导一切为了大众,一切服从于大众,为大众效力,对大众负责。她不仅体现了南开大学的优良传统,也反映了改革开放,日新月异地迈向21世纪的时代精神,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允公”还显示了允公集团的经营原则:公开,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4.
一、“常”邑在何处《诗经·鲁颂》中有一首歌颂鲁僖公能兴祖业、复疆土、建新庙的诗。诗中日:“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赞扬了僖公收回国土常和许,恢复了周公旧封疆。这里所说的“常”邑又在哪里呢?向熹《诗经词典》云:“常,古邑名。本是鲁国土地,后被齐国夺去。僖公时又收归鲁国。在今山东省蒙阴县西北30里。”《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常邑,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滕县东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常邑,在山东膝县东南。”《汉词大辞典》:“常,古地名。指春秋时鲁南鄙。”《诗经》郑玄《笺》:“常,或作尝,在薛之旁。…  相似文献   

5.
金都迁汴与金朝存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1234年,“帝有中原”百年之久的金王朝在同蒙古角逐二十四年后覆亡了。从这时起人们就开始探寻“金何以亡”的答案,时人刘祁著《辨亡》篇便是例证。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见解,因而观点纷然,其中迁都河水而亡便是一说。笔者把金都迁沛这一历史事件置于十三世纪早期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考察,以为金部迁对与金朝存亡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一、金都有不得木迁之势公元12if年,蒙金战争全面爆发。蒙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金朝苦心经营多年的北疆防线,击溃金军北防主力数十万于公河堡。两年后,蒙军兵临中都城下,分兵抄掠,残破山…  相似文献   

6.
“赐我先君履”索隐常耀华,程纪伟《左传.德公四年》齐桓公伐楚是千古名访燃其中不少词句训释亦是千古疑案。诸如“风马牛不相及”,“王侯九伯”,“穆陵”,“包茅”之类,言人人殊,聚讼有日。“赐我先君尼”一语似无太大分歧,但并非毫无异议。王力《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7.
对行步方式的描写,现代汉语有常见的动词走、跑,古代汉语知有三个常用的动词:步、趋、走。古代汉语的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走,走相当于跑。“趋”字的本义是“疾走,跑。”汉·刘熙《释名·释姿容》:“趋,疾行也。”许慎《说文解字·二上·走部》:“趋,走也。从走,刍声。”《公羊传·桓公二年》:“殇公知孙父死,且必死,趋而救之,皆死焉。”注:“趋,走也。”“走”即今语之“跑”。《诗经·小雅·绵蛮》:“岂敢惮行,畏不能趋。”郑玄笺:“岂敢难徒行平?贯不能及时疾至也。”来表注:“趋,疾行也。”由此可知,“趋”的本义…  相似文献   

8.
叶公之“叶”字读音辨析杨晓宇叶公沈诸梁为海内外叶姓始祖,已成叶氏宗亲之共识.但是,说到叶公之“叶”字的读音,就令许多人茫然了,甚至也包括叶公后裔.在许多有关叶公记载中,每每遇此便得附加一笔:“叶,音摄。”或“叶,旧读摄。”或“叶,读为涉”.要么就是“...  相似文献   

9.
西楚辨     
《史记·货殖列传》道:“夫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此西楚也。”“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此东楚也。”张守节《史记正义》解释:“沛,徐州沛县也。陈,今陈州也。汝,汝州也。南郡,今荆州也。言从沛郡西至荆州,并为西楚也。”至于为什么“并为西楚”,则未作解释。后人对《货殖列传》的西楚说,多有质疑者,为了节省笔墨,我们不一一列数,仅举《辞海》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礼”涉及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历代的礼学家有较多的研究,但对于其中的投降礼,却较少涉及。投降礼在《左传》中有三次确切记载:僖公六年,许僖公向楚成王投降;宣公十二年,郑襄公向楚庄王投降;昭公四年,赖国国君向楚灵王投降。实施投降礼仪通常是失败的国君“面缚、衔璧、肉袒”,大夫“衰绖”,士“舆榇”;接受投降的一方通常是“从之”,以礼相待。《左传))里的投降礼仪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青年科学》2010,(10):18-19
就在人们为真假“曹操墓”争论不休之时,又传出了“反曾派”中出现身份造假消息——网络红人、“反曹”旗手闫沛东身份遭疑。这无疑给本已胶着的“曹墓”之争增添了更神秘的色彩。  相似文献   

