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某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了地下连续墙在各个深度监测点的变化规律,以及基坑周围荷载对地下连续墙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墙位移随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变化速率最大处位于开挖面附近,累计最大变形位于基坑中部附近;未支撑部分暴露时间和土方开挖量以及基坑周围的荷载大小对地下连续墙的变形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东莞地铁R2线陈屋站地下连续墙周边环境复杂且底部基岩较硬难以钻进的特点,对连续墙所处的地质围岩进行取样分析,通过钻孔,装药,进行控制爆破,在工程节点内顺利完成了施工,并为今后复杂条件下的地下连续墙基岩处理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
当前,地下连续墙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深基坑的围护结构,利用机械开挖成槽,通过静态泥浆护壁,清底刷壁置换除渣,灌注水下混凝土成墙。本文阐述了在不利地质条件下进行地下连续墙成槽的施工工艺要点,通过对各施工工艺的细化分解,有效保证成槽施工质量,为地下连续墙在复杂周围环境和不利地质条件下的成槽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存在的技术性难点,指出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只要根据各工序的施工要点采取相应的预控措施并强化质量控制,就能减少施工质量问题,从而保证工程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以天水成纪新城地下净水厂预应力锚索咬合桩基坑支护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模拟结果和现场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可知,在数值模拟中可以依据等效刚度原则将咬合桩加组合型钢腰梁共同受力围护体系用地下连续墙替代。分别设置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有超挖工况和正常施工的无超挖工况进行对比,分析了超挖对围护结构侧移、基坑变形及锚索拉力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结果表明: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可以对预应力锚索咬合桩基坑进行开挖支护分析,对该围护型式下的基坑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西安大夏国际中心深基坑支护方案评价指标进行优选,以钻孔灌注桩、复合土钉支护、地下连续墙3种技术方案为评价对象,采用专家咨询、查阅文献、理论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支护效果、稳定安全系数、施工可行性等9个指标初步构建深基坑支护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初步选择的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并进行定性分析,对初选指标进行分析、筛选、优化.最终舍弃了稳定安全系数和施工连续性指标,得到最终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为安全开挖深度大于5m的基坑,稳定坑壁所采取的措施,称为深基坑支护。深基坑支护是地下工程施工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深基坑支护不仅要求确保边坡的稳定性,而且要满足变形控制要求,以确保基坑周边的建筑物、构筑物、管线、道路等的安全。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深基坑支护的结构日益完善,现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地下连续墙、排桩支护、重力式挡土结构、喷锚支护结构和组合式支护结构等形式。现以某大厦建设工程为例,某大厦设计0.000为32.15m,基坑开挖深度为-9.50m,场地呈矩形,长约76m,宽约60m,基坑周长约272m。大厦主体为一幢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约81000㎡,地下二层地下室。某大厦的东侧与在建的商务中心基坑相连,北临xx大街,西临xx路,南侧为建筑空地。  相似文献   

8.
由于土体性质的复杂性,理论分析很难预测巨厚软土地区深基坑的应力和变形特征,而数值模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结合长江三角洲海相巨厚软土地区某地铁站深基坑工程地质条件,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的深基坑在不同开挖时序的地表变形、支撑受力和基坑回弹特征进行了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巨厚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影响范围大约为基坑开挖深度的4倍;周边地表水平位移的影响范围大约为开挖深度的6倍;开挖过程中支撑受力从上至下有逐渐增大的趋势。这可为后续安全施工、科学设置监测点位置以保证深基坑本身和周边建(构)筑物安全提供基础资料,也可为类似巨厚软土地区深基坑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武汉市唐家墩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为例,综合考虑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权衡经济、安全、施工难度、工期等因素的影响,最终采用连续墙加内支撑的方式对该深基坑进行开挖支护。【方法】结合ABAQUS数值模拟软件中的Mohr-Coulomb准则进行三维建模,模拟研究了基坑开挖过程,预测了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土体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及支护结构的变形,并与现场监测资料进行了比对。【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开挖初期主动土压力主要由开挖面以下连续墙承担,随着开挖加深和支撑设置,主动土压力在后期主要由开挖面以上连续墙承担。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为30.3 mm,坑外最大沉降量17.5 mm,坑内最大隆起量为19 mm,与现场实测数据一致,从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结论】基坑开挖支护方式满足一级基坑变形控制要求。模拟结果表明支护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地铁、地下购物广场、地下街道等地下空间的快速开发,地下空间的安全问题逐渐上升,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文通过解读地下空间火灾、水灾的发生原因,提出了预防和应对措施,有助于减少我国在灾害中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下管线的分布状况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资料,查明地下管线情况,实现城市地下管网信息化管理,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城市地下管网探测是指对雨水、污水、给水、燃气、电力、通讯、热力、工业管道及其他地下隐蔽管线的位置、埋深、高程、走向、性质、规格、材质和权属情况进行全面的探测和调查。工作流程包括地下管网探测、绘制地下管网图、建立地下管网管理信息系统等。  相似文献   

12.
