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作为中国古代的“大经大法”,促成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中的差序格局,并且为这样的差序格局提供了根基。历代王朝都在向礼找寻精神上的支柱和心理上的依靠,统治者们利用礼获得了统治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同时也受到来自礼的束缚和制约。“濮议”是发生在北宋英宗朝、因皇位过继而引起的一场礼仪之争,争议各方都在维护赵宋皇权,从根本上来说都在维护传统宗法,并都致力于从礼的角度巩固英宗皇权的合法性。宋代“濮议”表明,礼从宗教、道德与制度三个层面对皇权合法性发挥了构建作用,但同时也对皇权进行了限制。  相似文献   

2.
北宋庆历八年(1048),黄河决于南胡口。决河北流经今滏阳河与南运河之间,下游合御河(今南运河)、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成为黄河历史上第三次大改道.至和二年(1055),朝廷讨论黄河治理方案,有人主张“回复故道”,有人主张“请开六塔”,总之要使黄河继续东流。时欧阳修连呈三状,疾呼故道不可复,六塔不可开,力主因其北流,增治堤防,疏其下流,浚以入海。欧阳修的至和河议,不失为当时最实际、最科学的治河方案,影响到整个北宋一代,成为后世治河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康国文 《大自然》2009,(3):79-80
很多人都喜爱北宋诗人欧阳修的“啄木不啄新生枝,惟啄槎牙枯树腹。花繁蔽日锁空园,树老参天杳深谷”。每次吟咏,往往都能触发对啄木鸟的情感,引发运思、穿梭想象。可是就连欧阳修也抱有“不见啄木鸟,但闻啄木声”,“林空山静啄愈响,行人举头飞鸟惊”的遗憾!也许正是这种遗憾,才增加了啄木鸟的神秘感。那么不妨让我们通过世界各国的啄木鸟邮票,了解一下这种看护森林的美丽天使吧。  相似文献   

4.
欧阳修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今年适逢他诞辰990周年、逝辰925周年,为纪念这位先贤,促进“欧学”研究,10月28日至30日,76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汇聚在欧阳修的故乡江西吉安,就欧阳修的为人为政、为学为文,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开幕式上,大会组织委员会主任、吉安师专校长钟没权、吉安行署及永丰县政府的领导、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蔡厚示先后致辞。他们高度评价欧阳修对中华文化的杰出贡献,指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纪念欧阳修,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厦,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  相似文献   

5.
范仲淹与欧阳修同属北宋中期的学者型政治家,同是在宋代“右文”国策下成长起来的士大夫。他们的生平履历以及在功业、道德、文章方面的建树,颇多相似之处。范为“一代道宗”,欧为“一代文宗”,两人的历史功绩各有千秋,在对等佛道的关系上,双方显示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6.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军力最弱的一个王朝,它在与周边各民族政权的军事对抗中处处挨打,屡屡败北,每年都要被迫献出大量的“岁币”和物产,以换取边境的短暂安宁。宋军之弱,根植于宋军的骄惰。北宋著名政治家欧阳修在其文章奏书中详细论述了北宋骄兵的情况,分析了它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纠弊的主张。  相似文献   

7.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革新的领袖,他的文学主张和美学思想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的审美倾向。他关于“古画画意不画形”的理论,关于“超迈横绝”与“深远闲淡”两种风格的探讨,关于“学书静中至乐”的审美心胸的理论以及关于“吏部文章二百年”的对韩愈的充分肯定,使得北宋前期的美学思潮发生了方向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其多方面的文学成就,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欧阳修台阁名胜记文的分析,探讨它们的分类、特征及其重要地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对苏轼等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吉安自唐宋以来的一千余年间,文风昌盛,人才辈出,不仅名震江南,而且饮誉全国。历代杰出的志士仁人,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吉安最早名庐陵,隋代改为吉州,元代才称吉安。一个地方获得显赫的声名,或得之于人,或得之于文,或得之于物,或得之于事。吉安之有好的名声,开始应是得之于九百年前的欧阳修.他那广为传诵的名篇《醉翁亭记》中曾写道:“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欧阳修不仅是北宋文坛领袖,而且大力奖掖培植人才,成为一代文宗.吉州文风绵绵,久盛不衰,欧阳修实…  相似文献   

