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山东省惠民县为例 ,对平原地区县级土地类型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 ,通过对惠民县土地分异因素全面、综合的分析 ,选择限区这一级土地个体单位进行土地类型划分 ,并针对各土地类型的特征提出了利用方式及生态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长顺县土地分异因素的基础上,以限区为基本单元,划分了该县的土地类型。土地类型是自然生态特征和人类利用的综合产物,不同土地类型,土地利用适宜性质及存在问题不同,合理开发利用也就有不同的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顺县土地分异因素的基础上,以限区为基本单元,划分为该县的土地类型。土地类型是自然生态特征和人类利用的综合产物,不同土地类型,土地利用适宜性质及存在问题不同,合理开发利用也就有不同的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从禹州市的自然地理特点出发,阐明了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地貌是本区土地分异的主导因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本区土地进行了类型划分,建立起二级土地类型自然分类系统;最后,以土地类型为基本评价单元,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土地质量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指出本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5.
长安县土地类型的划分、特征、结构、演替与生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长安县土地类型的调查,分析了郊区土地类型的形成和分异因素;探讨了区域土地类型的划分依据及生态特点,并结合区域地理条件,将该区土地类型划分为三级;并对该区的土地类型结构、演替和生态设计作了系统分析;从而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区土地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南洛河上游土地类型与综合自然区划的实践为例,论证了两种自然区划步骤、土地类型是自然区划标形态单位、土地类型结构格局和由土地类型组合自然小区等主要的理论和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 威宁县位于贵州西部,地处乌蒙山区,土地类型比较复杂,一级土地类型有8类,二级土地类型有23类,三级土地类型达80类。这些土地类型的形成与土地分异因素密切相关,本文是对该县土地分异因素的初步探讨。1 地貌形态引起的土地分异复杂多样的地形是土地产生分异的最基本、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分析了互助县土地类型的形成与分异因素。研究了土地类型的划分及土地结构。提出了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渭南地区自然环境分异因素的分析,研究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与土地类型结构的特点,了解各种土地类型的综合生态特征和最佳生境条件,确定土地的等级关系,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一个综合自然地理的概念,是地表某一地段的自然环境包括地貌、岩石、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全部自然因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过去和现代的人类活动对冉然环境的作用同样也包括在内。开展土地类型的研究,不仅揭示地理环境的地区分异规律,并为掌握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由于目前山地土地分类系统和划分尚无统一标准,特别是南方山地土地类型划分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以福建省延平区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INFO的支持下探讨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程度差异显著,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率的顺序为:园地〉耕地〉林地〉草地,尤其是林地中的疏林地、园地中的茶园和耕地中的旱地土壤侵蚀程度尤为严重。文中还提出土地利用与水土保持相结合的具体对策,以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无定河流域和陕北黄土高原土地的研究,提出土地结构是土地空间组合格局的观点;分析了土地质与量群聚的对比关系;并用信息论中的熵函数给出了土地出现频率和复杂度。  相似文献   

13.
以1:5万彩红外航片为主要信息源,划分出府谷县土地类型,分析了各土地类型在彩红外航片上的影像特征,探讨了土地类型遥感制图的基础与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4.
荒漠化地区县级潜在土地利用冲突识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荒漠化、土地利用冲突典型的宁夏盐池县为案例, 采用改进的LUCIS冲突识别模型, 构建基于建设、农业和生态用地倾向的3层潜在土地利用冲突评价指标体系, 借助冲突判别矩阵, 识别出4种潜在冲突类型区: 用地优势区、冲突微弱区、冲突一般区和冲突激烈区; 在此基础上, 又依据用地倾向强度级别组合, 细分为12种冲突类型。结果表明, 盐池县有58.90%的土地存在潜在土地利用冲突, 冲突等级以一般为主, 主要为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冲突、农业用地与生态用地冲突和三类用地的相互冲突; 有6.82%的区域发生冲突的风险性高, 主要为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间的冲突、农业用地与生态用地间的冲突; 另有40.88%的土地属于用地优势区。结合野外实际调研及近十年政策和制度研读, 对冲突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 并在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各类土地利用冲突的权衡策略。在生态脆弱地区建设、农业和生态3种类型用地潜在冲突识别及利益权衡方面进行了探索, 研究结果对维护荒漠化地区生态安全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西藏色季拉山为研究对象,对其1990—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和分析.选取三期多时相遥感图像,基于遥感图像处理(the environment for visualizing images,ENVI)和地理信息系统(ar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of system,ArcGIS)软件,并结合该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图和土地变更调查,得出土地利用分类图、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等结果.28年间,色季拉山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三者整体上均表现出面积减少的现象;城乡、工矿及居民用地是2005年后出现的新增土地利用类型;空间上,东北方位变化最小,其余方位土地类型变化均匀;经调查,促使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人口增多、城市基础建设和牧业发展.研究成果可为保护色季拉山生态经济和土地管理各级部门提供科学且可靠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土地系统自身特征,应用耗散结构理论,把土地系统看作是一个具有组织功能的开放系统.提出土地熵及度量公式.认为土落涨落是土地系统演替的导因,并探讨了它们的类型与特征.  相似文献   

17.
近30年中国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地表气温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象观测减再分析资料方法(OMR)研究了中国不同土地覆被的地表气温变化。使用1979?2007年的地面观测气温和NCEP/NCAR R1再分析地表气温月数据, 计算了OMR趋势, 得到中国OMR气温趋势为+0.18℃/10a。采用AVHRR全球土地覆被分类数据统计中国不同土地覆被的OMR气温趋势。结果表明地表气温变化对不同土地覆被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大部分土地覆被类型OMR趋势为正, 森林覆被型为负。不同土地网格阈值下的OMR结果相差不大, 说明这种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未来用地模拟(FLUS)模型预测土地利用变化,探讨深圳市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首先,基于2004-2018年的历史数据,用系统动力学(SD)模型预测未来用地需求.然后,使用元胞自动机(CA)模型,基于2014年土地利用图,预测2025年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城镇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和其他...  相似文献   

19.
洱海流域上游2005-2019年土地利用时空动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对湖泊水质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其在重要时间节点的转化对保护洱海水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人机交互解译遥感影像,得到2005年和2019年两期洱海流域上游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析、转移矩阵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洱海流域上游近14a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时间、空间及数量上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耕地、林地和草地是洱海流域上游主要地类,耕地分布在中、南部平缓地带,林地和草地呈环状分布在盆地边缘,城镇用地零散分布在耕地中,且靠湖泊区域更为集中;14a间,转换主要在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和草地四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进行。建设用地和草地是总面积增加和减少最多的地类,分别为47.240 km2和97.398 km2;土地利用动态度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园地是动态度最大,为1 549.895%,林地动态度最低,为0.198%。研究结果可为洱海流域上游的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