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分别用正辛醇、氯仿、四氯化碳、石油醚和环己烷作为稀释剂萃取邻甲苯酚(o-cresol)稀溶液.系统研究了络合萃取剂对邻甲苯酚溶液的相平衡分配比;试验了萃取剂浓度、稀释剂种类、盐效应以及溶液pH值对萃取平衡分配比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测定了负载有机相中萃合物的结构,定性分析了络合萃取过程.  相似文献   

2.
乙醇结晶法提取硼铁矿酸浸液中的硫酸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通过乙醇结晶提取硼铁矿酸浸液中硫酸镁的新方法,并计算硫酸镁分别在水溶剂和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的溶剂化能以及溶解过程的焓变(△Hs)和吉布斯自由能变(△Gs),从理论上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考察溶液pH、乙醇加入量、结晶温度和初始硫酸镁浓度对硫酸镁在水-乙醇相中结晶析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镁在水-乙醇混合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最佳条件为:溶液pH在1.5~2.0之间,乙醇加入体积为溶液体积的1.5倍,结晶温度为常温(l0~30℃),硫酸镁的初始浓度在1.5 mol/L以上.在此条件下,硫酸镁的析出率达到97.73%,通过XRD和TG测试分析验证结晶析出产品为七水硫酸镁,测定其纯度为99.10%,达到七水硫酸镁的国家化工行业标准HG/T2680-2009中的Ⅰ类一等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高纯微晶碳酸锰制备中的粒度和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碳酸锰矿为原料,采用锰矿酸浸出-锰浸出液净化-碳化结晶工艺制备高纯碳酸锰.对结晶过程中影响晶体粒度的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碳酸锰结晶过程中,当碳酸锰晶体粒度一定时,产品中的杂质含量出现极限值,若晶体粒度增大,则极限值也随之增大,即产品质量与碳酸锰粒度密切相关;碳酸锰产品粒度可以通过调整结晶温度和溶液过饱和度来降低,在适当的条件下,碳酸锰平均粒度可以控制在5μm,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产品中的杂质含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1,6-二磷酸果糖溶液在不同酒精浓度和pH下的溶解度以及不同1,6-二磷酸果糖溶液的浓度、温度及pH下的粘度,并给出了浓度对粘度的关联式.实验发现,溶液的温度和pH对溶液的粘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升高溶液的温度和降低溶液的pH有利于改善溶液的传质状况和结晶条件,为1,6-二磷酸果糖的结晶新体系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ω-腈基十一酸分离提纯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ω-腈基十一酸(11-CUA)的收率(或质量百分含量)及纯度为目标函数,采用液相色谱法与电位滴定法进行相应的分析检测,对自行设计的两种不同的分离提纯11-CUA的萃取与结晶工艺进行对比实验,确定了合理的分离提纯工艺,然后用单因素实验法对所选的合理工艺的部分单元操作进行工艺参数优化.优化工艺参数为:氨气氨化时溶液pH值8.0-10.0、温度25-35℃、搅拌速率120-240rpm,萃取溶剂为甲苯,酸化试剂用硫酸(或盐酸)、酸化剂试用量:H2SO4;HN3为0.6(摩尔分数)、溶液pH值1.5-2.0、温度55-60℃,采用环己烷作为结晶介质,结晶溶液溶质初始质量比为5.00g粗品11-CUA/100.00g环己烷,粗品11-CUA溶解温度50-55℃,粗品11-CUA溶解后结晶前的静置沉降时间20min、结晶温度10℃,结晶母液可以直接重复利用一次.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硫酸钾产品纯度和回收率,研究硫酸铵加入比以及氯化钠杂质对硫酸钾产品的纯度和回收率的影响,并用蔡司体式显微镜原位在线观察硫酸钾晶体的生长过程,以找到有利于硫酸钾晶体快速生长的条件。结果表明:氯化钾与硫酸铵化学计量比2KCl:(NH4)2SO4为1:1时,硫酸钾产品回收率达到80%左右;氯化钠杂质严重影响硫酸钾产品的纯度和回收率,降低产品质量;提高溶液中硫酸钾的过饱和度和溶液流速可以加快硫酸钾晶体的结晶生长。  相似文献   

7.
为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硼精矿,针对目前硼精矿冶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工艺改进,以辽宁硼精矿为原料,采用氢氧化钠钠化焙烧的方法处理得到熟料,熟料经溶出、过滤、分离得到B_2O_3溶液和提硼渣,碳分含硼溶液得到硼砂产品.考察了碳分温度、碳分终点pH值和碳分B_2O_3浓度对硼砂回收率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碳分温度20℃、碳分终点pH值9. 5、碳分B_2O_3浓度25 g/L,该条件下硼砂回收率为84. 6%.采用XRD、SEM和ICP分析了硼砂产品的组成、结构和成分,结果表明,该硼砂为晶型发育良好的块状结构,且纯度为97. 6%.  相似文献   

8.
采用碱法提取喜树果中的有效成分,提取液经酸化,氯仿、乙酸乙酯分别萃取后,浓缩重结晶,柱层析等步骤得到高纯度的喜树碱和羟基喜树碱。实验表明,此法提取率高,得到的产品收率、纯度高,原料利用度高,生产周期短,设备简单。  相似文献   

