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闽南谚语句式简短,精炼紧凑,广泛运用省略句、无主句、紧缩句及名词性非主谓句,富含闽南语言特点的"有"字句、比较句和"会"字句点缀其中,形成了极具闽南方言特色的句式个性,并善用整句,使得闽南谚语语言简洁,富有节律,上口易记.  相似文献   

2.
民族侮慢语是一个民族对其他民族表达"侮辱"、"贬低"、"歧视"的语言形式,它可以通过语义降格实现,也可以绰号、蔑称或谚语的形式实现.民族侮慢语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通常来说,战争、宗教冲突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另外,种族歧视、时空差异、性格外貌特征以及民族优越感等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
隐喻是闽南谚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修辞方式,也是人们交际交流的一种重要认知方式.闽南谚语中的隐喻形式丰富多样,是谚语的语言张力与认知解读的重要因素.闽南谚语隐喻的喻体形象灵动,达到化未知为已知,化抽象为具体的认知目的.  相似文献   

4.
习语和谚语是一个民族化与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人民大众口头语典范的实寻。由于习语、谚语这一口语性质,他们的遣词造句特别讲究韵美和声律美,以使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读易背。本着重分析英语习语与谚语的节奏、韵律形式以及由此而的美感和语义功能。  相似文献   

5.
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大多来源于民间、古典文学作品和外来词,在起源方面非常相似,存在着对应现象,但由于两个国家的地理环境、群众的生活方式、历史及宗教的不同,也存在着半对应或不对应现象。  相似文献   

6.
海峡两岸闽南语同根同源,具有一脉相承的人文关系.考析两岸闽南谚语可见:闽南谚语是两岸闽南人生产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许多经典谚语是相同的.它们语源相通,谚语中都保留了不少古汉语的词句和用法.但是,两岸历史争地域的延伸和隔阻,有的谚语也出现了字面和语意上的差异,有的谚语也各具特色.比较两岸闽南谚语的异同,有利于谚语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有利于两岸文化的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7.
<正>英语谚语内容十分广泛,且具有言少意多、言浅意深、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观点鲜明等特点,是美学修辞的典范,是英语语言的瑰宝,是英语民族智慧的结晶英谚中大量使用修辞格,英谚的修辞功能,概括起来说,体现在通过对照、反复、押韵、比喻等修辞手段使之达到流传久远的目的。本文主要就英语谚语中的比喻修辞进行探讨,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讽喻、换喻和提喻。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许多日语谚语研究大部分是通过对一些日语谚语的研究来认识日本人以及日本人的文化思想.或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日语谚语的语义构造或特征。应根据日语谚语的复杂性与中日谚语对译的准确性.对日语谚语进行系统归类并以多种手法准确翻译。  相似文献   

9.
世界各民族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和发展了自己的语言。各国的语言又都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各自语言的俗成用法及成语、谚语、典故等。这些语言又都受到各国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民族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点、民族色彩。这些因素就是我们所说的语境,任何一种语言如不参照这些语境,便难以正确地理解其语义。如汉语里有这样一句俗语,“会说话的人想话说,不会说话的人找话说。”英语中有一句“Awisemantnlnksallhesays,afoolsaysallhethinks.”又如汉语中有“一个和尚挑水吃,二个和尚…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在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过程中,语言服务的巨大作用进一步得以体现。专利语言服务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而且展现出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这在包括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语言服务市场发展态势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采收期不同对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河南药农有"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拔了当柴烧"的谚语(按农历),就说明了茵陈做药材时对采收期有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英语谚语内容十分广泛,且具有言少意多、言浅意深、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观点鲜明等特点,是美学修辞的典范,是英语语言的瑰宝,是英语民族智慧的结晶.英谚中大量使用修辞格,英谚的修辞功能,概括起来说,体现在通过对照、反复、押韵、比喻等修辞手段使之达到流传久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谚语是由人民大众口头创作,经过代代传颂,发展为民间文学的瑰宝。它言简意赅、音韵和谐,寥寥数语发人深思。将英谚与汉谚对比研究,既利于了解英汉民族在生产生活、文化历史、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色,又能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欣赏形象活泼的“异花奇草”,从而汲取精华,洋为中用,提高我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本文拟从语意和句法两个方面浅析他们的共同特征。一、英汉谚语的语义特征广义上说,谚语象成语,也是词汇家族中特殊一类,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对许多英汉谚语所表达的意义进行抽象概括,存在如下易于识别的语义特点: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美学修辞入手 ,借助一些具代表性的例子探讨了英语谚语中比喻修辞格的运用及其产生的语义效果。以期对更好地欣赏比喻及其它修辞手段所赋予英语谚语的美学魅力有所俾益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纵观谚语翻译,人们不难发现许多失误与偏颇,如文化误读,语用失误,文辞拙劣等等。谚语不同于寻常口语,对其翻译应该要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杨艳花 《河南科技》2011,(14):25+37
<正>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十六大报告不仅强调了创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作用,也对学校教育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提出了一个重大的课题。而批判是创新的基础,只有那些具有批判精神的人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新事物的发明。因此,培育学生的批判精神是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漳州师院学报》2017,(1):112-116
从体验哲学的角度,阐明了认知语法的基本观点和特征:语言是一个具有象征结构的符号系统,它是有理据的,其核心是语义。人们的语言知识来源于其使用,语言能力是一系列规约式的构式组成的清单库。进而提出语言、语法教学应与词汇教学相似,坚持形式与意义的统一、意义优先,突显语言习得者的主体作用,其主要内容应该是规约性的表达式。批驳了"语法教学无用论",提出英语语法教学的改革方向,对当前的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漳州师院学报》2021,(3):17-20
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是与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疫情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所以能显示出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优势,主要是因为文化不同。在"四个自信"的基础上,始终坚定"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才能真正理解显著优势之源在于其深厚的文化支撑。这具体表现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滋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中国革命文化夯实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化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上。  相似文献   

19.
张洁 《漳州师院学报》2009,23(3):110-113
"请求"言语行为在任何语言中都普遍存在.它对交际的成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中美两个国家的人们由于其文化价值观念及语言本身的不同,在请求语的使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促使交际顺利进行,很有必要时请求言语行为在中美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及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训练,英语更是如此。而"听说读写"训练就需要进行互动。而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并不太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大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不利于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为了尽快扭转目前我们国家高等院校英语教学这种被动局面,必须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