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以广西少数民族文学中的梦兆故事为题,试图从因梦感孕、审梦情结、梦遇神女、人鬼情未了四个方面探究其与中原汉族同类故事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喜欢美式脱口秀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微博和其他社交媒体让所有人都有了开玩笑、写段子、“吐槽”的平台,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段子被广泛传播,人们的笑点也被磨练得越来越高。罗永浩为脱口秀明星黄西的自传《黄瓜的黄,西瓜的西》,写下了这样的推荐词:“一个中国边疆的农村孩子通过努力奋斗成为美国的生物学博士,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故事;一个中国移民的生物学博士操着口音浓重的英语在美国成为一个走红的脱口秀演员,这可能是史上最邪门儿的美国梦故事。”  相似文献   

3.
沈祖早期新诗的创作既充分展示其温柔的女性情怀,又充分宣扬其独立平等极具现代思想意识的爱情观念,同时继承中国传统诗词以梦写情的手法,梦成了沈祖"具有新创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少儿科技》2011,(1):47-47
哆啦A梦(Doraemon,日文名:ドラえもん),又称机器猫,是日本著名漫画故事《哆啦A梦》中的主角。  相似文献   

5.
读陆游记梦诗——兼论梦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游是大量创作记梦诗的第一人。梦之进入文学,在我国古代典籍中例不胜举,如《左传》载晋文公夜梦与楚子搏;《列子·黄帝》记黄帝昼寝,梦游华胥国。唐宋以来,梦用来表现人物心理,则大量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唐时的《枕中记》、《南柯太守传》、明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等。到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则将梦境的表现作为全书的总纲。鲁迅先生也是写梦的  相似文献   

6.
梦会神女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母题之一。与此前的梦会神女母题相比,明清文言小说中梦会神女的故事借鉴了神女故事的原型,却脱离了情欲的窠臼,显得更为清新纯情。这与作者的儒生身份、阳明心学的影响以及"至情"学说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7.
《美国牧歌》是美国当代小说家菲利普·罗斯近20年艺术创作中最杰出的作品,通过关于一个犹太家族衰败和堕落即塞莫尔·利沃夫的美国梦的悲剧故事展现了美国社会某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信仰。本文主要分析了塞莫尔·利沃夫的悲剧命运和他的美国梦解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成长的故事     
正【习作要求】通过"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综合性学习,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吧。建议从下面的提示中选择一两项,完成习作。第一,请写一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要写清楚、具体。写完以后,可以和同学交流,还可以变成短剧演一演;第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读了《乌塔》以后想到了什么,写一写"从《乌塔》想到的";读的一封来信,和同学讨论信中提出的问题,再给那位同学写封回信,帮她解决遇到的烦恼。注意书信格式。  相似文献   

9.
牛僧孺的《玄怪录》是唐代小说的一部代表作。牛僧孺在《玄怪录》中写了许多神奇怪异的故事,在这些形形色色的怪物与怪事里,作者以怪物模人事,以怪事寓人情,体现了志怪小说人情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丁庄梦>写的既是一个叫丁庄的艾滋病村由兴到衰的现实之梦,更是作者本着悲悯情怀,以自身的善良细细地体味民间弱势者那一颗颗伤痕累累的心,在接纳它们的伤痕与缺陷时,将其中还能勉强挤出的人性温暖和诗意仔细抚摸和放大,然后在这一使得人类生命所以还能够和值得生存下去的基本底线上,再营造出的一个不无苍凉的救赎之梦.  相似文献   

11.
文中试图对“中国梦”作出理性的阐释。首先,对传统的“中国梦”作了历史的追溯,考察了“帝王梦”与“人民梦”之间的实质差距。继而,重点地透析当代“中国梦”的内涵与特点,阐发了“国家梦”与“个人梦”同行,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最后,瞻望“中国梦”实现的前景,论证了人民是实现“中国梦”所依靠的力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以及成就“中国梦”的总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作者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即作品中的梦幻感)来研究霍桑的《古宅传奇》,指出了这部作品的梦幻的特点是其魅力所在,揭示了其中的各项梦幻特征以及形成的原因,从而探讨了霍桑的写作风格和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中白日梦包含小说中人物之梦、作者创作之梦以及评改者之梦三种类型,其产生与作者和评改者密切相关。白日梦的描写不仅大大丰富了文本内容,而且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具有重要的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计算机生成的数字虚拟世界,元宇宙成为教育、文化、技术、娱乐等领域研究的热点。梦境作为大脑产生的虚拟现实世界,与元宇宙存在广泛的相似性。梦境研究在心理学领域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诸多心理学理论假说揭示了大脑为什么能构建出具有真实、沉浸感的梦境虚拟世界。梦境研究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可以为元宇宙潜在的发展和应用方向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路。从提升人的价值和幸福感出发,以拓展和探寻元宇宙的应用为目标,综述了心理学关于梦境的理论假说,并以梦境的功能为基础,在娱乐社交、技能学习、咨询测评、创伤治疗等方面,将元宇宙作为现实世界和梦中世界的补充,为元宇宙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提供了理论参考。最后,分析了当前元宇宙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纵观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我们始终是一个满怀梦想的民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给予我们无限的梦想和无穷的能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而先进思想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旗帜和圆梦航标。作为青年人,要正确处理好"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二者互相托举、唇齿相依。青春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将梦想与脚踏实地的奋斗统一起来,才能无愧青春、无愧梦想,才能让中国梦在青春志中闪亮绽放。  相似文献   

16.
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美国黑人渴望的梦想具体外化并体现在对自然、对土地、对阳光的热爱上。休斯运用暗喻、对照,以及诗歌意象和格式等来表达自己在自然状态下过上一种无拘无柬、无种族歧视生活的梦想。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的成功提出,表现出了中共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的领导智慧和务实的创新精神。在新形势下,以"中国梦"为引领,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和新方法,将"中国梦"与学生的"成才梦"更好地结合起来,切实有效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飘》中思嘉的雾之梦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183;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对的雾之梦进行了四处详细的描述,借助弗洛伊德的释梦原理对这个雾之梦进行解读,对思嘉的潜意识进行分析,了解她的梦中的寻求及她的愿望,从而了解我们的潜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系列梦想的追逐,而这些中国化的元素必然根植在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之上。无论是“中国梦”的实现,还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都需要我们在新的时代下深度体认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追逐“中国梦”的大环境下,必须加强高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相似文献   

20.
弗.司.菲兹杰拉德的《大人物盖茨比》是形式导演成的一场“美国梦”幻灭的戏。小说的叙述者尼克被置于故事当中,且有他自己的故事。尼克的故事与盖茨比的故事的交叉与并列,构成了一个青年“美国梦”的梦幻世界。作者运用了各种叙事策略,如叙述时间,叙事情境及其转换,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的经验自我视角与叙述自我视角交替使用。这些都是为了更好的突现一个美丽绝伦的“美国梦”的幻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