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汽车发动机由高电压电火花点火,点火过程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对车载无线电接收机及周围电磁环境都会造成电磁干扰.汽车点火系统对外的电磁干扰主要来源于火花塞和高压点火线,通过建立火花塞的等效电路模型,研究了流过火花塞气隙的点火脉冲电流ip与高压点火线上点火电流i之间的传输函数G(ω),仿真分析比较了不同阻值的电阻型火花塞和电感型火花塞传输函数的幅频特性,从而在不影响点火性能的情况下,获得抑制汽车火花点火系统电磁干扰的有效方法,为汽车电系的电磁兼容设计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抑制汽车点火系统电磁干扰的光电隔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工作时产生的电磁辐射是车内最强的电磁干扰源,也是造成大多数电控单元(electrical control unit,ECU)误动作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小点火噪声对ECU的干扰,采用光电隔离技术来实现干扰源与控制电路的电气隔离。在分析点火系统电磁干扰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光电隔离技术抑制点火系统电磁干扰的可行性,设计了抑制点火系统电磁干扰的平台实验电路。实验结果表明,光电隔离电路在20~100MHz频段抑制点火噪声效果明显,在解决汽车电磁兼容问题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点火系统是汽车内最主要的电磁干扰源,其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对周围电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点火系统的电磁干扰产生机理、传播路径以及抑制措施进行研究。首先系统地分析了汽车点火系统产生电磁干扰的机理,并结合线束电磁干扰排查测试,得出火花塞电极间的火花放电是点火系统中的主要电磁干扰源。其次研究了传导干扰的传播路径和辐射发射的原因。最后设计并制作了两种电源线滤波器,实验结果表明电源线混合滤波器能在宽频带范围内有效降低电源线上的干扰信号,从而降低电源线辐射发射的能力,使整车的辐射骚扰测试能满足相关的电磁兼容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以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为研究对象,测量不同频段下电池单体的阻抗特性以表征电池特性,并采用电气模型进行全频段阻抗特性拟合,结合电池单体及BUSBAR阻抗特性,建立整个动力电池包的电气特性模型。电驱系统是汽车上主要的电磁干扰源,在研究分析电机特性及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建立包括电驱系统在内的动力电池系统电磁干扰模型。通过仿真获取动力电池系统直流母线上的总电流变化,并与实车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对研究动力电池系统自身的电磁干扰及其影响机理,正确及时地发现潜在电磁干扰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电池包系统、整车性能及增强系统运行可靠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重点讲解了点火系统的波形分析,利用汽车示波器对点火系点火电压进行波形检测,再用检测到的波形与正常波形进行对比,以此对汽车点火系进行故障检测与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直流有刷电机作为汽车摇窗中的一个重要的零部件,其产生的电磁干扰容易与其他车载电器产生电磁耦合,给汽车的安全驾驶造成一定的隐患。针对直流有刷电机电磁干扰的建模和预测问题,通过深入研究直流有刷电机换向过程和电机传导干扰系统模型以及电机绕组等效电路模型,建立电源和线路阻抗稳定网络(line impedance stabilization networks, LISN)的等效电路模型,对电机的传导干扰强度进行模型仿真预测,结果较为准确;基于电机辐射干扰测试流程,利用CST软件建立电机辐射干扰的三维模型,将三维模型与二维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利用电流钳测试得到频域上的激励源以及CST仿真得到辐射干扰系统的传递函数,对电机的辐射干扰强度进行模型仿真预测,结果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7.
