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佛教自传人中国以来,与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习俗不断碰撞、冲突和融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建筑.近年来,我国正在经历大规模的佛教景观改造和重建过程,这给建筑设计师创造了大量的施展才华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月明和尚度柳翠>是<喻世明言>中的一篇作品,佛教对其影响体现在:作品中的两个子故事来源于佛教;两个子故事嫁接后产生的新故事借鉴了佛本生故事轮回转世的结构,在主题上宣扬了佛教因果报应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漳州师院学报》2018,(1):89-96
学术界关于近代以来佛教居士组织研究涉及发展史、运作、现代化等多样主题,以历史学、宗教学、哲学为视角的居多。有关近代以来佛教居士组织的研究存在一些不足:数量不多;实证性的文献偏少;未能对居士组织进行多层次的研究。学术界应该重视对佛教居士组织的研究,充分发挥实证研究方法的优势,对居士组织进行更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河南科技》2007,(6):42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南通民居包括南通市区士大夫阶层和文人学者的居住建筑以及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平民百姓的风土建筑。本文主要研究风土建筑,它反映了南通地区所独具的美的理想。风土建筑价格低廉,结构简单,建造技术易于掌握,因而风土建筑盛行于南通地区。风土建筑巧妙  相似文献   

6.
<正>建筑的发展日新月异,虽然各种建筑的类型不同,但影响建筑的因素是共同的,包括了新技术、新材料、建筑的功能要求,还有结构、构件以及建筑设施进步等。可以说,在诸多的因素中,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建筑具有最重要的影响力。建筑设计包括建造技术、艺术创造和功能设计,而现代科技在这几个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现代建筑的特点是体系化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的需求和资源的消耗与日俱增,建筑是能耗大户,现有建筑的节能设计远未达到节能标准。为此国家颁布了《节约能源法》,建设部对建筑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建筑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型建材和新工艺,现就建筑给排水施工当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施工现在许多公用建筑的消防设计都采用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施工当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建筑的趋同化也越来越严重。小城镇建设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旅游、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而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建筑会提升地区品牌效应,为地区旅游、建筑旅游、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本文,笔者从民俗文化建筑的概念出发,对民俗旅游建筑的特征与要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目前在民俗文化建筑中应遵循的设计和规划方向,以期对从事民俗文化建筑的设计和规划的同业人员有所帮助。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目前在我国小城镇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的趋同化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0.
<正>玻璃幕墙将建筑物外围护的防风、遮雨、采光、隔热保温等使用功能与建筑外墙装饰相结合,形成融建筑技术、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建筑外围护结构,已在我国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广泛应用。由于玻璃幕墙结构和材料的特  相似文献   

11.
章颖 《漳州师院学报》2008,22(1):154-161
多数的评论家都认为许地山早期的散文与小说创作浸淫着佛教的观念与思想,其实这一时期的许地山尚未开始佛教、道教的专门研究,《空山灵雨》与《缀网劳蛛》并未体现圆满究竟的佛学佛理。在这一创作时节,许地山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并接纳着佛教“生本不乐”的苦空观,并借用佛家词汇传达其“劳蛛缀网”的人生观。他对佛教采用的仅仅是社会生活态度层面上的理解和文学审美情感上的价值取舍。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行业的不断发展,在煤矿特种建筑中,钢筋砼梁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但由于受环境、材料、温度、施工和设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钢筋砼梁常出现各种类型的裂缝。本文,笔者对近年来煤矿特种建筑钢筋砼梁出现裂缝的案例进行了归纳整理,主要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对策,以期为钢筋砼裂缝治理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一、煤矿特种建筑钢筋砼梁煤矿特种建筑多是工业建筑,其主要建设材料就是钢筋、混凝土。特种建筑的钢筋砼梁就是将混凝土的耐压性能与钢筋的耐拉性能融为一体,从而起到提高建筑抵御外力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建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与中国的文明同样古老。从华夏民族的祖先们开始建造房屋以来,就对建筑产生了特有的民族审美情结,构筑出一套独树一帜的建筑体系,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建筑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4.
武蕾 《河南科技》2007,(8):62-62
<正>20世纪60年代,随着现代柔性建筑材料的发展,建筑师们从帐篷这一最古老的简单建筑结构出发,构造出了膜结构。它可以构成单曲面、多曲面等不同建筑结构形式,满足了建筑师们对建筑与美学高度统一的要求。优美造型的膜材,不锈钢配件和紧固件加上设计轻  相似文献   

15.
<正>当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成为全球性关注焦点之时,人们对节能环保的重视越来越多,"绿色建筑"概念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建筑界最主流的发展方向之一,世界的目光开始关注绿色建筑以及它背后的行业推动者。以绿色建筑标准为准绳的建筑绿色化也正成为中国建筑行业的大势所趋,发展节能和绿色建筑将是房地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圣旨看念藏经之记》记载了元英宗派遣钦差大臣至大明禅院,命僧众诵念佛经,为国祈福。此碑揭示了深受藏传佛教影响的英·宗皇帝,登基后开展佛事活动为太皇太后祈福祝寿,佛教活动成为缓和二人关系的借力,此碑不仅为研究大明寺佛教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折射了大明寺与元朝皇室有着非同一般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余茹  卫红 《河南科技》2011,(11):84-85
<正>钢和玻璃相结合的建筑形象在19世纪曾引起了轰动,它引发了人们对建筑美的重新认识。但技术的发展及能源的廉价,使人们热衷于利用成熟的机械设备与大面积外墙玻璃相结合达到美学上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从建筑时间、空间分布及风格类型、功能用途等多角度对哈尔滨市保护建筑进行归纳梳理,并依据保护建筑样本对哈尔滨市的城市文脉进行基因测序.通过解读城市文脉的特征及流变,提出了城市文脉传承的建议.研究表明,哈尔滨保护建筑在建筑风格方面体现出多样性、包容性、时尚性特征;在空间拓展方面大致呈现为短期爆发生长趋势;功能结构上形成了以商业建筑为主,行政、服务与宗教类建筑为辅的商业社会结构体系.哈尔滨的城市文脉既有本土的中华文化,又包含来自欧美的外来文化,同时还存在两种文化的中和与交织.严格立法、加强对保护建筑的管理;在保护建筑集中区域进行整体保护开发;对于重点建筑单体修旧如旧是实现基于保护建筑的哈尔滨城市文脉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杜洁 《河南科技》2012,(15):84-85
<正>我国是一个能耗大国,而建筑用能在不断增长,造成对我国能源供应系统的巨大压力,因此生态可持续性建筑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在建筑节能优先领域规定,首先从居住建筑开始,逐步到公共建筑,然后是工业建筑;地域上首先从北方采暖地区开始,然后发展到夏热冬冷过渡地区,并扩展到南方炎热地区。建筑能耗主要包括建造、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占了我国总能耗的30%,剩下的是建材耗能,这一部分占我国总能耗的16.7%。由此可见,降低建造和使用能耗是降低建筑能耗的首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湘西文化历史悠久,木雕技法丰富,种类繁多.其中建筑木雕是建筑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蕴含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和期盼,是湘西少数民族意识形态、历史、民俗文化的载体之一.木雕反映了湘西少数民族的精神诉求和思想情感,极大地丰富了建筑的表现手法;木雕图案是湘西建筑拙朴气质的反映,其艺术风格独特.研究建筑木雕中的格扇门窗图案,对弘扬和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