地下管线作为市政建设的重要配套项目,承担着供水、供气、排水、排污和电力通讯等诸多功能。在漫长的城市化发展中,地下管线的建设资料往往存在遗失、难找寻的问题,导致城市在改扩建过程中无法确定地下管线的位置,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误破坏已有管线,对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不便,所以对于地下管线的探测定位就显得极为迫切。针对地下管线探测,借助于虚拟仪器技术搭建了一套利用瑞雷波探测地下管线的探测系统,并在埋有地下管线的实验地点进行地下管线的探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地下管线探测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如何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对地下空间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历史遗留、法律法规、行业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提出建立统一地下空间的权属登记、明确地下空间相关的关系,加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和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纳帕溪谷小区的地下车库为研究对象,对该地下车库进行了火灾危险性分析,得出该小区地下车库火灾隐患存在的主要原因,并对该地下车库提出来合理的消防系统设计及安全管理对策,能达到预防地下车库发生火灾事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朱博颖 《河南科技》2013,(9):126-127
通过结合某商业广场设计实例出发,提出了其绿色化的地下空间科学开发设计构思,就其平面布置、立面设计,以及地下空间地上化等方面展开探讨,对改变地下单一功能提出了一些见解,充分发挥了地下空间在扩大空间容量、提高环境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今后的地下空间设计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正> 前言城市公用设施的管线一般由于改善市容而安设在地下,但是这些地下设施的位置在安设时往往并没有足够和可靠的记载,因而在挖掘时经常遭到损害。为了防止这类损害,曾利用手工工具仪表来探测地下管线。很显然,这些机具效果是不佳的,因此就需要设计出一种无损伤技术来探测地下管线。一种利用脉冲雷达技术的地下管线雷达探测器便应运而生。这种新型探测器的主要特点是:地下管线的回波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地下仓储粮的优势明显,地下仓已成为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储粮的一种趋势。随着各种新型地下仓结构的开发和应用,其受力分析变得尤为重要,随着一大批实际工程的开工建设,地下仓的结构设计优化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本文结合现行的实际地下仓工程,介绍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在结构设计时对其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并提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地下管线在城市发展战略及建设办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因而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提高城市地下管网管理水平已成必然趋势。本文就城市地下综合管网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一套完整的地下综合管网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方案,经过试运行认证,其对城市管网信息系统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一座有一座的现代建筑拔地而起,这些都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但是作为一个"根本",地下工程建设的作用尤其重要,而在其施工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地形以及一些其他地下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对其他的和自身都产生一定破坏作用。近年来,在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国内外连续发生多起地下管道泄漏引发的坍塌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确保地下建设的顺利进行,在进行地下工程施工中必须对施工区附近的地下复杂情况进行变形探测。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各种不利因素地下管线的变形和应变不易测量,且有关的管线控制值的确定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因此,如何准确地预测、监测地下施工引起的周边地下管线的变形,评价其对周边地下管线的影响程度己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工程界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同时对于居住小区的环境要求也逐渐提高,很多城市的小区进行了地下储水池的建立,因为小区地下储水池的建设能够很好的节约水源,努力为居民营造出绿色环境,所以地下储水池的建设是必要,本文对土建施工中地下储水池施工技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