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高速铁路路基钻孔爆破施工技术,并结合石武客运专线路基开挖土石方钻孔爆破施工方案,着重分析了采用钻孔爆破方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路基钻孔爆破工艺、方法以及钻孔爆破参数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昆沪高速黄连山隧道为浅埋、超大断面的高铁双线隧道,地质围岩条件复杂,整体稳定性较差,工程质量要求高。从爆破效果与施工安全角度出发,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的方法对黄连山隧道的光面爆破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了一套较好的爆破方案,特别对周边孔的爆破参数作出了详细地分析与优化,最终使得炮孔利用率为95%左右,平均超挖量控制在6~10cm,半孔率为75%左右,隧道的开挖质量全部达到了铁路隧道的质量和安全要求。研究结果对类似环境条件下的浅埋大断面隧道掘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依据漳河水库灌区永圣渡槽爆破拆除工程实例,对爆破设计依据原则与方案选择、爆破切口的设计、参数的选取、起爆网络设计、安全距离计算以及爆破施工组织、施工流程、安全控制与管理、应急与救援预案、爆破拆除效果等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对于同类型的渡槽爆破施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钻爆法目前仍是我国隧道施工中开挖的主要方法.与机械开挖相比,钻爆法适用地质条件广、费用低、设备简单,但对围岩的扰动大、开挖面成形质量差,主要表现在超欠挖量上,所以提高爆破技术、降低超欠挖意义重大.本文,笔者对隧道的爆破破岩过程做出介绍,并对超欠挖给隧道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降低超欠挖的方法与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钻爆法目前仍是我国隧道施工中开挖的主要方法。与机械开挖相比,钻爆法适用地质条件广、费用低、设备简单,但对围岩的扰动大、开挖面成形质量差,主要表现在超欠挖量上,所以提高爆破技术、降低超欠挖意义重大。本文,笔者对隧道的爆破破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简单的介绍了光面爆破技术的优点,其次阐述了光面爆破技术的工作原理,重点论述光面爆破施工技术和光面爆破技术在井巷掘进中的应用效果,总起来说,实施全断面依次成巷光面爆破施工,使开挖巷道成型规整,新挖岩面破坏少,巷道稳定性高,支护维护量少,提高了巷道掘进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石墨矿露天台阶爆破效果不佳,采用优化台阶爆破参数的思路,提出了三种不同方案,并按照参数优化分析中的思路进行了对比分析,优选出其中一个方案进行工程试验,采用ANSYS软件系统对方案的技术优越性进行爆破过程的数值模拟。最终,设计、分析、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论证了该石墨矿采用间隔装药结构进行台阶爆破可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其相关结论和思路能够为露天台阶爆破的参数优化和爆破方案的技术经济优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一、公路隧道防水结构1.新奥法概念及施工特点。新奥法即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新奥法概念是奥地利学者于20实际50年代提出的,它是在利用围岩本身所具有的承载效能的前提下,采用毫秒爆破和光面爆破技术,进行全断面开挖施工,并以形成复合式内外两层衬砌来修建隧道洞身的一种施工方法。即以喷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钢支撑等为外层的主要支护形式(也称初次柔性支护,即在洞身开挖之后必须立即进行的支护工作),以使围岩体自身承载能力得到最大  相似文献   

9.
针对襄渝铁路增建二线YDK746+593~+700路段的山体陡峻坡长、为典型的滑坡地段等特点,提供了控制爆破施工与凿岩机施工2种方案,对此2种方案进行研究比较,最后选用更为经济、合理的控制爆破施工方案予以施工.  相似文献   

10.
新疆察汗乌苏水电站调压井导井深度为22m,成功的一次性石方爆破,解决了调压井导井开挖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11.
重庆地区地铁九号线鲤-刘区间属于浅埋隧道,穿越围岩以硬岩为主,施工效率低,对围岩和周围构筑物影响较大。为此优选了钻爆参数,计算了安全药量和单孔装药量,基于错相减震机理选择起爆方式、炮孔布置参数及起爆顺序。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爆破新工艺参数后,比原工艺单孔单响爆破时振动降低了58%。  相似文献   

