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建立黄花倒水莲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葸酮-硫酸法在625nm处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葡萄糖对照品溶液在O.02mg/mL-0.12mg/mL范围内呈良好曲线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11.8926C-0.1363,RL=O.998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RSD为1.69%.结论该方法操作方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黄花倒水莲多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黄花倒水莲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选取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3个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进行试验设计,得出了超声提取黄花倒水莲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1min,乙醇浓度67%,料液比1∶40时,黄花倒水莲总皂苷得率最大为11.97mg/g,接近模型预测值12.32mg/g.  相似文献   

3.
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 Hemsl.)是中国特有的远志科(Polygalaceae)远志属(Polygala)植物,是壮、瑶、苗等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药材和食材。全株可入药,其根、茎、叶和花中都含有多种药用成分,主要药用成分有皂苷类、酮类、糖类和酚类等,具有调血脂、抗衰老、抗损伤、抑制细胞增殖、缓解梅尼埃病(MD)、保护胃黏膜、抗炎、抗病毒、增强免疫等作用,可治病后体虚、腰膝酸痛、子宫下垂、月经不调、急/慢性肝炎及创伤性损伤等症。本文从黄花倒水莲的野生资源分布、人工栽培、化学成分、药理功效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系统分析,为今后保护与利用黄花倒水莲资源提供便利。黄花倒水莲目前处于濒危状态,但其利用价值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未来应采取多项措施保护黄花倒水莲野生资源,发掘更多关于黄花倒水莲应用的研究,重点关注确定其有效成分、药理功效及观赏价值,为合理保护与利用黄花倒水莲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法提取黄花倒水莲总(口山)酮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优选超声波法提取黄花倒水莲中总(口山)酮的最佳工艺.方法 以黄花倒水莲中总(口山)酮提取量和吸光度值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研究4个因素(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波处理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 经过正交实验得到从黄花倒水莲中提取总(口山)酮的最佳工艺为:以80%的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20,超声作用时间为40 min,超声提取温度为70 ℃,提取量可以达到11.746 mg/g.结论 该实验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简便易行,提取率和提取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充分了解和利用广西玉林特色中药材黄花倒水莲,实验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玉林产的黄花倒水莲中钙(Ca)、铁(Fe)、镁(Mg)、锰(Hn)、铜(Cu)、铅(Pb)元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玉林产的黄花倒水莲中钙、锰、铁、镁含量较高,而有害元素铅含量较低,6种矿质元素的含量依次是Ca〉Mn〉Fe〉Mg〉Cu〉Pb。玉林产黄花倒水莲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索适用于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 Hemsl.)的栽培措施,为黄花倒水莲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以黄花倒水莲组培苗为材料,研究种植模式、立地条件、种植密度、肥料种类、施肥次数、施肥时间对黄花倒水莲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山地、林下种植模式,黄花倒水莲的产量和成活率明显提高。选择在4月移栽幼苗,成活率可高达(97±2)%,高于其他月份。种植密度为50 cm×50 cm时,平均产量最高。施用有机肥时,产量较施用复合肥、不施肥明显增加;当施肥量为750 kg/666.7 m2时,产量达到最大;每年于6月施肥效果最好,其次是4月。综合考量,为提高黄花倒水莲的产量,种植地应选在山地,采用林下种植模式;4月移栽;种植密度为50 cm×50 cm; 4-6月施用有机肥约750 kg/666.7 m2(每株约0.2 kg),分两次施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花倒水莲对辐射损伤小鼠组织DNA的防护作用.方法:实验设计分照射前给药和照射后给药2个模块,每模块各5组.复制60Coγ射线(辐射强度为6Gy)对雄性昆明种小鼠辐射损伤的病理模型,黄花倒水莲提取液2、4、8 g/(kg.d)连续灌胃7天,正常对照组、照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用彗星试验检测小鼠多种组织细胞DNA损伤情况.结果:黄花倒水莲照射前给药和照射后给药,均可明显降低小鼠肺、肝、脾、睾丸、淋巴细胞DNA的尾部DNA百分率和尾矩(P<0.01),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黄花倒水莲可以减轻60Coγ射线所致小鼠组织DNA的损伤,具有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单因素和均匀设计实验为手段优化了茵陈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计算每次实验纯多糖的得率,然后以纯多糖的产率为指标,采用SPSS软件对提取温度、提取液固比、提取时间3个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优化工艺条件,并进行验证.得到茵陈多糖的优化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液固比50∶1、提取时间80 min.验证实验平均得率为2.25%,预测值为2.26%,二者十分接近,证明得到的优化工艺条件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均匀设计优化小米多糖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优化小米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了颗粒与粉、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和搅拌速率6个因素对小米中多糖收率的影响,并选取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的3因素12个水平,用均匀设计法进行试验,用DPS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到最优组合.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对多糖的收率有显著影响,液料比和提取时间对多糖的收率影响不显著,水提小米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1.7∶1、提取时间2.19 h、提取温度72.3℃,多糖收率为7.90mg/g.  相似文献   

