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土壤和污泥中筛选出的混合菌群,在葡萄糖肉汤培养基和硅酸盐细菌培养基中培养,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合菌群对Cr3 的絮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2种培养基中混合菌群的代谢物对废液中的Cr3 均有絮凝作用;葡萄糖肉汤培养基培养的混合菌群在16h内达到生长峰值,pH4.0,对Cr3 的絮凝率达71.42%;硅酸盐细菌培养基培养的混合菌群到达生长峰值所需时间为30h,pH5.23,对Cr3 的絮凝率达93.51%;最适絮凝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2.
以MRS琼脂培养基和液体摇瓶培养基为载体,通过目测菌液浑浊度及生长状态,对伤寒杆菌与嗜酸乳杆菌以及痢疾杆菌与嗜酸乳杆菌混合培养时菌液OD600值和培养初始及终点时的p H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 H为6.0,嗜酸乳杆菌接种量为1.0%时,伤寒杆菌生长良好;当环境条件超出这一范围时,伤寒杆菌生长受到抑制.在p H为6.5,嗜酸乳杆菌接种量为1.0%时,痢疾杆菌生长良好;当环境条件超出这一范围时,痢疾杆菌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3.
柑橘黄龙病发病组织除病原菌韧皮杆菌外,还可能有影响黄龙病菌生长的伴生细菌。利用LB培养基和橙汁培养基对黄龙病株脐橙叶片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培养,通过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未培养和培养后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类鉴定以及菌群结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未处理叶片中Anderseniella属占90%以上,LB培养基中的优势菌属是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而在橙汁培养基中培养后,肠杆菌属和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是优势菌属。3个样本中共有的菌属有11个,且未培养样本中有12个特有菌属。脐橙黄龙病叶片内生菌经培养后,菌群结构会发生明显变化,且不同培养基对菌群结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对于黄龙病菌伴生菌的筛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很多研究者的研究表明,天然水体(海水和淡水)中存在着两种营养类型的细菌:贫营养细菌和富营养细菌。贫营养细菌发育在1~15mgC/L低含量有机质的培养量中,有的菌株继而在富营养培养基中反复培养也能适应生长,后者称为兼性贫营养细菌。富营养细菌能发育在10gC/L培养基中,在贫营养培养基中反复生长即行死亡。  相似文献   

5.
转Bt水稻与常规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类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纯培养结合ERIC-PCR方法,比较研究了转Bt水稻和常规水稻根际土壤中细菌不同类群的数量和组成的变化.结果显示,在8种单一碳源培养基平板上,转Bt水稻根际土壤的细菌数量均明显不同于常规水稻,其中以山梨醇为单一碳源的细菌生理类群为优势菌群,而以草酸钠为单一碳源的细菌生理类群则消失.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显示,转Bt水稻根际土壤样品和常规水稻根际土壤样品在相同单一碳源培养基上回收菌群的ERIC-PCR图谱明显不同,表现为条带的数目、位置和亮度的变化,表明其属同一生理类群但菌群的组成却各不相同.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初步判断转Bt水稻根际土壤的细菌生理类群无论在数量或是结构组成上均明显不同于常规水稻.  相似文献   

6.
虾池沉积物细菌多样性分析和若干可培养技术的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虾池沉积物细菌的多样性,改进培养技术,采用8种培养基培养虾池沉积物细菌,并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不同培养基平板获得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同时与原位样品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比较.多数细菌在2周内长出,第3周至12周,在VL55、DNB、HM2和DR2A平板上可分离出新的细菌,其他培养基平板上的菌落数目增长不明显.分别使用琼脂和结冷胶作为凝胶剂,结果发现,结冷胶平板和琼脂平板相比,表现出高保湿性、高菌落数和高细菌多样性的特点.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样品中的优势细菌约60种,经过不同培养基培养后,得到的细菌多样性为50种左右,约为原来总数的83%,但是细菌群落结构发生较大改变,优势菌群发生转化.测序结果证明了这一点.虾池沉积物中有着较高的细菌多样性.培养基的改进、结冷胶的使用和培养时间的延长有效提高了虾池沉积物中细菌的可培养性.  相似文献   

7.
很多研究者的研究表明,天然水体(海水和淡水)中存在着两种营养类型的细菌:贫营养细菌和富营养细菌。贫营养细菌发育在1~15mgC/L低含量有机质的培养量中,有的菌株继而在富营养培养基中反复培养也能适应生长,后者称为兼性贫营养细菌。富营养细菌能发育在10gC/L培养基中,在贫营养培养基中反复生长即行死亡。天然水体的营养水平是极其低限的,海水中溶解态碳含量一般在0.5mgC/L左右,淡水系统中溶解态碳和悬浮态有机物质含量约为1~26mgC/L。以往分离天然水体中细菌多采用标准肉汤营养基,其溶解性有机碳含量高达3400mgC/L,营养水平比天然水体高出几千倍乃至几万倍,采用肉汤营养基分离天然水体细菌不能反映水体细菌实际的生态分布。本文拟采用低营养源外加滤膜法分离湖泊(淀  相似文献   

