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滨海潜在旅游资源的特点,按照实用性、综合性、代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采用AHP法(层次分析法)构建滨海潜在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潜在旅游资源进行定量分析,然后采用该评价体系对福清市东壁岛旅游度假区进行评价,旨在验证该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促进潜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依据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对三亚市旅游资源的数量、类型和质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分析;从空间范围上将三亚市旅游资源划分为东部热带滨海旅游区、城市旅游区、西部文化旅游区和北部乡村旅游区四大区域,引用基尼系数分析得出区域内优良旅游资源单体相对集中,最后归纳提炼出三亚市旅游资源的优劣势,为其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传统中医养生理论,把养生旅游资源分为,保养形体养生旅游资源、形神共养养生旅游资源、天人合一养生旅游资源3个主类,并在3主类下面进一步分了6个亚类和17个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养生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以贵州省100个重点旅游区的养生旅游资源为例,对其进行了分析评价,为贵州省养生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旅游资源评价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1982—2016年中国旅游资源评价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主要结论有:(1)研究阶段可分为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平稳增长3个阶段;研究热点可通过核心关键词、热词及高被引文献来反映;(2)评价区域涵盖中国各省,广西、河南、山东、四川等地为案例地密集区;评价对象与资源内涵沿5条主线不断扩展;资源自身价值与开发条件构成评价内容的主体;评价方法以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研究为主流.最后,从旅游资源社会文化价值评价、社区旅游资源价值感知、旅游资源指标监测与动态评价、加强与社会科学的融合等方面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广西滨海地区的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南濒北部湾,滨海地区有北海、钦州、防城港三个地级市。广西滨海地区海岸线曲折,拥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北海银滩,以“沙滩宽广,海水洁净,沙质细白,浪小潮平”为特点,有“南方北戴河”这美称;还拥有防城港金滩、涠洲岛与斜阳岛,合浦星岛湖、东兴边贸城、北海水族馆等胜迹,极富南国特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随着大西南出海通道建设力度加大,广西滨海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正面临大好机遇,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海南岛东部六市县为研究靶区,采用实地调查及文献调查等方法获取研究区的数据资料,利用spss19及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滨海旅游开发不仅受客源地经济形势影响,而且受目的地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2)滨海旅游开发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3)滨海旅游开发使农业用地面积在逐年减少;4)滨海度假游客平均每天产生的垃圾及用水量均比城市居民的多;滨海旅游开发的规模越大海滩私有化程度越强,近海海域环境质量越好;5)暴雨及波浪对海域的污染有稀释作用,海南东部海域的水质总体比较好,极少出现四类海水,8月份水质又比5月份的好.本研究对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广西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概述了广西滨海旅游资源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其优化,提出了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8.
旅游区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不但可为旅游区资源特征的论证提供科学依据,也能提高旅游区知名度,更是旅游规划中旅游项目设计的依据.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把旅游资源和环境质量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并有科学的环境保护规划,以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营口市海水浴场资源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更是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时期.为实现“海上营口”的目标,要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尤其是滨海旅游业;而要保证旅游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旅游环境容量分析,从而制订合理规划.本文主要分析了滨海浴场作为营口市旅游资源的基础,其资源条件与环境容量分析,并得出一定结论,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整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吉林省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吉林省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 产品整合的模式与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文旅融合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景观基因视角,运用系统分析、层次分析和熵权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度、旅游活动的文化传承度、文旅发展的耦合协调度3个维度,构建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传承与旅游发展融合度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函数.据此,对首批侗族传统村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传承与旅...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人类的不断进入,在利用旅游资源的同时又会对旅游资源赖以生存的自下而上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风景性旅游资源更是如此.在分析典型的风景旅游区—嘉陵江源头景区旅游资源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旅游地和开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嘉陵江源头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金城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自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南充特色地域文化,运用模糊评价方法进行定量评价,探索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即"森林公园+地域文化"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以期为南充市金城山森林公园的进一步开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海南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黎、苗族特色风情.开发潜力巨大.本文根据现有文献资料,通过专家访谈和实证调查,对海南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的资源开发现状、旅游产品及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阐明了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开发的特征及原则,提出了海南发展民俗体育旅游的战略、规划和措施,以期为民俗体育旅游市场、旅游经济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商洛市旅游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旅游区规划、深度开发,需要对旅游资源进行分析与评价。通过收集以国家标准(GB/T18927-2003)为依据进行陕西省旅游资源普查的基础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商洛市7大类旅游资源的丰度、结构、品质、功能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得出商洛市旅游资源的特征为:(1)旅游资源总体较丰富,主类较全面,但基本类型丰度相对缺乏,各类资源比例不均;(2)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3)旅游资源的整体品质还不够好;(4)人文旅游资源的数量远大于自然旅游资源,占据绝对优势,但自然旅游资源独具特色;(5)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6.
旅游资源可以激起旅游者的各种旅游活动,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保障.通过分析齐齐哈尔市现有旅游资源特征、分布及交通通达度等情况,得出齐齐哈尔市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与黑龙江省其它区域对比分析得出齐齐哈尔市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具有一定优势,但其分布零散,开发程度低等问题制约了民俗旅游的发展.为此,从不同空间尺度分析和规划设计了旅游线路及重点开发区域,为齐齐哈尔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地理学旅游价值的角度出发,对福建省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进行总结,概括出福建省山地旅游资源的3个显著特征.分析了目前福建省山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在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开发前提的理念基础上,对福建省山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地理学角度对中国西部地区山地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西部山地旅游资源具有六个显著的特点,并对西部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限制因素及其注意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从地理学角度对中国西部地区山地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西部山地旅游资源具有六个显著的特点,并对西部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限制因素及其注意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鄂西生态旅游产业化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旅游资源丰富,初步形成了鄂东综合旅游区、鄂中名胜古迹旅游区和鄂西自然风光与名胜古迹风景区.从旅游发展现状来看,前2个已有起色,鄂西旅游区自然风光独具特色,如何合理开发该区旅游资源,迅速发展鄂西旅游业,对振兴湖北经济、推动中部湖北崛起具有重要意义.鄂西旅游区必须发展生态特色旅游,以促进湖北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