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袁定才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1):70-71
针对当前学生的不良心理现状及问题,根据新的心理健康标准,结合体育教学原则,通过采取丰富的教学形式和科学的体育活动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及其人格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
柯子端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4(2):79-80
体育教学活动在提高学生智力水平和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力及思维能力,从而利用学生智力开拓的角度展开论述;同时体育教学活动在开发认得大脑潜力、健康的情绪,培养人的意志和品质,有利于人际环境的适应等方面均有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3.
4.
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老师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民主、平等、相互竞争、刻苦学习的氛围,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重视,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村中学生心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体育活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有很大促进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具有自信、乐观、坚强的意志、友好协作等健康心理的新一代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使学生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7.
8.
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教育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体育运动中包含着对人的身心全面发展有深刻影响的有价值的思想、意识和作风等要素,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利用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文章着重从教师角度讨论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学校体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利用体育课教学活动,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手段,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一步达到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就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教材组织、教学组织、实际操作等水平,对学生所产生不良心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如何避免和克服学生不良心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便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环境对大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洪基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64-65
高校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形成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诸如周围的环境、自身心理因素、家庭成员的影响等。仅就图书馆的内外环境对大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学生自身的因素、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以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郑胜利 《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85-87,96
“扩招”后的体育师范专科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通过分析研究,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对学习环境的不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就业的压力以及现行教育制度的影响,应从创新教育制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开展创新教育、加强理性认知教育等方面进行改革,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的大学生,不仅需要较高的道德素养和专业能力素质,还必须有良好心理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因此,基于成功心理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健康的促进作用,我们认为在德育实践中引入成功心理教育将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同时也是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有力途径。 相似文献
16.
17.
陈亮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教师职业要求师范类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格和特有的行为规范。高等师范教育为使学生能较好地适应这一职业的特殊需要,除了在学生头脑中构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结构之外,养成健康的人格也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是指青少年学生的人格结构中所有特质都得到健康、全面和协调的发展,具有结构性、标准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须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途径,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9.
吴诚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3):81-82
阐述了健康体育的概念与作用,提出了应从体育师资培育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来入手,充分提升健康体育教育精神指导下的体育师资的实际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