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研究延安市郊(县)果蔬地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以指导果蔬地害虫及虫害的立体防治。通过手拣法对大型土壤动物进行标本采集,从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以及丰富度指数方面对其进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共获得大型土壤动物标本280个,隶属于3门7纲14目。其中,正蚓目和膜翅目为其群落的优势类群,占其群落个体总数的53.93%,其他12个类群则均为常见类群。对不同种植类型果蔬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号样地的多样性指数最高,5号样地的多样性指数最低。而优势度指数(C)最高的为6号样地,最低的为2号样地。对垂直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果蔬地大型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即0~5cm5~10cm10~15cm15~20cm。研究表明不同种植类型果蔬地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均有不同,这反应了果蔬地大型土壤动物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应性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铅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5℃条件下,60d时间内,研究了3种不同土壤不同含铅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脱氢酶、碱性磷酸酶、精氨酸氢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含铅量为100μg/g土壤时,微生物生物量和脱氢酶、碱性磷酸酶、精氨酸的氨化作用均无明显变化;当土壤含铅量为400μg/g土壤时,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均显著减少,在沙反腐殖土中表现明显,在粘质腐殖土和腐殖土中表现较弱.以游离状态存在于土壤中的铅含量在沙质腐殖土中高,在粘质腐殖土中低,大约加入土壤中铅的67%~86%,在土壤中被吸收,土壤中游离态的铅含量与微生物生物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土壤污染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壤动物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湘中主要工业区农田的污染主要是由于重金属有毒物质在土壤中的积累。通过调查共获得31类土壤动物,隶属6门12纲。土壤动物的种类与数量随着污染程度的增加而减少,土壤动物的密度与重金属元素As、Hg、Cd,Zn、Cu、Pb的浓度密切相关,在土壤污染模拟试验中得到了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6.
现今,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建筑伫立于城市之中,要想在建筑行业得到利益与名义的双丰收,光靠地皮的价位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建筑结构选型的标新立异、材料施工的安全保障和后期服务的全面到位。下面,就高层建筑结构选型这一问题进行具体探究。 相似文献
7.
8.
重金属是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类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污染物,它不能为土壤微生物所分解,但可被生物体富集,并且可以转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因此,土壤受重金属污染将直接影响到土壤中生物体的重金属离子含量,并进而影响到人体健康和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10.
11.
湖南衡阳地区紫色页岩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2002年间,对湖南衡阳地区的祁东、衡南、常宁3地紫色页岩母岩或母质的土壤动物进行了实地调查.在调查地区共获得各类土壤动物3936头,隶属于5门12纲39目143科209属253种,并定性、定量分析了该地区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组成、分布特点和季节变化.研究表明:紫色页岩土壤动物群落与肥沃地区土壤动物群落有很大差异,其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为矛线目和蜱螨目.各生境的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指数C和均匀度指数E也被分析.各生境群落间相似性系数很小.植被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生态因子.各种分析显示,甲螨类和矛线虫类是紫色页岩土基形成的主要“拓荒者”. 相似文献
12.
13.
依据重力场流分离理论的原理和重力场流分离的理论模型,推导出重力场流分离过程中描述颗粒运动的方程,应用方程对影响重力场流分离效果的因素--洗提载液的速度、粘度和重力场的强度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动机概述出发,并结合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东北地区7所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的措施.希望本次调查与分析能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师与学生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16.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微生物特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三江地区土壤中3大类微生物数量在春、秋两季的季节性动态变化,及可培养细菌在不同土壤中的分布与种属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原生态土壤的优势细菌种类及分离出的细菌种类最多,其次为农作物种植区土壤,退耕还草土壤分离出的细菌种类最少,细菌种类较为单一,但优势菌种所占比例大.同时,不同土壤类型有其特有的菌属.通过对不同耕作下的土壤、退耕还草土壤、原生态土壤理化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说明三江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开垦时间的增加,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渐变.物理性质方面,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逐年减少;化学性质方面,有机质和其他养分随开垦时间的增加而逐年降低,退耕还草后土壤性质有所恢复,原生态的土壤肥力最强.说明退耕还草有利于改善当地的土壤理化状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