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提出双前桥转向系统转向性能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统一评价指标,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双前桥转向系统的简化运动学模型和增加轮胎子模型的动力学模型,对它们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2.
应用空间机构运动学的原理,采用Matlab编制转向梯形断开点的通用优化计算程序,确定汽车转向梯形断开点的最佳位置,从而将悬架导向机构与转向杆系的运动干涉减至最小,为双横臂式独立悬架转向梯形设计提供了精确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双前桥转向系统摇臂机构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汽车前轮磨损严重的问题,以某重型双前桥汽车为研究对象,利用ADAMS/VIEW建立双前桥转向系统运动学模型,对其双转向系统进行运动学及转向性能仿真分析,然后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对双前桥汽车转向系进行优化;最后,将优化结果与不经灵敏度分析优化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证明,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效果好,并且节约仿真优化的时间,降低生产厂家改造成本。  相似文献   

4.
为了消除车轮跳动过程中悬架导向机构与转向杆系的干涉,实现精确独立转向,提高系统集成度,使无驱动半轴传动的全轮线控独立转向电动汽车前后轮采用相同的独立悬架-转向轮模块化结构,提出了一种一体化线控独立转向-悬架导向机构.根据空间机构学理论推导出该导向机构运动分析公式,利用MATLAB分析了单一变量对悬架动力学参数的灵敏度,确定优化设计变量.运用ADAMS/Car建立该导向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在ADAMS/Insight模块中对其进行运动学灵敏度分析,找出关键优化设计变量并对其优化,改善悬架运动性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ADAMS的双前桥重型汽车双摇臂设计及优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文章分析了双前桥重型汽车转向运动学关系,建立了基于ADAMS的双前桥重型汽车双摇臂机构优化设计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某种汽车的双摇臂机构进行了优化改进设计,优化结果显示本模型具有实用性和简捷性,对同类车型双摇臂机构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四杆式双横臂独立悬架的运动分析模型,动用经典力学的非自由质 系概念列出约束方程,然后构造一个优化函数,采用工程优化方法求解约束方程通过计算机的仿真计算来分析汽车悬架在转和跳动工况下的定位参数和运动参数的变化,文中建立的运动学模型还可以用于普通双横臂式,斜臂式,纵臂式悬架的运动分析,最后给出了一个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种载货车双前桥转向机构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总布置为基础选定载货车双前桥转向机构的布置型式,建立转向梯形及摆臂机构的数学模型以及基于转向误差最小的优化模型进行接近真实工作条件的仿真,力求保证载货车双前桥汽车转向轮的运动协调性,以满足双前桥转向的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某轻型客车前轮早期磨损问题对汽车扭杆弹簧双横臂前独立悬架及转向梯形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精确计算了转向轮在任意位置时的各项运动参数,编制了系统运动学特性分析程序,对某轻型客车进行了分析计算,指出其不合理之处,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9.
主动悬架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模糊集成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包括转向运动模型、俯仰运动模型和侧倾运动模型的汽车主动悬架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整车集成系统模型.分析汽车转向时转向系与悬架对车辆综合性能的影响,并应用模糊逻辑控制理论,设计了主动悬架系统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集成控制器.计算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模糊集成控制策略,有效地消除汽车转向时由转向效应对悬架作动器作用力的影响,以及车身姿态对电动助力大小的影响,不但实现了转向时的操纵轻便性,又明显提高了转弯时汽车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整车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载人月球车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机构运动学理论对月球车的扭杆式折叠独立悬架进行了数学建模分析,编制了月球车悬架转向断开点位置的Matlab程序,并对其位置进行了优化分析, 与传统的平面作图法进行对比, 优化后的断开点使得悬架导向机构和转向传动机构的干涉大幅度减小。从而为扭杆式折叠独立悬架转向断开点的位置选取提供了较为精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重型汽车转向双摇臂机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转向双摇臂机构的运动协调性直接影响双前桥重型汽车的行驶性能,因此对其转向双摇臂机构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重型汽车转向双摇臂机构的转向原理,用空间几何方法建立了双摇臂机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用MATLAB软件优化工具箱中的优化计算函数来编制程序,对双摇臂机构参数进行了优化,使转向双摇臂机构的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双前桥重型汽车转向液压助力缸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国外某型号的双前桥重型汽车转向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转向液压助力缸的工作特点、结构参数和动力缸计算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转向系统液压助力缸的设计方案,并建立了双前桥重型汽车动力缸的数学模型;通过此方案可以准确快速确定主副动力缸的主要结构参数,其结果得到实车验证,能达到良好的转向效果,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型号的双前桥转向系动力缸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To improve the suspension performance and steering stability of light vehicles, we built a kinematic simulation model of a whole independent double-wishbone suspension system by using ADAMS software, created random excitations of the test platforms of respectively the left and the right wheels according to actual running conditions of a vehicle, and explored the changing patterns of the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in the process of suspension motion. The irrationality of the suspension guiding mechanism design was pointed out through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and the existent problems of the guiding mechanism were optimized and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the front-wheel alignment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camber, the toe, the caster and the inclination, only slightly change within corresponding allowable ranges in design before and after optimization. The optimization reduces the variation of the wheel-center distance from 47.01 mm to a change of 8.28 mm within the allowable range of ?10 mm to 10 mm, promising an improvement of the vehicle steering stability. The optimization also confines the front-wheel sideways slippage to a much smaller change of 2.23 mm; this helps to greatly reduce the wear of tires and assure the straight running stability of the vehicle.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汽车上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转向系统和悬架系统之间在实际运动中所存在的干涉问题,文中以某款商务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悬架系统与转向系统理想匹配的要求,建立了目标函数、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基于遗传算法,运用MATLAB软件编写了仿真程序,通过比较优化前后仿真结果,可得出优化后的结果明显好于优化前,和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提高了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双横臂悬架-万向节传动线控独立转向机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确保线控独立转向轮的精确转向不受双横臂悬架位置姿态的影响,提出一种利用万向节传动原理的双横臂悬架一转向机构,并在ADAMS(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下建立三维参数化虚拟样机模型,进行优化设计、运动仿真和试制.结果表明:这种转向机构具有结构紧凑、转向角范围大的优点,适用于线控全轮独立转向电动汽车.进而,为了提高四轮线控独立转向电动汽车的安全冗余性,提出通过电磁离合器的切换控制来应对线控独立转向系统故障失效的原理方案.  相似文献   

16.
针对汽车上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转向系和悬架系统之间在实际运动中所存在的干涉问题,文中以某款重型车非独立前悬架为研究对象,推导了非独立悬架系统与转向系统运动干涉量的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优化的目标函数、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基于遗传算法,运用Visual C 6.0软件开发了优化设计仿真程序,通过比较优化前后仿真结果,可得出优化后的结果明显好于优化前,和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提高了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
转向梯形机构的运动精度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转向性能。考虑转向机构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采用机构运动时变可靠性理论对整体式转向机构进行运动分析与综合,提出一种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高精度真实转向机构的设计方法。在机构运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机构构件尺寸为随机性变量的机构运动误差概率模型,推导了转向机构运动时变可靠度分析的解析模型,并由此建立了机构时变可靠度概念下的可靠性综合模型。最后给出数值实例验证了基于机构时变运动可靠性优化综合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