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冯梦龙通过描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玉堂春落难逢夫》、《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四朵爱情之花的枯荣,深刻反映了明代的现实生活。在前两朵花中,冯梦龙着重刻画"真诚"二字。"怒沉"是因为真诚不可得而对黑暗现实的控诉;"独占"是由于真诚所感而对自由爱情的赞美。在后两朵花中,冯梦龙着重刻画一个"难"字。通过"难"反映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封建权势的狡诈凶残,并且通过"难"的最终解决寄托了作者对清官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李丹 《菏泽学院学报》2010,32(1):100-103
《牡丹亭》是我国古典戏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根据《牡丹亭》改编的作品为数不少。本文以汤显祖原本《牡丹亭》和冯梦龙的改本《风流梦》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二人不同的创作思想、作品风格,从更定题目、角色、宾白、曲词等方面具体分析。冯梦龙对《牡丹亭》的改编,受到了“汤沈之争”的影响,也受到他自己的编剧理论的支配,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牡丹亭》原本不利于搬演。《风流梦》让《牡丹亭》这部具有无限才情的“案头之书”变成了“当场之谱”,更适合舞台演出。  相似文献   

3.
明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既是文学作品,也是社会史著,内有不少篇幅反映了宋明时期江苏地区的社会风貌,是研究封建社会后期江苏人文历史的重要资料。作者冯氏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苏南吴中故里,晚年曾在镇江任过丹徒县训导。  相似文献   

4.
皖西学院图书馆所藏之明嘉靖刊《汉书》曾为冯梦龙、吴育等收藏,并留有冯梦龙、吴育等人的批校和吴育所录张惠言的评点,这些批校评点包含有作者的某些独特见解,名家的批校评点和收藏使得该书具有更加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柔石的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堪称经典之作,作品中的“春宝娘”这一典型形象也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然而.许多读者对另一篇与《为奴隶的母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短篇小说《主人妻》及其和“春宝娘”有着相似命运的女主人公却知之甚少.有人认为,这两篇小说在艺术上各有所长,但在揭示生活的深度上,《生人妻》似乎还要略胜一筹.《生人妻》是我国新文学园地中一株迟开而早谢的奇葩.它是四川女作家罗淑的第一篇短篇小说.也是她的成名作。在这篇作品中.作者以其严谨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及冷峻的笔触,描摹出一幅三…  相似文献   

6.
王国运湘绮先生《论诗法》中说:“非积二、四十年.不能尽知主人之工拙.以三、四十年之工力治经学.道必有成,国道通诗,诗目工宾”。又说“若性好又采,乐于吟咏,则由诗悟人,亦自捷径,而非可强求也.”读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王燕玉教授的《控馆诗存》和《偶总词存》,再看他成稿的《中国历代诗选人《中国历代词选》、《中国历代文章精选》、《中国历史要籍介论》、《中国书法家传论》和已出版的《贵州明清文学家人《中国又献学综该)、《通鉴黔事辑还》和《贵州史专题考》等多部专著,这些硕果累累的成就,都是几十年沉潜于经史子集,…  相似文献   

7.
《卜居》是《楚辞》名篇,本文从屈原对秦汉历史巨大影响的角度认同郭沫若先生的作者判断及游国恩先生的写作年代推断。同时,对《卜居》文义试作深层开掘,悼悯华夏的“民族魂”  相似文献   

8.
冯梦龙是我国明代的一位杰出的通俗文学家。其所编著的民歌集《挂枝儿》和合称为“三言”的话本集《喻世明言》(原题《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早已脍炙人口了。但是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人们知道得并不很多。《明史》中没有他的传记,近人的考证也欠系统周详。有一部《寿宁待志》是冯梦龙于崇祯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明代白话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为例,通过欣赏文中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展示作者冯梦龙高超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地理环境“淮上”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金瓶梅》问世虽已40O多年,然而有关此书的作者问题,迄今仍是文学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围绕此书的诸多问题已聚松多年,其中有两点基本上已达共识:正.假托宋代,实写明事。该书借用《水浒传》某些人物、情节为故事线索,演绎出洋洋百回巨篇。书中行政区划、职官、服饰、词曲、经卷等,无不打着鲜明的明代烙印。2.《金瓶梅》成书于明万历中期,吴晗、郑振锋先生率先提出此说,经过6O多年的争论,目前仍难以动摇。以上两点,虽是探讨《金瓶梅》作者的重要途径,但研究《金瓶梅》所展示的环境背景,无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两个…  相似文献   