8.
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技术,结合传统平板培养法对实验室研制的1种由乳酸菌和芽孢杆菌组成的微生态菌剂WS-401及其在连续转接培养过程中细菌种群组成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WS-401原液的活菌数为2×107 cfu/mL,且细胞个体形态多样。将分离自原液的3株细菌进行DGGE分析,出现2种指纹谱带,对照标准的DGGE指纹图谱库和序列分析,分别被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将该菌剂分别在LB和MRS两种培养基中30℃或37℃连续转接5次,DGGE分析每次转接后培养物的菌群组成,结果发现,随着转接次数的增加,微生物菌群的种类减少,在LB培养基中转接5次后优势菌群只有蜡状芽胞杆菌,而在MRS培养基中转接后优势菌群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类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由此说明,微生物的营养基质和培养条件对微生态制剂在传代过程中的菌群组成和动态变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好氧反硝化菌群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淮北焦化厂A2/O污水处理站二沉池的活性污泥中,采用焦化废水配制的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DM100)分离纯化出7株反硝化细菌,并通过梯度添加焦化废水的平板驯化和液体驯化,在DO=2.5 mg/L的条件下复筛出4株具有抗逆性的优势好氧反硝化细菌,分别命名F4、F8、F9、F10.优势单菌株与组合菌群反硝化能力的对比试验表明,4株混合的好氧反硝化菌群生长快速稳定,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脱氮效率高于单菌株,48 h的NO3--N去除率为98.75%.4株混合菌群的最适生长条件为:35℃,pH=8.0,C/N比=5,接种量=25%(菌液浓度为(2~3)×107个/mL).经过筛选和条件优化,优势菌群NO3--N去除率达到90%的降解时间由96 h降到18 h.  相似文献   

10.
针对石化污泥中的细菌进行了454高通量分析,共得到11 488条序列.发现在相似度97%的水平上,样品的OTU丰度最高;经测序分析,石化污泥中共有细菌235个属,其中短小盒菌属最多,占到整个细菌菌群的28.39%,芽孢杆菌属占14.43%,属种丰度1.5%~10.0%的有9个属(占28.99%).这11个属被确定为优势菌群.通过对污泥优势菌群的分离培养,依据16S r RNA基因鉴定该11属有22个种,并用16S r RNA基因序列比对建立了优势菌株系统发育树.该优势菌群能分解石化污水污泥中的工业污染物,并以此污染物为营养和能源,进行相对旺盛的生命活动,成为对石化污染水体进行生物修复的宝贵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试验筛选出细菌培养基为水产下脚料发酵用菌的混合培养基。以培养液的OD值为指标,考察培养液初始p H、接种量、培养温度、转速4个因素对菌种混合培养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L9(43),确定菌种混合培养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按0.2%,初始培养液的p H 7,培养温度30℃,转速210 r/min。  相似文献   

