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优化人工复合铁电薄膜的性能,建立三种材料复合而成的新型铁电薄膜的理论模型,采用Ginzburg-Landau-Devonshire(GLD)唯象理论,三种组元间采取不同的复合方式,同时引入一个分布函数来描述它们之间过渡层的性质,在不同的复合方式下,重点对复合铁电薄膜的极化性质展开了研究。研究表明复合方式的变化引起了薄膜内部极化强度分布的显著变化,该复合薄膜的平均极化强度随温度的变化与体材料的相应关系有显著区别。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在未达薄膜相变温度前,平均极化强度出现了一处突降,这一性质在复合铁电薄膜热释电性质及其器件的应用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钛酸锶钡作为一种典型的无铅铁电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提高室温钛酸锶钡的力电耦合性能是其应用的关键.基于热力学唯象理论,研究了Ba_(0.75)Sr_(0.25)TiO_3铁电材料的力致相变行为,及相变过程中的力电性能.结果表明,Ba_(0.75)Sr_(0.25)TiO_3在应力诱导下发生了铁电相变,相变过程中极化、应变、介电常数、压电系数均发生突变,较好地解释了实验中观测到的铁电材料应力-极化、应力-应变非线性现象.结果表明,力致相变能够增强铁电材料力电耦合性能,这为实验制备高性能无铅铁电材料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3.
用拉曼光谱在15℃~300℃观测了几种不同成分、不同粒径Pb1-xLaxTi1-x/4O3纳米粒子的铁电-顺电相变情况,讨论了掺杂效应和尺寸效应对居里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E(1TO)软模解冻时能够观测到的最低频率均在50cm-1以上,呈现出典型的弱阻尼特征,掺杂效应导致的空位和微区成分的涨落使相变温度弥散.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学溶液沉积法(CSD)将Bi3.4Dy0.6Ti3O12(BDT)前驱体溶液沉积在Pt(111)/Ti/SiO2/Si(111)基底上,然后在氮气环境中分别于600℃、650℃、700℃和750℃四个温度下退火,成功地制作出BDT铁电薄膜.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分别对其表面形貌、结构及其成份进行了表征;用铁电分析仪测试了其铁电性能.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但其剩余极化不是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单调增加.氮气中650℃退火的BDT铁电薄膜结晶良好,并且具有最大的剩余极化值(2Pr=7.8μC/cm2;Ec=95.7 kV/cm).另外,就温度对BDT铁电薄膜性能的影响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该文对新型的氧化铪基铁电晶体管存储器的巨大优势及其面临的工程和科学问题进行了详细评述,提出了存储器"器件力学"的概念.作为电子信息技术最核心的存储器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和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技术,我国全部依赖进口,几乎不能做到自主可控.新型存储器是我们"变轨超车"的绝佳机会.氧化铪基铁电晶体管(FeFET)存储器与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完全兼容,这就为其产业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HfO_2基铁电薄膜的FeFET存储器与CMOS兼容,可以实现FinFET(鱼鳍3D架构),可以突破后摩尔时代、有望填补"存储鸿沟",具有超高抗辐射能力、能耗低等突出优点,将引领新型存储器的发展方向.疲劳性能不是很好、存储器存储窗口的均匀性欠佳是限制氧化铪基FeFET存储器产业化的技术瓶颈,即工程问题.亚稳相、复杂界面效应、存储器"器件力学"的理论基础不清楚是限制与CMOS工艺兼容的氧化铪基铁电存储器产业化的关键科学问题.需要从氧化铪基FeFET存储器面临的工程问题提炼出基础科学问题,通过氧化铪基材料的铁电物理本质、亚稳相及其本构关系的研究,将界面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作为一个桥梁,提出栅极电压V_G即"场效应"和"铁电性"双控制因素下的存储器"器件力学"理论模型和实验研究方法,从而为解决氧化铪基FeFET存储器的技术瓶颈提供理论和实验支撑.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新的壳模型分子动力学优化方法来对壳位置进行优化.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多次迭代来确定模拟过程中壳的位置.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能够准确得到壳位置,计算效率比传统的优化方法要高,而且通过选择收敛因子还可以进一步控制计算精度和效率.该方法特别适合于对铁电材料的壳模型分子动力学模拟.  相似文献   

