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长江三峡的研究虽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对于重庆-宜昌段长江阶地的级数、最老一级阶地形成的时间等问题却没有定论.鉴于此,在系统收集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长江阶地进行了重新观察和测量,并对长江三峡出口处宜昌地区第四系相关沉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前人提及的长江第7级阶地在重庆-宜昌一线并不能对比,并且野外观察中也没有发现;前人提及的第6级阶地在重庆具有与现代长江流向相反的古流向,在宜昌实际为善溪窑组下部的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和上部的湖相沉积组合.因此,三峡一线的实际可以对比的长江阶地最多只有5级.通过前人给出的第5级阶地的形成年龄和作者对5级阶地形成前善溪窑组湖相沉积的年龄测定数据,认为三峡的贯通时间为0.75 Ma前之后.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峡的起源与演变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关于长江三峡的起源与演变,60多年来诸多地质学家和地貌学家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看法。本文主要根据近几年野外调查,提出如下见解。 1 长江上的三个峡,在地貌上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它们是在第三纪以来三峡地区构造上升的基础上通过溯源深切与河流袭夺贯通的。 2 这三个峡尚有各自的特点,表明它们的形成时代与峡谷的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其中瞿塘峡处青年期,巫峡处壮年期,西陵峡处回春发展时期。 3 据峡外的相关沉积的形成时代,推断长江三峡是在距今200±20万年前贯通的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峡贯通的时代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对长江上游地区的调查研究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岩相古地理和地文等角度,探讨三峡的形成时代,认为三峡河段是先成河,峡谷的形成起因于2.00±0.20MaB.P.的构造运动;正是由于三峡的形成,使长江上游的内流水系格局被打破,外流水系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4.
长江水系在三峡段初始形成时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达100余年对长江流域三峡段的研究过程中,虽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关于长江三峡段的演化问题一直难有定论.前人主要是以静态地貌特征描述为主,重视外力作用的地貌响应,侧重于表面地貌学的研究,并未对地貌形成的动力学过程进行深入探讨.利用多年年均输沙量计算极短周期剥蚀速率是国际上一种比较成熟的方法,运用该方法计算出长江三峡地区极短周期内剥蚀速率为0.084 mm/a,根据W. Penck的山地发育模式,三峡地区历史上是一个准平原,经过长期的构造抬升及剥蚀下切,最终形成高低不平的峡谷地貌,利用高程差推断出三峡地区初始剥蚀下切时间应早于32.4 Ma,即长江在三峡的初始形成时间大约为32.4 Ma(古近纪始新世晚期).该初始形成时间与我国大的自然环境变化时间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长江三峡东段(巫峡—西陵峡)地区的地震与滑坡问题。认为,峡区存在的断裂活动带、地震活动带和滑坡活动带,在空间分布上重迭,在时间周期上吻合,在活动强度上一致,突显出区域地壳运动的一种重要特点。且以黔江—恩施—巴东和仙女山—香溪—兴山两条强震发生带最为典型;强调指出,在对库区进行地质灾害治理时要优先考虑潜在地震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构建长江三峡交通文化研究体系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如何科学构建我国长江三峡交通文化研究体系的问题,一是三峡交通文化研究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二是三峡交通文化的主要内容的问题作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前长江三峡旅游正经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三峡大坝建成、库区成库、高速交通贯通、航线延伸,三峡旅游资源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根据生态美学原理,按照旅游景观审美价值的原生性,重新审视高峡出平湖后的长江三峡的资源,并对资源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和分类,提出了三峡旅游景观审美价值体现在原生美的整个生命体之中;并重新定位了三峡的功能和完整的具有原生美的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旅游的蓬勃发展,旅游者的消费理念更加成熟和理性,旅游需求正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人文旅游方向发展。作为人文旅游重要组成部分的礼俗文化旅游不容忽视。本文以有着丰富的礼俗文化旅游资源的长江三峡为例,分析了三峡礼俗文化旅游资源及特点,探讨了三峡礼俗文化与三峡文化旅游的关系,提出了礼俗文化旅游今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惯常的旅游区域范围划定原则中增加地域特质、文化特质要求,对长江三峡旅游区域范围进行了界定,把地貌边界作为长江三峡旅游区域范围的极限。考虑长江三峡旅游概念的时空变化,通过整合多种标准形成的复合标准,确定长江三峡旅游区域范围由概念区、基本范围和关联带三大部分组成,为寻找三峡"主线"与"腹地"的发展关系和各板块旅游的"共生"关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岩石磁学研究对萨拉乌苏组年代归属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萨拉乌苏组沉积物的古地磁学研究发现,该剖面沉积物保存的天然剩磁NRM和Q比值曲线与深海沉积物最后一、二次冰期及末次间冰期的氧同位素δ 18 O曲线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根据这种对应关系及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反映的年代值推断,滴哨沟湾萨拉乌苏组的年代大致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即(180~10)ka,而位于底部粉砂层中的文化层,其年代应为中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11.