现代汽车中的电磁干扰已成为除汽车排放污染、燥声干扰外的第三大公害。它影响汽车自身的各种电控系统和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因此,在研究、设计和维护汽车电子系统时,应充分考虑抑制电磁干扰的问题。本文简述了汽车中电磁干扰的来源及抑制干扰收稿日期:1997-07-12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无人机电磁干扰耦合路径分析,建立了信息链路电磁干扰理想模型,讨论了电磁干扰对数据链系统工作信号的压制作用.以某型无人机装备数据链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动态飞行的信息链路实验室模拟方法,搭建了数据链电磁干扰注入效应试验系统,分析并确定了电磁敏感度判据.通过无人机上行数据链系统连续波电磁干扰注入效应试验,找到了敏感频点和电磁敏感阈值,分析了信息链路电磁干扰作用机理,探索了失锁效应与AGC电压、误码率之间的内在规律,为靶场实验和无人机电磁干扰预测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汽车点火系统应满足的要求,汽车点火系统的故障类型及汽车点火系统异常现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对通信对抗系统中的电磁兼容问题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电磁干扰余量数学模型和电磁干扰3要素数学模型。并依据所建立的模型,采集相关数据代入模型进行计算,证明了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We calculate and analyze the scattering near the field from some simple and complex targets using the method of picture elements (PEL), based upon the method of high-frequency approximation. It introduces the critical distance of the near field and the far field which is related with the dimension of the target. The problem of the EMS near field from large size objects can be transformed to the problem of the far field by parting it to many very small size elements. By calculating the EMS near fields of some simple and complex targets based on the SCTE (scattering from complex targets and environments)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much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ear field and the far fiel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ar field are more complicated. This work has practical engineering value in the area of the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prediction and 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EMS). Biography: Xia Ying-qing (1972-), male, Ph. D. candidate, research direction: electromagnetic theory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容易对无人机数据链造成干扰,严重威胁无人机的飞行安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无人机数据链电磁干扰自适应新方法,能够提高无人机的主动抗干扰能力.数据链工作信号动态变化过程中,对应的电磁干扰效应阈值呈非线性变化趋势,通过选取训练样本和观测值,采用相关向量机回归(RVR)的方法建立动态数据链干扰阈值训练模型,预测不同工作信号条件下的电磁干扰阈值.建立无人机数据链电磁干扰自适应专家系统,利用机载电磁干扰环境监测平台确定电磁干扰特征参量,根据训练模型预测目标值,判别数据链电磁干扰等级.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技战术方案,自主有效地消除外界电磁干扰对无人机数据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动汽车中存在的电磁兼容问题,深入探讨了干扰车载网络与电器的主要因素——共模传导干扰的产生机理.对电机驱动系统中两个产生电磁干扰的重要环节:发电过程中的整流电路和PWM逆变器建立了共模干扰模型. 对它们产生的共模干扰电流进行了理论计算,并通过对比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建立的正确性. 通过对CAN网络的电磁敏感性进行理论和实验分析,证明了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产生的电磁干扰已经大大超出CAN网络的电磁兼容能力,并给出了将抗电磁干扰能力更强的下一代车载总线标准FlexRay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车载总线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抑制传导EMI策略--随机调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电力电子系统的EMC/EMI问题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此介绍了电力电子系统中,应用随机调制技术抑制传导电磁干扰(EMI)的基本原理、功率谱密度特性的理论分析方法,给出了DSP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基于仿真软件HFSS的车载雨刮电机辐射干扰仿真模型。分析了雨刮电机产生电磁辐射的原理,进而建立了车载雨刮电机辐射模型。在HFSS中将车体结构分解成若干简单模块,各模块的关键点坐标从导入的汽车CAD模型中提取,并分别对其进行网格剖分,然后组合成车体的有限元网格模型;利用自适应网格剖技术,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与实测值变化趋势一致,峰值频点吻合,表明仿真模型是正确的,可用于雨刮电机在整车上的辐射干扰预测。研究方法有较高的通用性,对汽车其它电器部件或子系统的整车辐射仿真分析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电磁干扰(EMI)噪声分离网络在预估与抑制电力线通讯中系统辐射电磁干扰噪声方面的应用.首先,利用电磁干扰噪声分离网络对电力线通讯系统中的电磁干扰总噪声进行模态提取,获得该噪声中的共模分量和差模分量,并根据相应的数学模型将测量得到的噪声电压信号转化为噪声电流信号.然后,利用共模噪声电流与辐射场的关系模型对系统的电磁干扰辐射噪声进行预估.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提取引起辐射噪声的共模噪声电流,可较为准确地预估此辐射噪声;通过设计相应的EM I滤波器或采用铁氧体磁环,可实现对共模噪声电流的抑制,从而达到抑制系统中辐射电磁干扰噪声的目的;与滤波器相比,铁氧体磁环抑制辐射噪声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评估雷达装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作战效能,以某型雷达为研究对象,研究连续波电磁干扰对雷达目标回波电平的阻塞效应。基于接收机的非线性理论,开展电磁辐照试验,试验过程中发现当干扰频偏超出一定范围后,现有试验条件不足以压制有用信号,为此采用注入与辐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雷达装备电磁敏感度特性。以雷达目标回波电平受到同等压制效果作为等效依据,从雷达接收信号角度出发,理论分析电磁辐照法和注入法的等效性,试验验证连续波电磁辐照和注入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在同等压制效果下,接收机接收到的辐射场强与注入场强比值均约等于1,注入法与辐照法具有良好的等效性,为研究装备电磁环境效应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