12.
大凡著名的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云南大学的校训是“会泽百家,至公天下”,东南大学的校训是“止于至善”,复旦大学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著名学者金开诚先生对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赞赏不已。他说:“在我所看到的大学校训中,印象最深的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  相似文献   

13.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的一处疑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写道:“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辰在申,司历过也,再失闰矣。”前一句纠正了春秋经的一处失误,应予肯定,后一句却存在疑义。  相似文献   

14.
论公序良俗     
从“公序良俗”的词源入手,论证了“公序良俗”的行为标准,有悖公序良俗行为的行为类别,行为效果及公序良俗原则的演进和演进的历史背景,进而指出我国民法典规定公序良俗原则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女儿中午放学回家,给我出了道脑筋“急转弯”:“你刚把门打开,突然看见一堆牛粪,是报警还是大吃一惊?”“当然大吃一惊了。”“好呀,大吃一‘斤’?”“不,是报警。”“也行,你把牛粪‘抱紧’吧。”女儿一阵大笑,但我却怎么也笑不起来。如今所谓脑筋“急转弯”书籍越来越离谱,如“有一女多次离婚”,答案竟是“前‘公’尽弃”。像这类亚文化现象在校园极为普遍。  相似文献   

16.
最近看到叶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印的《叶公沈诸梁传略》,文中有叶公临终“遗言”。据查,所谓叶公遗言,见之于《礼记·缁衣》篇,第十二章。为便于讨论,现将该章全录于下:子曰;大臣不亲,百姓不宁,则忠敬不足而富贵已过也。大臣不治,而迩臣比矣。故,大臣不可不敬也,是民之表也。迩臣不可不慎也,是民之道也。君勿以小谋大,勿以远言近,勿以内园外,则大臣不怨,迩臣不疾,而远臣不蔽矣。叶公之顾命曰:“勿以小谋败大作,勿以嬖御人疾庄后,勿以嬖御士疾庄士大夫卿士。”文后有元代陈皓注曰:“叶公,楚叶县尹沈诸梁,宇子高,僭称公…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第一次围绕“真理标准问题”展开;第二次围绕姓“社”姓“资”、姓“公”姓“私”问题展开;第三次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展开。三次思想大解放厉一脉相承,因而具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又各有侧重,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对三次思想大解放的比较研究,积极探索第三次思想大解放的着重点、目标指向和具体要求,对于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要”为“腰”本字。在汉代之前已衍生“重要”义项,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扬权》),这个“要”是名词,从名词到能愿动词,词义和语法特征都应有较大变化,本文拟描写这一发展过程。“重要的”即是“不可缺少的”,由此义可能孳生出“须要,必定要”的义项,但这一发展过程是缓慢的、曲折的,首先必须经过动词这一阶段。“要”通“邀”,“邀”本义为“遮阻,迎候”:“邀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庄子·寓言》)“遮、迎”必有所求;“邀”又孳“求、取”义:“寡君愿徼福于周公、鲁公。”(《左传·文公十二年》…  相似文献   

19.
美仿摄影稳定器开发出省力机械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坦尼康”即摄影机稳定器是一种轻便的电影摄影机机座,可以手提:根据美困《大众科学》网站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家公刮近日根据“斯坦尼康”的工作原理制作了一种机械臂,能帮助流水线工人们省力,减少因重复同一动作而导致的肌肉损伤。  相似文献   

20.
《左传·襄公六年》载:迁莱于郳。但郳在何处,众说不一,是否历史上存在东西两个“郳”?到底齐把莱迁到小邾(郳)还是东莱的归城?综合历史资料和实地探访,对迁来于郳之“郳”地的确切地望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