12.
张玉 《河南科技》2013,(15):162-163
路堑开挖属于公路路基施工中最常见的施工项目,本文主要根据路堑开挖时采用的机械分析了路堑开挖施工技术,并探讨了提高施工质量的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露天爆破大块率和根底率是衡量爆破质量的2项重要指标。但是,因环境条件、地质结构、岩性组成、爆破参数与技术和施工与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达不到理想的爆破效果,爆破后难免会产生部分大块、根底甚至底板大面积抬高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产生根底及大块的原因,然后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大块及根底产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李晖 《河南科技》2013,(14):24-25
本文结合上海徐汇阳光路路基等载换填工程,介绍了在运行中的地铁上部进行开挖及泡沫轻质土等载换填的快速施工方法,重点讲述了开挖卸载区间范围和开挖顺序,优化了泡沫轻质土施工和管线施工程序等。  相似文献   

15.
深圳地铁12号线赤湾停车场场坪工程构造碎裂岩地层采用预裂爆破控制坡面平整度。本文阐述了预裂爆破的工艺特点、设计参数优化及施工控制要点,并对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提升,这对后续同类型工程具有借鉴和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于多级路堑高边坡开挖施工的数值模拟仍然停留在二维模拟或者分层整体开挖模拟水平,且尚未见开挖工序对边坡土体扰动的相关研究.为了研究开挖工序对滑坡地带路堑边坡滑坡体的影响,以国道316线江天段改建工程为例,将边坡分层、分段、分块,把开挖过程分为多个阶段,并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计算和分析了两种不同开挖方法对滑坡体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级路堑高边坡开挖施工的阶梯分层开挖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重庆市南川区鱼枧水库工程中溢洪道边坡所处位置地质条件复杂,开挖规模较大,加之不确定因素较复杂,导致该工程溢洪道边坡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方法】结合溢洪道左侧边坡的总体结构特征,研究选取两个典型剖面及相应的岩体力学参数,利用强度折减法对该边坡分别在不同工况和不同施工工序下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研究表明:该边坡在未开挖及开挖支护两种工况下均满足稳定性要求,而在开挖未支护时处于不稳定状态;边坡采用边开挖边支护的施工工序比先开挖后支护工序产生的整体位移缩减15%。【结结论论】本研究验证了边坡支护方式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有限差分法采用Flac3D软件对某深基坑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的开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介绍了该工程计算模型及其土层物理力学参数、预应力锚杆长度等参数的选取,阐述了锚杆预应力的具体施加方法及模拟施工过程的详细步骤,研究了基坑侧壁水平位移、基坑地表沉降、坑底隆起量、预应力锚杆内力等随基坑开挖深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对控制基坑开挖变形有良好的效果,基坑的水平位移呈曲线分布,水平位移最大值发生在基坑顶面,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基坑地表沉降的范围不大且数值很小。  相似文献   

19.
针对膨胀性围岩的特性,结合巴珠铁路都贵德勒隧道工程,在断面开挖、仰拱、二衬、富水地段排水等方面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管超前、严注浆、弱爆破、短开挖、快封闭、强支护、勤量测、紧衬砌等有效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法杜绝了大的塌方,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泉太隧道为依托工程,通过Midas/GTS数值模拟软件对围岩破碎带处采用台阶法和CD法2种开挖方法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台阶法或CD法开挖时,均表现为在隧道拱脚、拱腰部位围岩应力集中、水平位移最大,拱顶和仰拱处竖直位移最大。相比于台阶法,CD法开挖条件下围岩应力、衬砌受力、围岩变形更小,但2种开挖方法均能满足隧道受力及变形要求。综合考虑施工难度、施工成本、施工工期等因素,可优先采用台阶法进行开挖,若实际开挖过程中发现隧道变形过大时,应及时换用CD法开挖。现场监测的水平收敛位移和拱顶沉降变化规律与数值模拟结果趋势相同,但变形稍大于模拟值,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