7.
雷琳  宋贝 《河南科技》2015,(2):131-134
以硅藻精土为载体,以Na2SO4·10H2O和切片石蜡为相变材料,进行了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表征。采用插层复合法制备出了硅藻土负载型的复合相变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SEM对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以及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在Na2SO4·10H2O与切片石蜡的质量比为1:3、负载量为60%、负载时间为2h、水浴温度为70℃的条件下制备出了复合相变材料,其相变温度为31.22℃和51.20℃,相变潜热为79.81J/g,相变材料均匀地吸附硅藻土多孔基体材料中,并与基体材料结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新的壳模型分子动力学优化方法来对壳位置进行优化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多次迭代来确定模拟过程中壳的位置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能够准确得到壳位置,计算效率比传统的优化方法要高,而且通过选择收敛因子还可以进一步控制计算精度和效率该方法特别适合于对铁电材料的壳模型分子动力学模拟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并分别在N2和O2中退火,制备了Bi3.15Nd0.85Ti3O12(BNT)铁电薄膜.对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XRD)测试,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形貌进行表征并用铁电分析仪分析其铁电性能(P-E).实验结果显示样品具有纯BTO钙钛矿晶体结构,均匀致密的表面形貌,很好的铁电性能(Pr25 kV/cm2).在O2中退火的BNT薄膜具有更优异的结构和性能,说明O2环境能够有效抑制退火过程中氧空位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陆游生于靖康之乱发生的前一年,适值赵宋朝廷与金人冲突不断的南宋前期。他的一生都以抗金救国、恢复中原为职志。但南宋偏安以来,当权者苟安求和,而主战派的陆游也因此得不到重用,壮志难酬,令他悲愤不已。身处乱世,满怀民族自尊与爱国热情,且又具备军事与政治才能的陆游,之所以会遭受排挤,追根究底,全然是因为他的政治理想与最高统治者的实际作为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但是,无论顺或逆,陆游始终关心时事政治,秉持经世济民的儒家思想;无论得或失,他始终忠诚于国家。所以,陆游的诗歌常充满着政治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交织着胸怀壮志却英雄失路的痛苦与悲愤,体现着深挚的忧国忧民情怀。在陆游的闲适词中也时常流露出徘徊于仕与隐之间的心理矛盾。为了消解他人生所面对种种无可奈何之境,陆游常借助梦的意象和引前代之仁人志士以自慰自解。  相似文献   

11.
在2-8GPa压力和600-930K温度的范围内,对非晶(Fe0.99Mo0.01)78Si9B13晶体化过程中亚稳Fe3B到Fe2B的相变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确定了其转变温度随压力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标准三点转移函数及其各阶偏导数的基本性质,求出了转移函数的一个开展式。  相似文献   

13.
倪福太 《松辽学刊》2004,25(1):51-53
根-茎过渡区的研究对于双子叶植物的结构(初生维管系统)是极具证明力的.尤其是在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在国际上对幼苗初生维管系统根-茎过渡区的研究有两大学派,一派主张根的外始式星状中柱最原始,茎的内始式真中柱最进化,在两者之间存在一个下胚轴为中始式的根茎过渡区;另一派主张幼苗可分成根-下胚轴-子叶与上胚轴苗等两个单位,上胚轴常似成一种分离的结构,着生在根-下胚轴-子叶的单位上,根和上胚轴间不存在过渡情形.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国内外几种不锈钢电焊条焊接工艺的对比分析,认为影响其工艺性能的内在因素取决于施焊时熔滴的过渡形式.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各种配方调试,得出在酸性渣系不锈钢电焊条的配方中,当硅酸盐与碳酸盐的比例适当时,可以大大改善其焊接工艺性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由Monod动力学所描述的具有限时滞微生物连续培养模型的定性性态,给出了稳定性区域的划分,证明了当时滞变化时,平衡点和稳定性区域也随之改变,并伴随Hopf分支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Raman光谱技术研究了快离子晶体化合物NaTi2(PO4)3在高压下的结构相变。通过对多晶样品在高压下Raman光谱带的变化及振动峰半宽度和v-p曲线发生的突变现象等的分析,基本上可确定NaTi2(PO4)3晶体分别在2.5GPa和7.5GPa压力附近发生两次结构相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不同焙烧温度Co/HZSM—5中Co存在化台态及不同温度下还原Co存在价态的研究,并结合活性评价结果,得到Co在催化剂中存在的化合态和价态对由和乙烯一步法合成苯乙烯反应活性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喇曼散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钽铌酸锂(LiTa_(0.9)Nb_(0.1)O_3)晶体的晶体振动及其高温下发生的由铁电相到顺电相的结构相变。常温实验中,观察到了所有喇曼激活的模式,与群论分析的结果相符合。高温实验中,发现钽铌酸锂的相变过程中有模式软化的现象发生,但软模并未软化至零频率,即结构相变并非软模导致的位移型相变而是一种有序—无序型的相变。  相似文献   

19.
过渡金属香兰素配合物的固相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温下,由过渡金属醋酸盐与香兰素(HL,C8H8O3)直接进行一步固相反应合成了5种配合物[ML2(H2O)2](M=Mn,Co,Ni,Cu,Zn)1~5,用XRD、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热分析方法进行表征.中心金属离子M(II)与2个香兰素基中的酚羟基氧和甲氧基氧的4个氧原子以及2个水分子中的2个氧原子发生配位,形成分子配合物,配位数为6.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标准三点转移函数及其密度族进行了简化,并得到向左,向下偏微分方程组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