10.
金针菇多糖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实验,探讨了浸提次数、时间、温度及pH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料液比为1:20,温度为90℃,pH值为8,浸提时间为90min时提取效果最佳,多糖得率为0.833%。采用上述条件,在超声仪中进行超声波提取,20min时可达到最佳效果,多糖提取率为1.250%。  相似文献   

11.
研究机械化学法辅助提取废茶渣中茶多酚的最佳工艺,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从固相试剂配比、研磨时间、洗脱时间、洗脱次数、pH值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提取工艺参数.得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固相试剂配比(茶末与固相试剂质量比)1:0.6、研磨时间5min、洗脱时间5min、洗脱次数3次、pH值为4.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剂提取技术,以熊果酸提取率为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乙醇体积分数85%、提取温度88℃、提取时间120 min、液固比8∶1、提取次数为2次时,熊果酸提取率最高,为92.5%.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超声提取法对鸡肉参中多糖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用正交实验设计法筛选最佳提取工艺,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鸡肉参多糖含量。结果:λmax=491nm,平均回收率为102.05%,RSD为1.73%。鸡肉参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提取时间120min,料液比为1∶40,提取次数为1次。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为从鸡肉参中提取多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酸液浸泡法对从蕉藕中提取淀粉的最佳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料液比、浆料pH值、浸泡时间、浸泡温度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蕉藕淀粉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浆料pH 3.0,浸泡时间4 h,浸泡温度45℃。在此条件下,淀粉的产率为18.89%。  相似文献   

15.
鹭鸶兰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鹭鸶兰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如下:鹭鸶兰2n=56=2M 12m 32sm 10st。  相似文献   

16.
大豆低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豆低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大规模提取大豆低聚糖的有效方法.最佳提取条件为:用80%乙醇,按1∶10的料液比,在90℃提取165min,重复提取两次,提取液中加入1 5%的活性炭(相对固形物)于45℃脱色30min,脱色液再以35m3/(m3·h)的速度流过50~60℃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脱盐处理,最后得到产品大豆低聚糖.  相似文献   

17.
南瓜色素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南瓜色素的乙醇提取工艺条件和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是以无水乙醇为浸提剂,温度为70℃,固液比为1:11,浸提时间3.5 h;结果表明,南瓜色素是一种稳定性良好的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毛樱桃果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纯化条件,并验证所得产物的性质及活性.方法采取联合提取纯化法分离毛樱桃果肉总黄酮;采用红外光谱鉴定提取物的性质,并用小鼠足肿胀实验验证所得产物的生物学活性.结果联合提取纯化法所得产物得率较高,折合生药量平均达到0.833%,经红外光谱检测所得提取物与芦丁标准品有较高的一致性;小鼠足肿胀实验显示:所得产物抗炎活性显著,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联合提取纯化法具有较强的统一性,可使分离纯化更加协调有序地进行,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该法所得毛樱桃果肉总黄酮具有较高的得率和纯度,产物品质和生物学活性良好,可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