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糜腹(chyloperitoneum,chylousascitis)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管疾病.乳糜腹水临床上少见,而创伤性乳糜腹(traumatic chyloperitoneum)则更不多见.2007年4月16日~5月15日我院收治1例发生创伤性乳糜腹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乳糜腹(chyloperitoneum,chylousascitis)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管疾病。乳糜腹水临床上少见,而创伤性乳糜腹(traumatic chylopentoneum)则更不多见。2007年4月16日~5月15日我院收治1例发生创伤性乳糜腹的。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 乳糜尿病人的免疫系统,以前并未研究过,但只知道有淋巴细胞尿(Koo 和 Van langenerg,1969,Wiggelink Huizer 等,1972)和周围血液淋巴细胞计数低下(Date 等1980)。本文证实了乳糜尿病人其免疫系统有某些异常。  相似文献   

4.
火车致闭合性腹外伤,常为多个脏器损伤,且以实质性脏器破裂多见,病情危急,多死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B超及腹穿是早期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抗休克、及时剖腹手术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利用多层螺旋CT腹部平扫及增强扫描评估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探讨可用于评估及预测创伤患者的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影像学指标。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解放军第九四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共78例创伤性患者影像学资料。根据患者做完CT检查24 h内血压及心率等指标将其分为2组:休克组(33例)及稳定组(45例)。测量腹部血管(下腔静脉管径及塌陷指数,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管径及CT值)影像数据,并观察下腔静脉周围是否出现"光环征"。利用统计学方法独立样本t检验找出2组患者具有差异性的指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休克组下腔静脉塌陷指数(T/AP)显著大于稳定组(P0.05),有明显塌陷趋势;休克组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直径显著低于稳定组(P0.05)。休克组下腔静脉周围光环征与稳定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腔静脉塌陷指数,肠系膜上动、静脉的管径变化以及下腔静脉周围"光环征"CT形态学改变对预测创伤性患者低血量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有着一定临床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柞蚕剖腹卵为寄主材料,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0—85%,光照为14L:10D条件下,对寄生荔枝蝽卵的日本平腹小蜂(Anastatus janponicus Ashmead)和黄褐平腹小蜂(A.sP.)的若干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平腹小蜂的成蜂寿命和生殖力差异极显著。在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测得日本平腹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11.9℃,有效积温314.9日度;黄褐平腹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17.3℃。有效积温259.0日度。  相似文献   

7.
Cirt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是一种以黄疸、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遗传代谢病。本病文献报道最早见于2001年,以腹胀、乳糜腹为突出表现的病例尚未见报道。今将我科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1996年11月至2000年3月共收治各种胸部损伤和胸外伤后并发症187例,现对其中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处理的33例(17.7%)进行回顾分析。全组33例,男27例,女6例。年龄7~74岁,平均29.5岁。其中创伤性血气胸22例,创伤性血胸继发脓胸6例,创伤性浮动胸壁和创伤性肺内血肿机化各2例,创伤性乳糜胸1例。合并腹部损伤及多发伤各6例。胸部损伤左侧17例,右侧13例,双侧3例。全组均采用全身麻醉,31例双腔管插管,2例为单腔管插管。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中转开胸。手术包括:血胸清除、胸内止血术8例,单纯肺修补术7例,脓胸清除、胸膜纤维素及纤维板剥脱术6例,血胸清除、肺修补术5例,膈肌修补4例,胸导管缝扎、右下肺楔形切除及左上肺叶切除术各1例。10例采用标准的3切口施术,21例仅用2个切口,2例肺楔形切除及肺叶切除则作4~8 cm小切口。平均手术时间55 min(25~130 min),术后留置胸管平均2.6 d(1~9d)。术后并发症仅1例(3%),为伤口感染,经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1个月至3年,均未再发生血胸,亦未见脓胸复发、胸内积血机化或胸廓畸形等。用电视胸腔镜处理经过认真选择的胸部外伤病人时,具有安全、微创、准确、有效的特点,可部分代替剖胸探查术。但对心脏大血管损伤大出血伴休克者,胸腔镜仍有局限性,应选择紧急开胸以免贻误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江西武夷山保护区黑腹绒鼠(Eothenomys melanogaster)的形态及其种群生态特征,采用铗日法于2014年夏季、秋季和2015年春季,选取植被垂直带上6个不同的生境类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江西武夷山保护区黑腹绒鼠分布于海拔1 800 m以上的落叶阔叶林、苔藓矮曲林、台湾松林及山顶草甸等生境中,且在台湾松林和山顶草甸中为优势物种,伴生种有社鼠(Rattus niviventer)、针毛鼠(Rattus fulvescens)、巢鼠(Micromys minutus)等。不同季节的平均捕获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捕获的总数夏季春季秋季。雄性黑腹绒鼠的数量多于雌性,但雌性的个体大于雄性。不同生境的黑腹绒鼠形态特征仅后足长存在差异性(P0.05),不同季节的体重和耳长存在差异性(P0.05)。不同季节雌性黑腹绒鼠均有怀孕现象,但仅在台湾松林和山顶草甸生境中。  相似文献   