11.
一九九○年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小说单元节选了冯梦龙的小说《灌园叟晚逢仙女》,课文的“自读提示”第一段这样提示: 我国的白话小说始于唐代,但现在所能见列的最早的白话小说,则是宋代的“话本”——说书人讲述故事的底本。冯梦龙编订的《古今小说》(即“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总称),保存了不少宋、元“话本”,但也有不少明人的“拟话本”,即文人模拟“话本”的故事形式所编写的作品。《灌园叟晚逢仙女》一般被公认为明人的作品。 这段文学知识提示了四个知识要点:(1)白话小说的产生时代;(2)什么是“话本”和“拟活本”;(3)冯梦龙编订的“三言”是哪三本小说的总称;(4)肯定了《灌园叟晚逢仙  相似文献   

12.
杨胜坤先生在《全同概念批判》一文中提出“符合同一律的思维是病态思维”的观点,本文主要从论据和论证方面对上述观点进行了分析反驳,指出:1.形式逻辑的全同概念理论是符合正确思维实际的,《批判》一文对它的批判是无效的,在此基础上对同一律的彻底否定也是无效的。2.必须全面正确地理解黑格尔对待形式逻辑同一律的态度,不能根据黑格尔对“甲是甲”公式的过激批评来全盘否定同一律。3.作者自己设计的一个对话实例并不能证明“同一律是荒谬的”。  相似文献   

13.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之我见黄德修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所编撰的《三言》堪称中国古代短篇白话小说的精髓,它反映了明代中叶以后的社会生活,表现了那个时代新兴市民阶层的生活理想和伦理观念.《三言》的第一言是《喻世明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又赫然置于卷首,可见它...  相似文献   

14.
见到王殊先生的时候,真不敢相信他已经88岁了。眼前的王殊头发花白,衣着洁净整齐,操着一口苏州普通话,有着江南书生般的文雅作风。作为“外交笔会”副会长,年近九旬的老人前两年还在给上海《文汇报》的《笔会》、《新民晚报》的《夜光杯》写稿。近来,先生还喜欢上了《蜗居》作者六六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赵萌 《世界博览》2012,(20):40-43
见到王殊先生的时候,真不敢相信他已经88岁了。眼前的王殊头发花白,衣着洁净整齐,操着一口苏州普通话,有着江南书生般的文雅作风。作为“外交笔会”副会长,年近九旬的老人前两年还在给上海《文汇报》的《笔会》、《新民晚报》的《夜光杯》写稿。近来,先生还喜欢上了《蜗居》作者六六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杭州汪吾金先生的文章《〈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浓郁的兴化情结”难以成立——与任祖镛先生商榷》认为拙文《论〈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兴化情结》“所提出的七个依据都靠不住”.事实上,拙文的七条“证据”全靠得住,《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兴化情结确实存在.  相似文献   

17.
漫谈用西洋红作国画朱季海刘海粟《黄山谈艺录》在《关于传移模写》中提到吴昌硕,说“最早用西洋红来作国画的也是他”(P.348);潘天寿的《回忆吴昌硕先生》说得更详细.原文是:“昌硕先生绘画设色方面,也与布局相同,能打开古人的旧套。最显著的例子,是喜用西...  相似文献   

18.
《列女演义》署名为"东海犹龙子演义",并且序文后钤有一方"龙子犹印"的印鉴,因此学者或直接认定此书就是冯梦龙的作品,或承认此书大部分是冯梦龙所作,即认为现存此书是后人在冯梦龙原作基础上增补而成的。经过考辨,本文否定了冯梦龙编辑《列女演义》的可能性,并提出《列女演义》的演义者和评阅者实为同一个人。经过进一步考证,还认为《列女演义》成书的时间在康熙六年三月至康熙七年八月之间,而长春阁藏板的刻版时间大体为康熙前期。  相似文献   

19.
《贪欢报》,又名《欢喜冤家》、《三续今古奇观》、《欢喜奇观》、《艳镜》,旧题西湖渔隐主人编撰。作者“姓氏不详,生平事迹难以查考,从其号为‘西湖渔隐主人’来看,只能肯定其为生活于杭州一带的明末文人”。作者为杭州一带人,所叙又多吴越一带的人事,所以全书不少地方含有吴语语音、语汇的成份,今据人民中国出版社《明清佳作足本丛刊》本,拈出数例,略事诠释。  相似文献   

20.
在清代文坛上,蒋士铨是位卓尔不群的杰出人物。他的诗歌与袁枚、赵翼并称为“乾隆三大家”,名列第二,但他自己似乎并未认可,但也并未有心去争第一。后来有不少人为他争名次,如《养一斋诗话》的作者潘德舆、《伯山诗话》的作者康发祥、《橡枰诗话》的作者方桓泰、《听松庐诗话》的作者张维屏、《诗苑雅谈》的作者罗以智、《海天情思续录》的作者林昌彝等,大都扬蒋抑袁,置赵翼于不顾。张维屏云:“心余先生诗,篇篇本色,语语根心,不欲英雄欺人,不肯优孟摹古。”“袁子才以第一人自命,而以第二位置先生。然通观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