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战前的科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了人们对科学的看法,远超其他历史事件.特别是在广岛和长崎,科学展现了令人生畏的力量.科学与技术、政府之间的合作有可能会带来严重的风险.我们应该重点发展哪些技术?应该怎样规范科学研究,引导它向特定目标发展?政府又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二战以来,政府资助并组织了许多大规模研究,掌握了技术应用的方向,比如...  相似文献   

2.
关于非线性科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非线性科学自古以来就有。人们开始能解决线性问题,随着数学的发展和高速计算机的出现,人们在解决非线性问题方面取得了进展。当代所有的科学前沿问题都是非线性问题,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非线性科学有两大难题:非线性反应关系及反应与作用的时差。非线性科学既是应用科学又是理论科学,科学工作者不能光做“刀匠”,还要做解决问题的“屠夫”。  相似文献   

3.
提起科学,人们往往归功于某些科学家个人.诸如聪明的天才,异乎寻常的努力,忘我的实验等等.这样讲,当然无可厚非.尤其是在科学的萌芽时期,一些着名的科学发现与发明,总是与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联系在一起的.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门捷列夫、达尔文、孟德尔等等,都是代表着某一科学领域在某一时代所达到的高度.然而,随着人们对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本身的发展,科学研究的逐渐社会化,迫使科学家也由单干过渡到集体.当代科学的前沿、边缘,总是吸引着许多人共同研究.除了极少数的领域(如某些数学难题)外,很少有单干的可能。近些年来某一领域的诺贝尔奖金,总是分发给几个科学家(不是一个),也反映了这一特点.这样一来,讨论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在这方面,玻尔是起了带头作用的.玻尔以自己超乎常人的智慧,深邃的洞察力,敏锐地抓住了别人放弃或反对的量子概念,提出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只能  相似文献   

4.
科学信息     
American Scientist,Vol.77,No.5,1989年1,南美南部的诞生对安德斯发生、发展过程的认识与了解可以帮助人们去分析南美大陆的演化。2,理科大学生的能力剖析目前来自从事理工科等科学学科中学习的大学生中的严重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人曾至担心,这些问题会对未来的科学发展产生特别的挑战。为此,研究人员对这些学生的来源去向进行了分析考察。  相似文献   

5.
科学中的美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智慧世界中最为流光溢彩的两座殿堂。人们谈论着科学的严谨、抽象和纯理性,却忽视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某些姻缘与联系。一项出色的科学理论、艺术成果,往往同时也具有审美的价值。对美的追求,同样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创造活动之中今年5月的上海科技周,将有一项重要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艺术之美具有惊天地、泣鬼神,摄人心魄的魅力。殊不知科学之美不仅具有同样的魅力,而且还是一种智慧与力量的化身,具有别样博大而神奇的色彩。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之美呢?科学之美是科学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科学之美如同艺术美一样是美学的一个分支;科学之美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社会获得成功后,得到的带有一定理性与思辨色彩的,能引起人们某种愉悦与欢快的情感体验。下面让我们来谈谈科学美的具体特征吧。首先它有一种简约之美。科学美与艺术美都包含一种简约之美的特征。曾经有人问著名哲学家洛克,什么是美?洛克答道:“把多余的东…  相似文献   

7.
对青少年来说,找到一本有意思又能增长知识的好书并不容易,大量的打着"科普"名义的图书或者内容陈旧,或者少色少图、面目可憎,更有甚者将一些道听途说、没有科学根据的"神秘现象"、"未解之谜"收入书中,实际上成了宣传"伪科学"的图书.在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的书海中,科学普及出版社的"走近科学"系列图书成为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相似文献   

8.
科学劳动的智力常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科学劳动同牛顿时代的科学劳动相比,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科学发明的难度大大增加了,或者说,人们做出一项重大成果(平均起来)所消耗的科学创造能力大幅度地增加了.如何描述科学劳动的这种历史变化,一直是科学学十分关切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戴吾三 《科学》2005,57(3):56-58
艺术大师罗丹(A.Rodin)说过:美到处都有,只是在于发现. 千百年来,人们习惯直接用眼睛欣赏日月星辰、高天流云、湖光山色、桃红柳绿这样的自然美,其实,通过科学仪器可以发现另类天地的自然美.近代科学的发展,天文望远镜、显微镜等科学仪器的发明,大大延伸了人类的视觉,使人们欣赏到宇宙和微观世界的美.  相似文献   

10.
预测科学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是人们希望和理想之所在。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要驾驭未来,就要用科学方法预测未来。预测科学就是人们研究与了解未来的一门科学。它是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生态学、心理学和社会经济科学等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从未来的角度研究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兵  侯强 《科学》2005,57(5):30-33
广义上来说,所有活的生物都有传播行为。而人类传播的独特之处则在于能创造和使用符号。科学传播作为一种交流共享的活动,是人类传播的一个类型,只不过是限定到与科学有关的范围之内而已。  相似文献   

12.
13.
《自然杂志》2010,32(3)
观测发现一些旋涡星系外围的恒星绕星系中心转动的速度相当地大,但它们既未飞出星系,也难以用牛顿的引力定律解释.一般认为,这暗示众星之间存在着大量暗物质,它们大部分分布在星系的外围,提供着额外的引力,从而加快了这部分区域内恒星的运动速度.  相似文献   

14.
自然信息     
《自然杂志》2008,30(3)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自然杂志》2007,29(2)
镜像物质能提供无限的能源吗?某些基本粒子理论认为每种粒子必定有其镜像同伴(mirror partner),例如,电子有一孪生的镜像电子。由于镜像粒子很难与普通物质发生作用,因此有人甚至将这种粒子视为宇宙中的“暗”物质。俄罗斯的物理学家Zurab Silagadze说若能捕捉到镜像物质,它们将会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他的设想如下:若将镜像物质置于由普通物质制造的贮存器内,它将轻微地吸收周围的热量。在它有机会再一次与普通物质相互作用以前,便将以镜像光子的形式充当镜像热能再辐射出去。这一快速和不能挽救的热量损失将使贮存器冷却,如果…  相似文献   

19.
吴家睿 《科学》2003,55(5):18-19
2002年7月,美国能源部推出了为期五年、资助强度达一亿美元的后基因组计划--"从基因组到生命(Genomes to Life)".这是美国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计划成功的基础上制定的又一重大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20.
自然信息     
《自然杂志》2005,2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