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徐州市典型煤矿复垦区柳新镇四种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稻麦轮作、杨树以及棉花黄豆)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根据Tessier连续提取法进行重金属形态分析,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四种种植方式下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相较于当地土壤背景值,四种种植方式下的土壤Pb和棉花黄豆种植下的Cu出现了偏中度污染;水稻和稻麦轮作种植方式下生物潜在可利用态Pb分配系数较高,需注意Pb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杨树和棉花黄豆种植方式下要把Cr、Cu、Ni、Pb作为预防对象;根据内梅罗污染指数,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水平为杨树水稻田棉花黄豆稻麦轮作,均表现出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2.
采用挖壕法和红外气体分析法测定平朔煤矿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区人工刺槐林无根和有根土壤的表面CO2通量(R),确定R中异养呼吸(RH)和根系自养呼吸(RA)的贡献量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R与RH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P<0.01),RA随季节变化差异不明显(P>0.05),根呼吸贡献率(RC)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P<0.01),但变化趋势与R、RH相反.R和RH与温度的回归模型中,均为幂函数相关指数最高(R2=0.115,0.174;P<0.05),与水分均为线性函数相关系数最高(r=0.314,0.430;P<0.01),与温度和水分双因子均为幂函数相关指数最高(R2 =0.296,0.404;P<0.05),且RH与温度、水分单因子和双因子的相关性均高于R.RH的Q10值>R的Q10值.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颁布的《土地复垦规定》,1989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土地复垦法规,是《土地管理法》的配套法规之一.为了贯彻落实《土地复垦规定》,推动土地复垦工作的蓬勃发展,国家土地管理局邀请冶金、电力、煤炭、建材、财政、农业、水利等部门的13名有关土地复垦方面的专家、教授于8月14至21日对唐山市开滦采煤塌陷地、电厂粉煤灰场及首钢矿山尾矿堆场破坏土地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提出了矿区塌陷地综合整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5.
通过调查煤矿复垦下不同树种的成活率、保存率及生长情况,得出人工造林的最佳种植模式为刺槐和榆树混交、山桃和杏树混交,其次为杏树纯林、刺槐纯林和榆树纯林。建议采煤区土地复垦使用刺槐和榆树混交、山桃和杏树混交。  相似文献   

6.
煤矿区生态复垦和预复垦中表土剥离及其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高潜水位煤矿区土地复垦工艺效果的分析,提出“条带复垦表土外移剥离法”“梯田模式表土剥离法”等生态复垦表土剥离工艺,同时根据淹没后土壤质量低下,需要复垦时投资进行土壤改良等不良影响,阐明生态预复垦的表土剥离工艺。表土剥离工艺分析表明,表土在复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通过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把表土剥离工艺纳入土地复垦的总体工程之中。  相似文献   

7.
塌陷地复垦土壤特性变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野外取样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兖州矿区采煤塌陷地土壤特性,以及矸石复垦和就地取土复垦地复垦5年的土壤特性变化。结果表明:采空区地表塌陷引起的附加坡度是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从5年的复垦效果来看,复垦可有效改变土壤退化趋势,且就地取土复垦土地土壤特性优于矸石复垦土地;两种复垦耕地还存在着影响土壤生产力发挥的不利因素。建议通过增旆有机肥、种植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采取适宜的农业措施可有效促进土壤各肥力要素的形成,提升土壤肥力水平、恢复土壤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吴宁 《科技咨询导报》2008,(32):121-122
随着能源开采业的重心逐渐西移,西北矿区的土地复垦的重要性凸显。本文以陕西省大柳塔矿区为例,提出了西北矿区的土地复垦模式应双生态治理为基础,复垦主体多元化为手段,在土地利用方式上实现规模化;在组织模式上实行以煤炭公司为依托、当地农户为主体、政府为推动的多元主体,取得大型煤炭开采公司、当地政府、矿区农民的三赢;在村庄搬迁问题上,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共同谋求现有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矿山废弃地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矿区土壤修复是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开采方式、复垦理论、土壤类型、修复技术、生态效益评估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矿区土地复垦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矿山土地复垦工作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1)在矿区土地复垦程中,应关注前期的准备工作与后期生态恢复的最佳结合;实现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治理,对促进矿区土地快速修复起到关键作用.(2)土壤修复措施需要实现进一步创新,要开展多领域、多学科协作发展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加快土壤理化性质的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小气候.(3)需要对矿区进行修复生态效应评价,建立较为一致且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对矿区土地复垦治理方案的建立与实施均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煤矿区生态复垦和预复垦中表土剥离及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潜水位煤矿区土地复垦工艺效果的分析,提出"条带复垦表土外移剥离法""梯田模式表土剥离法"等生态复垦表土剥离工艺,同时根据淹没后土壤质量低下,需要复垦时投资进行土壤改良等不良影响,阐明生态预复垦的表土剥离工艺。表土剥离工艺分析表明,表土在复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通过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把表土剥离工艺纳入土地复垦的总体工程之中。  相似文献   

