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困境我国农村经济改革是从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的经营方式的变革人手的,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此揭开了我国农业家庭经营新的一页。虽然家庭联产承包制赋予了农民一定的生产自主权,经营决策权,产品销售权与收益分配权,但在当时条件下。这一切仅仅局限于农业内部,即与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使用权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对于只能在农业内部谋取生活来源和财富来源的农民来说,土地无疑是他们达到生产目的的主要手段。因此,满足几千年来一直将土地视作命根子的中国农民的土地承包方式,当时的唯一选择是人人有份。由此决…  相似文献   

2.
黄宁阳 《咸宁学院学报》2003,23(5):52-52,68
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通过税费改革,初步建立了规范的农村税收制度,达到了减轻、规范、稳定的要求,减轻了农民负担,精简了乡镇机构,保证了农村义务教育必要的经费,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但还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如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农村学校建设资金缺口大的问题,影响乡镇机构正常运转的问题等。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巩固税改成果,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生产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家庭经营和集体经营结合,提高了以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发挥了农业生产的潜力。农村经济改革引入了市场机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农村经济获得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改革发端于农村改革。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发展,中国的农村发展状况究竟如何?不同发展区位和发展条件下的中国农村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模式?备受国人关注的农民、农业、农村在三十年中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与发展?本文通过对山东省邹平县三种不同发展类型的部分农村的实地调查,真实地展示了中国部分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撮要总结了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年所取得的实际经验与成就。  相似文献   

5.
家庭经营是适合于各种生产力水平的农业经营方式。在我国目前必须坚持和巩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是,由于我国现在的家庭经营是和落后的农业生产力相联系的,它需要不断的完善。本提出:在现有农村经济体制不变的前提下,在适当扩大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发展家庭农场经营,鼓励建立和发展一批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农业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以邓小平同志“两个飞跃”理论为指导,“第一个飞跃”是在否定“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的基础上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肯定,“第二个飞跃”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实现“第二个飞跃”,必须要进行制度上的创新;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规模经营,积极促进科技进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也相应地做出调整。因农业生产的独有特性,农业组织形式可以在不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相应增加每个家庭经营的土地规模,保证实现土地经营的规模效益。结合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土地可以进行有序流转,而且也有利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回顾中国农村20年的制度变迁及改革创造的巨大绩效,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乡镇企业和村民自治为主线,可以寻见其改革的存在路径,即:扩大农民自主权。从经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理论角度看,“扩大自主权”这一基是化的经验经由系统的作用形成了自下而上的组织创新,有助于组织群体的系统转换,具有路径依赖性,并以路径效应--政府与农民的互动(自下而上的自发创造与自上而下的自觉选择的互动发展)--拓展积聚了由农民个体自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应实行以综合税制改革为前提的家庭申报方式。因为家庭税制可以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发挥个税功能。在对比了两种申报方式后.提出了个税家庭征缴改革的几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建利 《科技信息》2010,(11):177-178
家庭工业已成为绍兴县夏履镇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镇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的一条有效途径.如何促使家庭工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已是当前急需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采取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方式对绍兴县夏履镇家庭工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调研并针对调研结果对夏履镇家庭工业发展状态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目前,全国的广大农村,出现了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为基础,在保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对农业和农村的主导产业,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经科教一体化等组织方式,实行农业的专业化和规模生产,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化组织,因此,在目前的农村的改革中,加快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农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进一步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 创立和确认家庭承包经营,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民在改革实践中的“伟大的创造”。农村改革最成功的经验就是破除了集体土地“一大二公”的经营体制,实行集体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把使用权交给农民家庭,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力的积极性,家庭经营成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基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目前,全国的广大农村,出现了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为基础,在保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对农业和农村的主导产业、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经科教一体化等组织方式,实行农业的专业化和规模生产,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因此,在目前的农村的改革中,加快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拓宽到林地.是继家庭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的又一次伟大改革,是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创新,是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200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颁布后,福建、江西、辽宁等省首先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安徽省先后也有宁国市、黄山区、南谯区和怀远县四个地方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5.
我国30年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联系科技管理工作的实际,学习贯彻《决定》应重点把握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6.
罗虚代尔合作原则几乎是合作经济的代名词。我国农村体制改革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一项制度性的安排随着时代和环境条件的改变,应该与世俱进。我国入世以来传统的家庭为核心的作业模式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暴露出种种弊端。合作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入世后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农村经济合作化的发展道路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创新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一个合理的农地制度是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的基础,改革当前的农地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必要的。从宏观上讲,我们要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微观上讲,我们要逐步的完善它:建立合理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逐步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逐步健全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论述了江泽民指出的有关农业家庭承包制的一系列理论方针、政策,尤其是农业产业化理论,找到了我国在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是对邓小平农业家庭承包制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种好地、多收益,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高涨,我国农村的生产力由此得到解放,农业科技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和发展。 在这世纪之交,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与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仍然很低,我们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和复杂。为了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十五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明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今天,世人关注的“村民自治”在中国的大地广泛推进,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最重要的建设成果,必将更加激发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更加增强农民接受新科学、新技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村民自治”是做好农村工作的治本之策,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根本大计。我们的广大科技工作者需要了解正在发生的“村民自治”,要认识到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所面临的新形势和广阔前景。方西屏同志的这篇文章,一定会对大家有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曾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带来了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但是近些年农业发展的停滞给人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小规模土地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生产的要求,农业要发展必然在土地制度改革上做文章。本文在土地制度改革的具体思路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