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批评是把双刃剑,用得恰当,批评是一剂良药,可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契机,使批评收到良好的效果;用得不好就会像一柄利刃刺伤学生的心灵,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能会使学生破罐子破摔,并容易造成师生的对立。实践证明。教师批评学生的效果关键取决于批评的方法,如果方法得当,就能收到事丰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郑建设 《奇闻怪事》2007,(11):15-16
要达到理想的批评教育效果,教师应当不断深入研究和借鉴科学的批评教育方法,提高批评教育学生的技巧。下面几种批评教育学生的方法希望能对同仁有所启发: 1.参与式挑评教育。批评教育学生时,如果教师仅以教育者的身份去进行,学生常常会产生反感,如果教师参与其中,把自己和学生一起做一个被批评者,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难免没有错误和缺点,对于老师来说则少不了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恰当的批评教育方式能使学生很好地接受,起到教育和转化学生的效果。讲究批评艺术,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我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表扬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强化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同样老师批评学生的语言,也可以唤起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终止不良行为,是教育学生的“常规方法”。可“直言批评”并非处处适用,事事可行,如在批评的时候使用不当,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引起师生之间的隔阂。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是培养学生的尊严感,激发学生上进心,促使学生道德上的自勉。因此,批评不但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同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恰当的表扬不仅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因此掌握表扬与批评的艺术对于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尤为重要。这里,我想就对学生进行表扬与批评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有一种情感叫爱心。丁有宽老师说:“爱心是根。”教育工作是一门爱的艺术,老师应该是创造爱的艺术的实践者。教育学生、转化后进生,需要教师具有对学生深深的爱以及高超的爱的艺术。陶行知先生教育学生的艺术折射出这位万代师表者那高尚的职业情感;斯霞老师对学生的爱让教育事业熠熠生辉。爱是教育的基础,爱是教师的职业情感,爱就是理解、尊重、信任、公正与赏识。“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电话”是表扬与批评学生的原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表扬与批评是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恰当的表扬与批评,能起至0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表扬人人爱听,批评则必须注重方式方法,因为它会对学生的情绪、情感、心理、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适度的批评可以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要使批评达到一定的效果,这就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特点,与他们心理相融、感情相通,在批评学生时应讲究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将各种消极因素消一除在萌芽状态中,转化为积极因素,并规范学生的言行,净化学生的心灵,塑造民族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是常事,但有的班主任由于在批评学生时不分场合,不注意方式、方法,不注重批评的艺术性,结果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那么,如何正确实施批评这一武器并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呢?  相似文献   

8.
姚鲁峰 《科技信息》2013,(15):321-321,414
批评是对学生的学业或品行进行否定性评价的一种形式,其在学生教育中的价值,远没有像表扬或奖励那样被人们认识到,实在是一种缺憾。爱学生,懂批评的艺术,才是批评学生的最佳方案。教师如何运用语言艺术捕捉最佳的教育时机,达到完美的教育学生的目的,仍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彭海玲 《奇闻怪事》2007,(10):40-41
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前提,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在学生犯错时,教师也应该把对学生的爱摆在第一位,让学生感受到这份爱,教师的批评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在此前提下如果再能讲究批评的艺术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张启霞 《科技资讯》2006,(16):101-102
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学生的不恰当思想和言行给予否定的评价,以唤起他们的警觉,去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其根本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使学生真正提高认识,少犯错误,规范行为,提高自身修养。适当、适度的批评对学生的耐挫折心理素质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1.
张启霞 《科技资讯》2006,(15):160-161
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学生的不恰当思想和言行给予否定的评价,以唤起他们的警觉,去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其根本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使学生真正提高认识,少犯错误,规范行为,提高自身修养。适当、适度的批评对学生的耐挫折心理素质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2.
表扬与批评是思想品德教育中常用的教育方法,既是思想品德教师要掌握的一门专业技术,也是值得探究的一门教学艺术.艺术的表扬使人愉悦,有激励作用;准确批评让学生明辨是非,艺术的批评让人豁然开朗;批评与表扬的完美结合,是一种神奇的方法;理性地教育使表扬和批评成为艺术.  相似文献   

13.
苏冉 《科技信息》2008,(3):194-194
批评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是辅导员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如何进行批评教育,使学生心服口服,这与辅导员的批评艺术是很有关系的。本文从批评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批评的时效性、批评的表达方式、批评的效果和批评的目的五个方面谈一谈批评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与学生沟通艺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新余高专学报》2009,14(3):127-128
教师与学生之间就要求营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就必须加强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从现代的教育理念入手,多赞赏,少批评,放松学生的心灵,多给学生一点自信,走近学生,师生关系就不再是对立面,而是一个和睦融洽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15.
宋红云  姜新峰 《科技资讯》2009,(19):227-227
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的目的是关爱学生,促进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因此,批评教育学生应注意方式方法[1],心平气和,切忌嘲讽、不注意场合、态度蛮横、主观臆断等。  相似文献   

16.
批评的艺术     
刘乃琴 《奇闻怪事》2007,(10):43-44
教师担负着既教书又育人的重任。所以在教育和教学中免不了要常常批评学生。批评所追求的目的效果,是正确地引导学生修正错误、克服不足。并使他们乐意接受并欣然改正。要使批评行之有效。我个人认为在明确批评的意义的基础上。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维护学生的自尊也非常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素质可谓是好、中、差参差不齐。赏识和喜爱优等生是每个老师的家常便饭,而那些中等生或差生,往往会不同程度受到师生的冷落甚至歧视。这样教育的结果势必是使差生更差。因而,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引进新的教育理念,用新的方法来教育学生,对中差生要更加关爱,以鼓励代替批评,以赏识教育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如何进行赏识教育呢?下面结合平时的工作,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相似文献   

18.
“批评”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经常运用,也可以说是我们管理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一种武器。如何运用和掌握批评的艺术和技巧,对于我们能否搞好工作关系重大。如果批评得恰当,能够促使学生改正缺点,奋发向上。如果批评得不恰当,掌握不好度,不仅达不到教育人的目的,而且还会适得其反,造成不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违反纪律的学生,有的学生甚至屡屡犯错,而批评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能否接受教师,以及教育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博大胸怀——宽容。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渴望被肯定的本质特征和乐于被表扬的个性心理。因此教师对待犯错的学生,应有一种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姿态,谅解和宽容学生的过失。宽容正是教师应有的美德之一。  相似文献   

20.
姜新峰 《科技资讯》2012,(33):215-215
四块糖的故事给教师的启示是:对待学生的错误不是唯有批评才有效,而理解、尊重、欣赏和保护学生的效果则更加明显。尤其针对在批评与责备声中成长的中专生,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正面、积极、鼓励的教育手段意义更大。作为教师要践行赏识教育,就要了解赏识教育的内涵,认识赏识教育的前提,对赏识教育充满信心,才能真正践行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