10.
宣和库始见于五代后梁时期。北宋末年,宋徽宗以年号“宣和”命名重建,将其作为内库收纳贡献、聚敛钱财。宣和库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搜括国家和朝廷的府库所得。宣和库盛极一时,在当时的财政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后,宣和库因为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国家权益,因此职权遭到削弱。北宋灭亡后,宣和库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1.
隐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位颇带传奇色彩的人物,《归去来兮辞》是一篇在历代文人中有广泛影响的奇文,北宋的一代文宗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偏激,但也说明后人对这篇文章的推崇和它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这篇文章所以受到后人的推崇和  相似文献   

12.
范仲淹与欧阳修同属北宋中期的学者型政治家,同是在宋代“右文”国策下成长起来的士大夫。他们的生平履历以及在功业、道德、文章方面的建树,颇多相似之处。范为“一代道宗”,欧为“一代文宗”,两人的历史功绩各有千秋,在对待佛道的关系上,双方显示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13.
欧阳修对科举考选问题十分重视和关注,他曾对选拔的方法、录取的公正性、考试的公平性等问题提出过诸多主张和建议,为北宋科举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欧阳修是北宋社会“超然独骛,众莫能及”的风云人物。他在文学、史学、经学、政治等领域里独领风骚,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但他在音乐艺术领域里的成就却鲜为人知。他的音乐实践与音乐美学思想和他在其他领域里的贡献一样,是他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音乐历史画卷上也应有他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关于绘画"画意不画形"的观点,最早推翻中国古代画坛长期流行的韩非观点,深刻反映宋代绘画思潮的重要变化。欧阳修画论针对北宋院体画"专以形似为尚"的时弊,强调传神的重要性,具有贵神韵、重意境、主放逸的美学倾向,对后世画论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北宋庆历三、四年(1043——1044年)间,进行了有宋一朝第一次政治改革运动,史称“庆历新政”(以下称“新政”)。当时年仅三十多岁、风华正茂的欧阳修(1007——1072)是推行“新政”的重要成员,开始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显示出思想家、政治家的才华。这段历史,可说是他一生中最有光彩的部分。(一)欧阳修登第不久,就和日后主持“新政”的范仲淹(989—1052)建立了友谊。他前期的政治活动、文学活动都受到范仲淹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7.
欧阳修的歌词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庆历五年以前为第一时期,其词受到“柳体”与“晏体”的双重影响,表现出一种深婉与俗艳并存的风格。庆历五年至治平四年为第二时期。由于人生体验的深化,其词风一变为疏隽。治平四年熙宁五年为第三时期。由于词人彻悟人生,向往山水,其词风再变为俊逸明秀。欧词风格的嬗变,体现了北宋词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对《周易》研究也颇为精深,著有《易童子问》、《易或问》等名篇,其中蕴函了丰富的哲学、政治、伦理思想,许多见解实发前人之未识。  相似文献   

19.
宋代闺阁绣兴盛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闺阁绣”是北宋后期出现的一种具有不同艺术取向、水平更高、更具代表性的刺绣形式。它由名门闺秀创制,以摹绘名人书画为主,特点是设色丰富、针线细密,融会书画神韵。宋代“闺阁绣”之发达,一是由于当时朝廷奖励提倡,二是士人画与民间艺术交融之故,三是教育的完善、民众整体艺术素质的提高和文化享乐氛围的形成等因素造就的。  相似文献   

20.
楚冬玲 《科技信息》2007,(15):139-139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文学成就世所罕匹,尽人皆知。然其在书画方面的成就,也是闻名当世,泽被千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