12.
罗非鱼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下脚料,下脚料中的内脏一般不能被正确处理或高效利用.本研究采用液体发酵工艺,以细菌数为检测指标,以罗非鱼内脏为基本营养发酵乳双歧杆菌Bi07,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L9(34))对其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0 g/L,m料∶m水=1∶7.5,m( NaHCO3)∶m(C3 H7 NO2S·HCI) =4:5,番茄汁体积分数为100 mL/L;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36 h,发酵温度30℃,接种体积分数5%,初始pH7.0.本研究表明,罗非鱼内脏可以用于乳双歧杆菌的培养基中.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非织造材料可生物降解性能的快速检测方法,选择土壤这一自然降解环境介质进行生物降解试验。通过对富集土壤中的混合菌群液配制成生物快速降解环境,运用平板计数和PCR-DGGE技术对该环境中降解前后的细菌菌群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富集的土壤细菌混合菌群不仅在传代转接过程,还是在整个生物降解试验周期中,优势菌的数量和种类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确保生物降解的持续性。同时根据对非织造材料生物降解过程中的无机碳含量检测分析,验证了在整个降解周期中细菌菌群发生生物降解的有效性;并通过调节不同浓度的降解试验菌液,可以调控生物降解的速度,从而实现不同的生物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非织造材料可生物降解性能的快速检测方法,选择土壤这一自然降解环境介质进行生物降解试验,通过对富集土壤中的混合菌群液配制成生物快速降解环境,运用平板计数和PCR-DGGE技术对该环境中降解前后的细菌菌群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富集的土壤细菌混合菌群不仅在传代转接过程,还是在整个生物降解试验周期中,优势菌的数量和种类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确保生物降解的持续性。同时根据对非织造材料生物降解过程中的无机碳含量检测分析,验证了在整个降解周期中细菌菌群发生生物降解的有效性,并通过调节不同浓度的降解试验菌液,可以调控生物降解的速度,从而实现不同的生物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食用菌菌种培养过程中,影响食用菌生长的最大因素是霉菌和细菌等杂菌污染.杂菌污染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菌种接种过程中,原料中由于灭菌没有达到要求携带了杂菌;二是在菌种培养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杂菌侵入培养基.防止杂菌污染的对策是,接种室必须无菌,定期更新菌种,净化培养食用菌原料,接种前整理好个人卫生,培养过程中要控制好培养室内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6.
将阿特拉津降解速度快但降解不完全的混合菌群与阿特拉津降解完全但降解速度慢的Pseudomonas sp.ADP菌株混合,经过长期驯化培养,筛选到一个能完全降解阿特拉津而且降解速度快的细菌聚生体(bacterial consortium).聚生体含有两个菌株,其中一个菌株来自混合菌群,命名为AD25,另一个是ADP的突变株,命名为Pseudomonas sp.ADP-V.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AD25被鉴定为节杆菌(Arthrobacter sp.).PCR分析和降解实验表明,AD25含有trzN-atzBC基因,能将阿特拉津降解成氰尿酸;ADP-V含有atzDEF基因,是ADP菌株丢失atzABC基因以后的衍生菌,能使氰尿酸进一步降解.由AD25和ADP-V组成的细菌聚生体能快速和完全降解阿特拉津.ADP-V的atzD基因表达和酶动力学实验表明,由于它编码的氰尿酸水解酶(AtzD)的339位蛋氨酸(Met)突变为苏氨酸(Thr),导致酶活力降低从而引起在生长培养基中出现少量氰尿酸积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养殖黄鳍东方纯的肠道内容物为检样,以3%NaCl营养琼脂等培养基作分离培养和计数,对典型菌株作系统生化鉴定,据此分析其微生物菌群的构成。结果表明,优势菌为溶藻弧菌、蜂房哈弗尼菌,嗜水气单孢菌也占一定比例,此外还有枯草芽孢杆菌和费氏柠檬酸菌。养殖河纯的菌群分布特点为评价其与毒性的相关性提供了可能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了解在实际生产中常用普通级啮齿类实验动物中清洁级规定排除的4种主要细菌(沙门菌、鼠棒状杆菌、嗜肺巴斯德杆菌、支气管败血性鲍特菌)的携带状况,以及验证筛选的实验动物细菌检测常用普通培养基和生化培养基的应用效果.方法无菌采集动物气管分泌物,接种血平皿;采集回盲部内容物接种DHL、SS琼脂平皿,37℃48h后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纯化,取纯培养物进行染色镜检、生化特性鉴定及血清学反应.结论KM小鼠嗜肺巴斯德杆菌阳性率最高,为60%;豚鼠携带支气管败血性鲍特菌,阳性率为30%;总的细菌检出率为20%(其中嗜肺巴斯德杆菌总阳性率为16.25%,支气管败血性鲍特菌总阳性率为3.75%);选出的培养基应用于实验检测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产油脂最佳培养条件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温作为环境条件诱导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产脂,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来研究不同水平下Mn,K,Mg和S各元素对小球藻生长及脂肪产量的影响.本实验C N-1比为41.2:1,pH值范围为7.4~7.5之间,培养温度为15℃,P浓度为0.2~0.4 mmol.L-1,Fe浓度为0.04 mmol.L-1,以自养生长型式培养,而培养基成份根据BG11培养基作为基础进行改良.根据实验结果显示,脂肪产量最高为实验编号10(64.59 mg(100 mL)-1,64.59%),即锰及镁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小球藻的生长,且脂肪产率更高.  相似文献   

20.
从温州东方集团的电镀废水及污泥中分离得到细菌 ,并进行纯化 ,共得耐氰菌 2 3株。它们均能在高浓度含CN- 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生长 ,其中 8株有较好耐受力 ,耐受力最强的 4# 菌能在 2 5 0 0mg/L的CN-浓度中生长 ,经测试有 6株解氰率达 80 %以上 ,4# 菌的解氰率最高。经鉴定 4# 为不动细菌属 (Acinetoboctersp .) ,同时研究了 4# 在不同温度、pH、培养时间、不同接种量、不同氰化物浓度对解氰的影响 ,结果表明 :最佳pH为 6.5 ,最佳温度范围为 2 4~ 2 8℃ ,最佳培养时间为 1 6h ,接种量与氰化物对解氰有一定影响。最佳条件下 ,4# 菌在 8h时的解氰率可达 98.5 % ,1 2h时可将含CN- 4 5mg/L的废水降解至 0 .5mg/L以下 ,达到国家一级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