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猕猴桃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以6月份生长最快,干物质和总糖含量由低到高变化.脂肪含量生长前期降低,生长后期升高,维生素C含量随果实的发育而下降,成熟期又升高.9月下旬,干物质、总糖、脂肪、维生素C含量都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
喜树各器官喜树碱(CPT)含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PT在冬季根皮中含量最高,进入春季CPT含量下降;而果实中CPT含量逐渐上升;嫩叶中含量较高,随着叶片的成熟CPT含量逐渐降低;茎皮CPT含量变化不大,主要起输送物质的功能;说明CPT的积累趋向于植物幼嫩和生长旺盛的组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一种绝缘纸板微水分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检测绝缘纸板在干燥过程中的介电常数变化获得绝缘纸板水分含量,系统灵敏度高,便于安装和检测信号的长距离传送。  相似文献   

4.
火棘果实成熟期中生物学特性及营养成分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火棘果实成熟期生物学指标和营养成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每粒果实直径、平均每粒果实重、100粒果实果肉重、100粒果实种子重均随果实成熟度的变化而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果肉水分、还原糖和灰分的含量在果实完全成熟前是缓慢增加的,随后又缓慢下降。维生素C的含量在果实成熟前期逐步增加,至几乎完全成熟时达到顶峰,然后含量又下降。粗蛋白的含量随果实的成熟度的变化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矿质元素中的Cu、Zn、Ca、Mg、Pb等的含量也各有其规律。该研究为适时合理采摘利用火棘果实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该项目研究了不同品种的梨果实生长过程中内源多胺的含量变化和梨果实不同组织在采收前后的内源多胺、EFE、ACC以及内源乙烯的含量变化,明确了梨果实中存在着3中内源多胺,分析了不同种类的多胺对梨果实生长和内源乙烯的生物合成的不同调节作用,并发现不同品种梨果实对乙烯的敏感性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同时改进了对乙烯的分离浓缩技术和ACC的快速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6.
顽拗型种子通常不能干燥到较低含水量或贮藏较长时间而不受伤害。导致这一问题的生化机制因属不同甚至同一属中的种不同而异。笔者测定了栎属、槭属和七叶树属顽拗型种子在室温下贮藏或干燥过程中的生化变化。虽然贮藏脂肪组成的变化是不确定的,但膜脂肪和蛋白质的结构以及蔗糖含量发生了变化。用两份白橡树种子在室温下贮藏12d的实验表明,脱水样品的蔗糖含量发生很大变化,而保持水分的样品中蔗糖含量变化很小。因此,保持水分种子的蔗糖用于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而干燥种子的蔗糖则用作糖保护剂。尽管如此,蔗糖的存在也许能保护干燥橡实的细胞膜不致破裂,但蔗糖不能保持橡实的生活力。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饥饿时间对黑鲷补偿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的饥饿处理时间下再恢复供食后黑鲷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黑鲷在饥饿后再恢复喂食出现部分或完全补偿生长效应,且这种补偿生长效应主要是通过恢复生长阶段提高摄食率和食物转化率来实现的;黑鲷在饥饿过程中主要是消耗脂肪作为身体能量的来源;经过补偿生长后,鱼体的生化组成与对照组的水平相比有所变化,即蛋白质含量增加,脂肪含量下降,水分和灰分含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8.