水系的变化导致物源区的变化,反映在相关沉积盆地中表现为沉积物中矿物组合的改变,以及特征矿物的出现.通过对三峡出口处宜昌地区第四纪沉积物中重矿物特征的研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野外沉积特征研究和样品EsR测年资料,认为0.73 Ma以前的冲积扇一扇三角洲沉积中重矿物特征明显不同于之后的阶地沉积及现代河床沉积物.这种重矿物组合的不同反映了0.7 Ma前后物源区的改变,同时也指示长江三峡贯通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推进一批有代表性的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建设是中国旅游业“十一五”时期的重点工作,长江三峡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优势明显。从发展理念、政府主导、空间布局、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行业管理、市场主体、产业协调等方面,提出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对策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三峡地区水驿文化浅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地区水驿站点自唐朝设置以来,虽然里程固定,但驿站增减常变;船形及船类也因河道不同,朝代不同而多样,但是就其水驿的功用来看却是相同的:一是传播政令、沟通联系,巩固国家;二是推动商贸发达,改善人民生活;三是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4.
三峡工程是长江治理开发的关键工程,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并有利于改善环境与生态,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三峡工程投运后,改变了长江的水沙条件,引起库尾变动回水区泥沙淤积;清水下泄对中下游河道长时间、长距离的冲刷,导致洞庭湖的冲淤变化及江湖关系的调整,对中下游的河势控导和堤防护岸等工程的防洪安全以及航运带来新的问题,需列专项进行研究,加强观测和进行加固处理。应研究发挥三峡工程在保持和改善环境与生态中的作用,并采取措施将其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到最低程度;要加强水污染防治,保护长江流域水环境;应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加快长江开发与保护的步伐,使长江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reflected by evolution of Neolithic production tools in the Three Gorges region of Yangtze River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ercentage vibration of cutting tool types and the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indicated by the natural profile nearby.It is possible for ancestors from the Three Gorges region to learn the advantage of mortise and tenon in the early Neolithic Age because they used the stones as vital tools for processing woods.The hunting method in the early Neolithic is throwing,which was inherited in the mid-Neolithic Age when hunting with arrow and bow was developed.Fishing tools are found at the same period.Numbers of net sinkers and spinning wheels unearthed from the strata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from Zhongba Site reveal the fact of fishing with net,while a mass of fishbone pits indi- cate the powerful productivity brought by new production tools.Quantity of stone spades and stone hoes proves that cultivation agriculture by hoe is extremely attached importance by the ancestors in the Three Gorges region.Moreover,the developed agriculture in Daxi Culture at Zhongbao Island benefits from the landform,climate,traffic location,etc.Otherwise,the reason that the farming tools declined in the late Neolithic Age is related to the extreme flood during the early Xia Dynasty and the fishing hunting preference of some ancient settlements.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ancestors of the Three Gorges region during the Neolithic Age attached importance to fish hunting and cultivation, fought agains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by production tools,constantly created and improved them, then comprehensively utilized them to evolve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findings in the Three Gorges region as well as the distribution of prehistoric sites in this area,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can be derived:the unique physical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variations in the Three Gorges region make local people of different ages seek thei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avorable environment along the riverbanks.Environment evolution has direct impact on the selection of location for survival.The increase of sites quantity reflects the favorable natural environment,but the decrease just reflects the consequence of such natural disasters as flood.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峡早期井盐开发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XRD、SEM和液相包裹体的测试分析方法,具体研究了长江三峡库区忠县中坝遗址出土的花边陶釜及其内壁附着物,证明了中坝遗址出土的花边陶釜是早期制盐容器.结合考古学家的分析研究,表明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开始制备井盐,比晋代《华阳国志》记载的我国最早开凿盐井的记录(约公元前255年李冰开广都盐井)大约早790年。  相似文献   

18.
通过河流输沙量计算出三峡地区短周期的剥蚀速率为0.084 mm/a,将剥蚀速率、下切速率以及隆升速率对比研究,确定了长江流域三峡段极短周期内下切速率与地表隆升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并得出侵蚀基准面及气候变化的约束系数大约是0.4.基于前人对三峡地区一级阶地的数据,计算出一级阶地的下切速率约为3.025 mm/a.现代地壳变形测量和GPS测量结果,发现黄陵穹隆现今地表相对于周边地区其地表隆升速率最大可达5~10 mm/a.取其平均值7.5 mm/a作为三峡地区极短周期的地表隆升速率,对比分析三峡地区剥蚀速率、下切速率与隆升速率,结果该区隆升速率大于剥蚀速率,大约是剥蚀速率的89倍;下切速率也大于剥蚀速率,大约是剥蚀速率的36倍;隆升速率同样大于下切速率,大约是下切速率的2.5倍.三峡地区隆升大于剥蚀,也大于下切速率,三峡地区地表仍然在不断地升高;而地表剥蚀速率小于下切速率,地表切割进一步加深,因此地貌出现高低起伏、山高谷深的形态,并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环境复杂,是一个滑坡多发区域,滑坡的发生严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对三峡库区丰都县白沙沱滑坡灾害勘查研究,阐述了该滑坡区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各层岩土体结构特征及物质组成、变形特征、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物理力学特征,考虑到三峡库区的蓄水影响,在不同工况下对滑坡体进行稳定性计算,并结合抗剪强度指标的敏感性分析,对该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条件下该滑坡体不同剖面的稳定性存在潜在危害,甚至可能整体失稳破坏;同时,内摩擦角为滑坡稳定性的敏感因子,对滑坡的稳定性影响程度至关重要。这为滑坡防治与治理提供合理的设计依据,同时说明研究该滑坡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