9.
熊双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1):8451-8453
为了实现对废液中的乙醇回收再利用,对乙醇含量较低的乙醇水溶液的间歇萃取精馏过程中的塔釜加热温度、混合溶液的浓度、回流比等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主要参数和产品纯度影响因素之间的一些关系。结果满意,为废液中乙醇的回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分析纯硼砂为原料,通过对传统的硼酸制备方法加以改进,采用氯化氢气体代替盐酸溶液中和硼砂,从而减少杂质的引入。结合离子交换吸附树脂法与重结晶法,制备出纯度达到99.99%的高纯硼酸。考察制备过程中相关因素对硼酸成品纯度与结晶率的影响。得到中和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酸温度90℃,pH 3~4,结晶温度8℃,结晶时间8 h;离子交换吸附最佳工艺条件为:阴离子与阳离子体积比3-1,溶液流速8~10 mL/min;重结晶最佳工艺条件为:硼酸溶液中硼酸质量分数为28.5%~31.0%,结晶温度10℃,采用慢速搅拌结晶15 h。硼酸晶体呈细小颗粒状,其Fe,Cl-和SO42-杂质含量符合高纯硼酸中的杂质含量指标。  相似文献   

11.
提取分离活性染料的微乳液膜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适用于提取分离水溶液中活性染料的微乳液膜体系进行研究.以三元相图为实验方法,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溶剂以及促进迁移载体的选择和用量;分析了不同内水相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微乳液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OP-7为表面活性剂、异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煤油为油溶剂、N235为促进迁移载体组成有机相,以NaOH溶液为内水相的微乳液膜体系,可有效提取分离活性染料艳蓝-K.  相似文献   

12.
链格孢菌粗毒素的提取方法和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三种极性不同的溶济对501菌株的菌丝和培养液进行萃取,获取粗毒素,结果表明,501菌株产生的毒素是分泌培养液中的,是胞外毒素,且乙酸乙酯的萃取效果最好,回收率可达92.7%,萃取溶剂pH值对萃取结果没有影响。通过分析贮存时间、温度、pH对粗毒素稳定性的影响,表明贮存时间、温度、pH对毒素稳定性影响很小,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将一种新的、具有超强抽提能力的二硫化碳与N 甲基 2 吡咯烷酮混合溶剂 (CS2 NMP)用于抽提低熟烃源岩有机质 ,并将抽提结果与氯仿抽提、甲醇丙酮氯仿三元混合溶剂抽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CS2 NMP混合溶剂在不破坏有机质化学结构的情况下对低熟烃源岩有机质有很强的抽提能力 ,是氯仿抽出量的 2~ 9倍 ,对部分低熟烃源岩有机质的抽出量达到 70 0mg/g以上。异常高的有机质抽出量表明 ,低熟烃源岩有机质中含有丰富的非共价键缔合结构 ,这对有机质演化有重要意义。  抽出量  相似文献   

14.
利用索氏提取法,用不同溶剂从几种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素,确定了较佳提取工艺条件;利用树脂吸附法和溶剂萃取法分离色素和辣椒素,确定了较佳洗脱剂和萃取分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小米椒辣椒红色素含量最高,用氯仿提取效果较好,较佳提取时间为50 min;XAD16树脂可吸附无水乙醇溶解的红色素,其饱和吸附为每g树脂可吸附0.017 g辣椒提取物中的色素,氯仿为较佳洗脱剂;溶剂萃取分离辣椒红色素的较佳条件为:80%乙醇,萃取3次,萃取时间60min.另外,弱碱性金属氧化物有很好的除辣效果.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In recent years,solvent extraction has received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or recovery of carboxylicacids from dilute aqueous solutions,especiallywith the hydrophobic tertiary amines dissolved invarious organic diluents[18] . Studies on theextrac…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以苯甲酰氯和间苯二酚为原料、液碱为除酸剂,酯化合成然后精制得间苯二酚单苯甲酸酯的工艺.研究了酯化反应中温度、物料配比、pH、间苯二酚水溶液的浓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酯化工艺条件:苯甲酰氯与间苯二酚的摩尔比为1.15∶1;pH值为7.5;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1.5 h;间苯二酚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酯化反应收率为88.6%.考察了结晶溶剂配比、温度对产品质量和收率的影响,经实验评估得到了较佳的结晶工艺条件:结晶溶剂甲苯的体积(/mL)与初产物的质量(/g)之比为2.5∶1,结晶温度为30℃,结晶收率为95.0%.优化工艺条件下产品的总收率为84.2%.  相似文献   

17.
超声助提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溶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声条件下提取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溶剂效应.分别采用水、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丙酮等不同极性的溶剂进行提取,考察了溶剂配比、溶剂pH值等因素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甲醇提取时,绿原酸提取率最高,超声助提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最佳溶剂条件是pH值为4.5的70%的甲醇水溶液.  相似文献   

18.
双硫腙-氯仿-苯混合溶剂萃取比色测定矿石中的银.采用氯化铵-氯化钠熔样,以盐酸酸化水浸提,分离了部分干扰元素,简便、快速地使银定量的从矿石中溶解出来,形成[AgCl2]-络阴离子转入溶液;采用氯仿-苯混合溶剂作为双硫腙的萃取溶剂,提高了双硫腙及其银络合物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简化了操作手续,避免了光气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为完善插田泡果实花色苷的萃取方法及提高花色苷得率,比较了微波辅助法、超声波辅助法、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3种方法对花色苷得率的影响,并选取微波功率、微波提取时间、酸化乙醇体积分数(pH值为2)3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利用响应面法对插田泡花色苷的微波萃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了插田泡果实花色苷得率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微波萃取法的花色苷得率远高于超声波辅助法及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插田泡果实花色苷的优化微波萃取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148W、微波提取时间1.10min、酸化乙醇体积分数74%(pH值为2),该条件下花色苷得率可达372.39mg/10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