11.
龙山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土地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为此,在龙山煤矿土地复垦概况基础上,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龙山煤矿土地复垦的综合治理进行土地复垦效益分析.这有助于龙山煤矿土地复垦项目继续深化落实复垦措施,切实提高综合效益,改善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开展煤矿用地土地复垦的重要意义,简述了采煤塌陷地和煤矸石压占土地的复垦方案,重点介绍了山西省矿区土地复垦作业程序以及复垦工艺。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矿区塌陷地复垦的技术模式、组织模式,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对我国今后的塌陷地复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牧交错带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多变,人为的改变土地利用方式会影响土壤释放CO2的速率.分别对新开垦农田、多年耕种农田、退耕还草草地、多年生草地4种利用类型的土壤温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呼吸速率进行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图像呈单峰性曲线,其中草地平均呼吸速率最大,为0.85g·m-2·d-1.4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新开垦农田变化明显,K值最高,达到0.045.从整个生长季来看,4种土地利用类型平均呼吸速率表现为新开农田>草地>还草草地>农田,分别为0.97g·m-2·d-1、0.85g·m-2·d-1、0.77g·m-2·d-1和0.56g·m-2·d-1.0-10cm和1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大小关系与土壤呼吸速率基本吻合.试验表明不论对草地进行开垦还是对农田进行退耕还草都会增加土壤CO2的释放.  相似文献   

15.
煤矿矿区土地复垦的基础工作之一是土地的适宜性评价.以山西省汾阳市龙峰煤矿为例,根据待复垦地的破坏程度、用地类型与区域地理要素特征,并参考用地需求的公众意愿,确定参评因子并划定评价单元,采用极限条件法确定土地复垦利用方向与规模.本文的研究旨在为龙峰煤矿的土地复垦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并深化煤矿土地复垦的理论基础,为同类矿区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福州盆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磁化率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福州盆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磁化率研究表明,福州城市土壤表层土的磁化率平均值为230×10-8m3/kg,频率磁化率均值仅为0.74%,表现出磁化率高,频率磁化率低的特征,表明土壤中有较多人类活动产生的粗粒磁性矿物颗粒物输入.工业区、商业区、生活文化区和城市风景区的磁化率平均含量分别为326×10-8,297×10-8,156×10-8,113×10-8m3/kg,表现出工业区>商业区≥生活文化区>城市风景区的特征,土壤磁化率影响因素呈现多元性特征.城郊农业用地的磁化率相对城市用地的磁化率低,表层土壤的平均值为106×10-8m3/kg,与20cm以下的磁背景值较为接近,并且随深度变化不大,表明农业用地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并不严重,重金属未在土壤中大量累积,不同用地类型的磁化率特征规律为果园土>林地土>菜园土>水稻土.  相似文献   

17.
煤矿塌陷区不同复垦方法及年限的土壤修复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淮北煤矿塌陷区复垦地为基地,研究挖深垫浅造地、粉煤灰充填造地、煤矸石充填造地三种不同复垦方法的复垦地土壤随复垦时间的修复效果.研究表明:煤矿塌陷区进行土地复垦后,土壤化学性质逐渐恢复,复垦20年后.土壤化学性质已接近当地耕地.采取挖深垫浅复垦的耕地土壤化学性质恢复快,而粉煤灰充填和煤矸石充填复垦的耕地土壤化学性质恢复较慢,建议耕作时增加培肥,以加速土壤恢复.  相似文献   

18.
土壤微生物参数可作为土壤质量变化的指标,在内蒙古皇甫川流域,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恢复草地和人工油松林地土壤中好气性细菌、芽孢型细菌和霉菌的数量均高于耕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呈正相关关系,草地和林地的土壤质量优于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是遏制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不同林龄木麻黄人工林的土壤呼吸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惠安县木麻黄沿海防护林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龄木麻黄纯林进行土壤呼吸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总呼吸速率大小相近,在2.62-4.02μmolm-2·s-1左右:五个样地的异养呼吸速率平均值分别为2.05、2.70、2.90、2.01和2.20μmolm-2·d-1,幼林和中林的异养呼吸略大于成熟林,土壤异养呼吸在不同林龄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以吉安市城郊各类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菜地(V)、城市绿地(G)、林地(F)、稻田(P)四种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不同土壤0~10 cm和10~20 cm层次中的氮素形态及其含量.结果表明:吉安市城郊地区表层0~10 cm土壤全氮含量为564~964 mg·kg-1,土壤中以稻田最高,平均含量为964 mg·kg-1,其次是菜地、绿地和林地土壤,其平均含量分别为769,646和564 mg·kg-1;铵态氮和水解氮在稻田0~10 cm土壤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9.2 mg·kg-1和120 mg·kg-1,远高于菜地、绿地和林地;土壤硝态氮含量为3.08~27.2 mg·kg-1,硝态氮在4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含量大小顺序大致为:菜地≈绿地>稻田>林地.不同形态的氮素含量在10~20 cm土壤中的变化规律与0~10 cm基本相同;对于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不同层次间的各种氮素含量,均是0~10 cm高于10~20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