在蓝莓果实自动化分级包装过程中,成熟度自动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以布里吉他和夏普蓝2个品种蓝莓果实为材料,根据成熟过程中果实的颜色变化,将其分为5个成熟阶段,分别测定了不同阶段蓝莓果实的色度值、硬度、果形指数、鲜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花青素含量和糖酸比等指标.结果显示:随着蓝莓果实成熟度的不断增加,色度值发生规律性变化,生长指标和内在品质也发生显著性变化;当达到第4和第5阶段时,果实基本成熟,品质较高,此时夏普蓝果实色度值象限分布为0a7.5和-5b2.5,而布里吉他果实色度值象限分布为0a5和-6.5b1.5.色度值可以作为蓝莓果实成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冬小麦对花前水分胁迫的响应,在大田条件下,以济麦20为材料,设置正常水分(CK)、中度干旱(MD)和重度干旱(SD)三个水分处理进行试验。水分胁迫下,冬小麦春季分蘖减少,有效分蘖比例增加,叶面积、株高和物质累积量等均减小,生长过程受阻。叶面积变化主要由叶片长度的减小引起,且对旗叶影响程度低于低位叶;株高的降低主要是第IV、第V高位节间长度的降低,第I、第II低位节间反而有所增长;次生根发生减少,通过减少根密度及增加根长适应干旱;物质积累因水分胁迫而受阻,且物质向根系的分配增加,根冠比增大。水分胁迫下,冬小麦花前生长发育受阻,地上部通过减小生长量适应水分胁迫,降低幅度随胁迫加剧而增大;根系在减少发生的同时,增加根长,扩大吸收面积。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毛乌素沙地防风固沙植被体系的稳定性,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法,对不同类型(油蒿、羊柴、紫穗槐、沙地柏)固沙灌木生长季潜在水分来源及水分利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固沙植被恢复区土壤水分含量具有较大差异,生长旺季显著高于其他两时期。在生长季初期和生长旺季,土壤水分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生长季末期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层的增加变化不明显或有所减少;(2)不同类型固沙植被恢复区土壤水和植物样中δD值差异明显,表层土壤水中δD值较集中,而深层土壤水中其含量之间差异比较大;(3)植物水分利用来源和比例的分析表明,油蒿生长季水分利用来源比较均匀,在生长旺盛期偏重于利用浅表层土壤水;紫穗槐和沙地柏主要利用深层土壤水;羊柴对深层和浅层土壤水分均有利用。为避免固沙植物水分利用之间发生竞争,紫穗槐和沙地柏不宜混合搭配,而油蒿和上述两个植物之间可以考虑进行混合搭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四川眉山脐橙及其黄泥紫色土中稀土元素的丰度和分布模式研究 ,指出脐橙果树各器官主要吸收和利用轻稀土 ,并且果肉稀土元素含量低于果皮和树枝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是重要的生物日化和生物质能源树种,近年来我国无患子产业蓬勃发展,但目前在生产上仍没有明确的采收期或者确定最适采收时间的方法。通过对果实生长发育过程及内含物含量动态变化间的关系研究,确定无患子果实的最适采收时间。【方法】选取5株长势中等、开花结实良好的8年生实生无患子树,于果实膨大期的末期到果实脱落期,每隔4 d每株树采摘15个发育正常的果实,观察其外观变化,并进行果实、种子、果皮及种仁干质量,果实横径、纵径、侧径,种子横径、纵径、侧径共10项表型指标测定,以及种仁含油率、单种仁油质量、果皮含皂苷率、单果皮皂苷质量及含水率的测定。【结果】①9月底果实由绿色变为金黄色,随后在10月上半个月内失水,果皮表面皱缩,果实横径下降7.95%,侧径下降10.71%。②8月底至9月初种仁体积较小,呈绿色,随后逐渐长大,在9月20日左右由绿转黄,且在9月底完全变为黄色。种子横径、纵径和侧径在10月上旬明显下降, 其中横径下降10.81%,纵径下降4.87%,侧径下降8.96%。③果实和果皮的干质量变化趋势相同,均在10月15日之前上升,随后小幅波动,且果皮干质量发生第2次明显上升时种子干质量下降。④种仁油质量在9月中旬及之后较高,果皮皂苷质量在10月上旬和中旬较高。【结论】果皮中皂苷和种仁中油的积累在10月上旬均达到最高,针对果皮皂苷和种仁油的应用,最佳采果期在10月上旬和中旬。由果实外观判断,生产上,果实完全变为金黄且果皮开始皱缩后的20 d内,为最佳采果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有益促生微生物对梨树生长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梨树果实和土壤有效磷的影响,为促生有益微生物作为新型生物肥料在林业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每棵树采用每次根施800 mL稀释液(含100 mL原液)的方式,将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pyrrocinia)JK-SH007菌株、根围促生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FZB42菌株和水拉恩氏菌(Rahnella aquatilis)JZ-GX1菌株等3种促生有益微生物应用于上海地区生长的梨树上,比较分析它们在促进梨树生长、提升叶片生理指标(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组织中的含水率)、增加树体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果实品质(果实的平均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中的作用。