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嵌入式以太网互联方案。在微处理器中移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NUT/OS,可以很方例地实现现场总线和以太网的互联,详细介绍了软硬件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基于ARM的嵌入式CAN——以太网转换器设计方案,通过该转换器可以实现CAN总线与以太网的互联,满足企业管控一体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TCP/IP及互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大量工业现场设备尚不具备网络接口,主要通过串行口进行通讯,因而无法直接连接到Internet。笔者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以太网接口系统,用来解决这些传统设备与现今的网络设备之间的互联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种嵌入式以太网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嵌入式以太网接口的设计方案 ,采用微控制器 SPCE50 0 A与以太网控制芯片 RTL80 1 9AS进行硬件电路连接 ,μ'n SPTMIDE上采用嵌入式汇编进行软件设计 ,并给出了有关的硬件框图及程序片断 .  相似文献   

5.
本文设计了单片机与internet互联的新系统;从系统硬件平台设计、以太网驱动程序设计、TCPIP协议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整个系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嵌入式LwIP协议栈在基于uC/OS-Ⅱ与ARM平台上移植的方法及驱动程序实现,设计了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经测试实现了嵌入式设备接入以太网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ARM微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μc/os—Ⅱ在系统上的移植方法,分析了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开放源代码TCP/IP协议栈LWIP的移植方法,为嵌入式系统与Internet网络互联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以DSP为核心具有以太网接口的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电路组成和软件设计方法.对系统的硬件设计进行了介绍,详细地介绍了网络控制器LAN9118的工作原理及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6713.介绍了嵌入式TCP/IP协议栈LwIP和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在DSP上的移植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CS8900A的嵌入式网络接口模块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以太网控制芯片CS8900A的基本特性和工作原理,并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以太网解决方案,即采用该以太网控制器和微控制器C8051F005相连接实现的网络接口模块设计.该设计使嵌入式系统网络接口占用系统资源少,硬件连接简单,成本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陈传虎 《科技资讯》2007,(26):93-94
本文介绍了嵌入式TCP/IP系统的实现方案和以太网的帧格式,详细分析了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AS的发送数据帧和接收数据帧的格式,并以ARP数据包为例给出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1.
具有以太网接口的数据采集终端是以太网数据采集系统的前端设备。采用嵌入式网络单片机来设计以太网接入的数据采集终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易于实现的特点。主要介绍了以8bit嵌入式网络单片机SF0020为核心,配置512KBytes程序和数据存储空间,通过与A/D转换芯片MAX1263和物理层收发器DM9161的连接,组成一款基于以太网的数据采集终端。它具有250Ksps的最高转换速度,12bit的分辨率和4个输入通道,可以在该数据采集终端基础上,方便地进行网络仪器仪表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实时多任务μC/OSII操作系统的CAN总线与以太网互联网关设计,硬件上充分利用32位LPC2294微处理器的内嵌4路CAN总线的特性,采用TJA1050T为CAN接口,RTL8019AS为以太网控制器;软件上首先基于LPC2294对μC/OSII操作系统进行移植,编写网关的硬件驱动,并根据多任务的轻重缓急设定任务的优先级。有效地实现了以太网与现场总线两种不同网络基于RTOS进行的实时交互。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实时多任务μC/OSII操作系统的CAN总线与以太网互联网关设计,硬件上充分利用32位LPC2294微处理器的内嵌4路CAN总线的特性,采用TJA1050T为CAN接口,RTL8019AS为以太网控制器;软件上首先基于LPC2294对μC/OSII操作系统进行移植,编写网关的硬件驱动,并根据多任务的轻重缓急设定任务的优先级。有效地实现了以太网与现场总线两种不同网络基于RTOS进行的实时交互。  相似文献   

14.
采用DSP芯片和网卡接口控制芯片ENC28J60设计以太网控制器,介绍了采用标准SPI串行接口的新型独它以太网控制器ENC28J60的特点以及与外部接口的硬件电路设计,分析了嵌入式TCP/IP协议的选取原则,DSP芯片对网卡接口控制芯片的控制过程和TCP/IP协议处理数据包的流程.该系统可以将数据按网络协议处理,实现数据的以太网传输.  相似文献   

15.
随着嵌入式系统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网络上实现数据传输已经变成嵌入式系统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CS8900A是Cirrus Logic公司生产的16位以太网控制芯片,文章介绍了该芯片的主要功能特性和工作原理,并结合实际项目简要阐述了如何利用CS8900A通过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实现嵌入式系统的网络互连。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以太网帧协议和TCP/IP协议,研究了以太网控制器芯片RTL8019AS及其内部结构,同时采用微控制器STC90C516RD+为核心,设计相应的以太网驱动程序,实现了TCP/IP协议栈、以太网介质访问层和物理层功能,完成了接口层中数据帧的发送接收,从而实现嵌入式设备的以太网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17.
基于μC/OS-Ⅱ的多任务工业以太网测控节点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ADμC834和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AS的测控节点的硬件架构,该节点包含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出和越限报警等功能模块.本节点以嵌入式μC/OS-Ⅱ为操作系统,以uIP为以太网协议栈,节点在多任务环境和以太网通信的支持下可顺利地执行模拟量采集、控制量输出、以太网通讯和越限报警等任务.  相似文献   

18.
对基于 TCP/IP 协议栈的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过程做了概要的介绍.设计中以32位 RISC 处理器为核心的 ARM 嵌入式开发板实现整个监控系统的控制管理,开发板中嵌有嵌入式 Web 服务器,通过 RJ 接口接入以太网.由于嵌入式设备资源有限,接入网络时所使用的 TCP/IP 协议和普通 PC 机的不同,故设计中针对于 ARM嵌入式设备上网时所使用的 TCP/IP 协议栈进行编写,最后对该监控系统的不足做了总结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32位ARM处理器LPC2468和以太网控制器DM9000A的嵌入式以太网接口设计方法.硬件方面主要涉及以太网网络接口电路的设计,软件方面主要涉及以太网控制芯片驱动程序和上层网路协议.该嵌入式系统网络接入方案具有硬件接口简单、外围器件少、价格低廉、开发周期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肖伟 《科技信息》2007,(34):73-74
本文介绍了在嵌入式调试器中如何通过以太网口进行嵌入式软件调试,实现了主机与开发板之间的网口通信。针对具体的嵌入式开发板S3C4510B对网口驱动和网络协议进行了研究,裁减了网口驱动和网络协议的冗余部分,既保证了调试器可以通过以太网进行远程调试,又能满足嵌入式系统对资源占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