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汉词缀比较及其它韩汉雄加在别的词或词根(Root)上以构成新词的词素(Morpheme,也叫语素,或形位)就是词缀(Affix)。词缀主要分为前缀和后缀,加在词根前的词缀是前缀,加在词根后的词缀即后缀。这种由词缀与词恨级合而成的词在英语中称为派生词...  相似文献   

2.
汉语类词缀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汉语类词缀是介于词根与词缀之间的一个语言单位。回顾类词缀的研究历史,探讨了类词缀的真正的本质特征;指出汉语类词缀的数量不会很多,许多被认为是类词缀的实际上是词根语素。  相似文献   

3.
词缀及类词缀的"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的词缀大都是汉语的实词或词根虚化而来的,大多数还未虚化彻底,通常表现为一个语素产生了词缀的部分语法特征,而在意义上尚未真正转变;还有词根意义和词缀意义并存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汉语词根词缀化的存在,自沈孟璎先生(1986)提出后至今,已基本得到学术界的认同,但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许多方面都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以语法化理论、词法理论为指导,通过考察"老"子"儿"者"等一些词根词缀化语素后,认为一个词根在词缀化的过程中,它自身所具有的词汇意义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它会从句法层面逐渐转入到词法层面,不再参与构成短语或句子,逐渐失去独立运用能力,从而只能参与构词,成为一种附着成分;它与其它语素组合时,会逐渐消失类似于复合词语素之间的修饰、支配、补充、陈述、并列等意义上的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5.
庞东霞 《科技信息》2011,(29):260-260,232
词根词缀记忆法是根据词根词缀的意义并加以想象来理解词汇意义的一种单词记忆方法。它是科学的方法,从分解单词基本结构入手,了解单词造字规则,用理解和联想的方法代替传统死记硬背的方法。它具有趣味性和规律性,易学易记,可在短、期内迅速提升词汇量。  相似文献   

6.
认为“子”语素“小称”的演变动因是言语环境促使隐含义素突显,即“小称”本 身来自于单音词“子”感情意义层的区别性义素,突显的触发机制是拟人、借代和借喻.派生词义是词汇化过程中,词根和词缀共同作用的结果.“小称”并非从意义角度判定“子”是否为词缀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汉语词汇中,自古以来就有合音词。如古代汉语词汇中的“诸”为“之乎”的合音词,“叵”为“不可”的合音词。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中也有“您”(你们)、“甭”(不用)等合音词。合音词的特点是,以单音节词的形式,表现双音节词或短语的意义,读音上以原词或短语前一个语素或词音节的声母,跟后一个语素或短语后一个音节的韵母(或某一部分)拼合而成为单音节词,很像传统的“反切”法。因此,合音词语音形式小而词义容量大,是语言交流交际中唯一的一种一个言节两个语素的简练形式,可谓既经济又实用的浓缩语言形式。无疑,合音词是口头…  相似文献   

8.
该文使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以词汇判断的实验范式探讨了维吾尔语形态复杂词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实验刺激材料设计了4个因素,分别为单语素词(没有带任何词缀)、单语素假词(真词中替换2个音构成)、屈折词(单语素名词后加格附加成分构成)、屈折假词(假词干真词缀的词)。实验材料的长度严格控制在平均词长为6个字母。脑电实验数据显示,屈折词和屈折假词在350~550ms时间窗口出现比较明显的N400效应。其中屈折假词的N400效应是被试加工假词时词汇搜索失败的标志,但屈折词的N400效应则反映了词汇通达时词干和词缀之间的交互作用。另外还发现单语素词、屈折词和屈折假词这三者的认知神经基础也不同。在大脑右半球屈折词引发的负波平均振幅比左半球要大。结果表明:母语为维吾尔语者的被试在加工维吾尔语屈折词时按其语素分解加工,但是加工维吾尔语单语素词时是整体加工及存储的。  相似文献   