【结果】施菌处理8个月后,3种菌剂均可以明显地增加梨树的地径,以施用JK-SH007菌剂的效果最为显著,可以使地径增加0.34 cm; 施菌剂处理5个月后,3种菌剂可提高梨树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含水率,且以JZ-GX1菌剂的提高最为显著,可以使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以SPAD值表示)增加1.8,使叶片含水率增加3.4%; 施菌处理8个月后,3种菌剂可增加根际土壤的有效磷含量,以施用JK-SH007的土壤增加最多,增加了42.9 mg/kg。施用JK-SH007菌剂可以显著增加6年生梨的平均单果质量,JK-SH007与FZB42菌剂能显著增加6年生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论】JK-SH007菌株对梨树具有促进树体生长、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组织含水率、增加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果实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作用; 相比其他两种促生微生物,JK-SH007菌株在6年生梨树上促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钙不仅是果树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种大量元素,更重要的是作为胞外信号和胞内生理生化反应的第二信使,参与果树生长和发育的调控.笔者概述了外源钙处理对果实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外源钙处理对果实的细胞结构、呼吸作用、乙烯释放、生理病害及冷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山西省土地资源、农业气候资源、光热资源、水资源等农业自然资源状况,以及山西省果树分布、果品产量和质量、树种和品种结构、从业人员素质等果树业发展的现状,综合评价了山西省果树业发展的优势所在,同时提出了山西省果树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步骤。  相似文献   

16.
用质量浓度为200mg/L的2,4D与45%的施宝克(杀菌剂)1000倍液组成的混合溶液浸泡罗岗甜橙果实3min,然后用薄膜袋包装果实,25摄氏度、湿度74%下贮藏,用HPLC方法分析了果实内2,4-D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处理果实放置24H的果皮内2,4-D含量比对照果增加3.29倍;放置24h的果皮内2,4-D含量明显高于果肉。处理的果实放置24h以后,通过从果皮吸收,使果肉内2,4-D含量显著增加,贮藏5d的果肉2,4-D含量达到最高值,贮藏30d的果肉内2,4-D含量为1570.35NG/G,以后显著减少,低于农业部颁发的2,4-D残留量,符合柑橘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薄壳山核桃采穗圃的构建与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薄壳山核桃采穗圃的营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薄壳山核桃品种‘波尼'所建不同类型采穗圃为对象,调查统计不同类型采穗圃所产接穗数量和质量的差异、接穗嫁接成苗情况及采穗对结果幼树结果的影响。【结果】采穗圃树龄(或根砧年龄)及嫁接时长影响接穗枝条数量,树龄大,嫁接时间长,接穗枝条数量多。接穗枝条芽数越多,接穗芽间距越短,嫁接成苗率越高,接穗芽成苗率越高。使用不同类型采穗圃接穗嫁接的嫁接苗其苗高和地径生长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显著。对结果幼树采穗会显著影响结果数,对常年用于采穗的结果幼树,采穗会减缓结果数量的增长; 对未进行过采穗的结果幼树,采穗会使结果数量显著减少。【结论】不同类型采穗圃对接穗数量、质量及嫁接成苗均有重要影响,应科学地营建薄壳山核桃采穗圃,同时探索采穗圃穗果兼营综合技术,以发挥采穗圃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8.
就枣树保花保果的几项技术措施进行了综述,指出夏季修剪是调节树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系的主要手段;花期喷水、喷赤霉素和微量元素,可创造良好的授粉条件,提高坐果率;加强园地管理,保证枣树正常生长是减少落花落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以锦橙为试材,采用2,6—二氯苯酚吲哚酚钠滴定法,检测了经不同中草药处理的锦橙果实在贮藏过程中V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中草药处理后锦橙果实Vc含量均呈上升趋势,Vc保存率在中草药单方中以白藓皮处理最高,在复方中以青蒿+白藓皮处理最高,复方优于单方.  相似文献   

20.
保水剂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考察了甘薯淀粉高吸水树脂及科翰98、林果高吸水树脂、速吸林果保水剂和沙土保水剂等5种保水剂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在模拟干旱条件下进行,结果表明玉米种子经保水剂处理后,萌发率得到显著提高,幼苗的叶绿素质量比上升,提高了幼苗自由基清除相关酶的活性及自由基清除剂的含量,有效减轻了玉米幼苗的膜脂过氧化作用,大大改善了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