9.
中缀试探     
中缀(Infix)是构词词缀的一种,通常指插在一个词中间的辅助成分(虚词素);也叫中加成分或词嵌。中缀的作用是改变原来单词(即词根)的意义使之成为一个新词。插入中缀构造的新词属于派生词。世界诸语言中,中缀是不多见的一种构词现象。中缀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必须有一个单词作中缀的词根;其次,插入中缀后原词(词根)的意义或词性发生变化,中缀是构词形态。据此,下文将要讨论现代汉语是否有中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化"词根与类词缀并存,而由后起类词缀"化"构成的词语的词性问题也较为复杂,特别是现代汉语中一些"化"类词是外来词或是按照外来词的模式构造的新词。我们借鉴印欧语系的语法规则,将中英语言对比,追根溯源,重点考察由词缀"化"构成词语的名词性质,并对不同的情况分开描述,。  相似文献   

11.
“行”是一个结合能力很强的语素,本文主要运用词汇化、语法化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古汉语中“行+X”的“行”的发展演变进行考察和讨论.认为其演化符合“实词>类词缀>派生词缀”的语法化规律,它经历了词根、中间范畴类词缀,但没能完成到典型词缀的演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的《现代汉语词典》是一部具有规范意义的词典。这部词典收集的现代汉语词汇非常丰富,它对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这部词典收集了120个“ABB”式形容词,这些形容词都是由词根语素“A”和迭音语素“BB”组成。它们在现代汉语词汇中颇具特色。下面,我们就这120个“ABB”式形容词谈谈它们的特点。(120个“ABB”式形容词附后。)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上古汉语的语音,谐声材料是极其重要的,那么,什么是谐声?我们认为,谐声实质上是谐声字所记录的词词其词根相同,至于词根之外的词缀谐声字彼此之间是可以不同的。由于彼此之间不同词缀的存在,所以同声符的谐声字中古不同音。  相似文献   

14.
重庆方言的词缀"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重庆(指重庆市区)方言中,词缀“头”可作名词词缀(记作头1)、方位词词缀(记作头2)和形容词词缀(记作头3)。其中“动词词根 头”构成名词,表示说话者认为是否有做某动作的价值,词缀“头”(记作头B)具有不同于词缀“头”的其它用法(记作头A)的显著特点,但头B仍为词缀而非语尾。词缀“头”的语法作用有二:构词语素(转变词性,改变词义)和构形语素(词义不变,增加音节)。  相似文献   

15.
各语言单位之间的中间状态是一种普遍、客观的存在,如词与短语之间的“短语词”即是.同样,在语素与词之间也有“语素词”,它在当代汉语某些类型的新词语中普遍存在,主要特征是有词的形式但却不能独立使用来表达一个新的意义.当代汉语语素词的新义有三个来源,即外语中引进、一般性引申和修辞性引申.建立语素词的概念,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当代汉语新词语,加深与拓展对词汇产生和词义发展的认识,同时也可以纠正已有的一些不正确、不全面认识,以及某些工具书的不当立条与释义等.语素词与词义的增加和新词的产生关系密切,它的进一步发展就是产生新词新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具体实例,归纳词义的辐射,词根、词缀分解法以及同义词、反义词的联想记忆法,介绍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扩充词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查平 《科技信息》2013,(6):218-218
行之有效的词汇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本文从语音、词根词缀、词源、搭配等方面探讨帮助学生追根溯源、理解记忆词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词汇是语言中的基本要素,对社会的变化最为敏感。新词就是一个最近创造的词或词组,或者一个附加了新的义项的现有的词或词组。英语当中的新词产生有三种主要的方式:外来语的借用、旧词新用、创造新词。创造新词是通过传统的构词法构成新的词汇,这是英语新词的主要来源,其方法主要有词缀法、合成法、拼缀法、缩略法和类推法几种。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中,词根带词尾的“附加式”是一种重要的构词方式。常见的词尾有“子”、“儿”、“头”、“者”、“员”、“性”、“化”等。这些词尾总是附着在表示具体词汇意义的词根后面,同它们组合成有了某种附加意义的新的合成词。本文所要讨论的,就是其中在结构形式和表意方式上都比较有特点的一个——“化”一、“化”尾词的构成方式“化”尾词是由词根加“化”构成的。“化”尾词的词根,通常是能够独立运用的实词。  相似文献   

20.
词汇是语言中的基本要素,对社会的变化最为敏感。新词就是一个最近创造的词或词组,或者一个附加了新的义项的现有的词或词组。英语当中的新词产生有三种主要的方式:外来语的借用、旧词新用、创造新词。创造新词是通过传统的构词法构成新的词汇,这是英语新词的主要来源,其方法主要有词缀法、合成法、拼缀法、缩略法和类推法几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