10.
在为福建省林业厅鉴定森林害虫标本中,发现日箭蜒属蜻蜒一个新种,特命名为相似日箭蜒。兹描述如下。相似日箭蜒 Nihonogomphus simillimus Chao,新种分布:福建(光泽县)。长度(毫米):雄性体长57,腹长42,肛附器3.5,后翅36。雄性色彩:体黑色,具黄绿色至黄色斑纹。 (1)头部:上唇亚端缘具一条黄色横纹,该横纹背方中央呈楔形缺刻。颊褐色。前唇基黄色,后唇基、前额和上额前方的2/3淡黄绿色,后唇基两侧腹缘黑色。头顶黑色。后头及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青石斑鱼仔、稚鱼形态变化划分为前仔鱼期、后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背、腹棘的显著伸长是石斑鱼形态发育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特征。背棘、腹棘长短与仔鱼全长有明显关系。背棘和腹棘比值近似1:1。仔稚鱼全长和体重两者呈幂函数相关。在整个仔、稚、幼鱼日龄生长中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5日龄前的仔鱼阶段,第二阶段为40日龄前的仔稚鱼阶段,第三阶段为60日龄前的稚幼鱼阶段。各生长阶段均伴随着一个危险期。导致各危险期的主要原因是(1)饵料,(2)变态,(3)自残。对策是(1)确保适时、适口饵料供应,(2)防止水质恶化和饵料营养缺乏,(3)勤分苗和充分投饵。在生长发育中,石斑鱼个体大小差异显著,导致此现象出现是因先天性和后天性二个方面造成。  相似文献   

12.
在为福建省林业厅鉴定森林害虫标本中,发现日箭蜓属蜻蜒一个新种,特命名为相似日箭蜓。兹描述如下。相似日箭蜓 Nihonogomphus simillimus Chao,新种分布:福建(光泽县)。长度(毫米):雄性体长57,腹长42,肛附器3.5,后翅36。雄性色彩:体黑色,具黄绿色至黄色斑纹。  相似文献   

13.
(一) 腕足动物营海生底栖生活,通常以肉茎固着海底或其他物体。肉茎从腹壳内经腹窗孔伸出,肉茎萎缩或消失后,窗孔可被腹窗板(Deltidium)覆盖。腹窗板类型颇多,名称各别。具铰纲的腹窗板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称异板(Xenidium)或假商板(Pseudodeltidium),一称腹三角双板Deltidial plates。据王钰等介绍,关于弓石燕科的腹窗部分说:“腹壳三角孔复有简单的内窗板和假窗板”。内窗板如何?暂置不论。下文只谈假窗板。  相似文献   

14.
蜀柏毒蛾两天敌Holling捕食模型的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Holling模型分析了厉蝽(Cantheconidea concinna Walker)、广腹螳螂(Hierodula potellifera Serville)两捕食性天敌与蜀柏毒蛾幼虫之间的功能性反应.结果表明:厉蝽、广腹螳螂是蜀柏毒蛾的两种重要捕食性天敌,最大日捕食量每头可达22.42头和24.63头,两者在控制蜀柏毒蛾危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扫描可从多视角图像与信号变化反映人体的解剖结构与组织的病理特征,在脊柱外科的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其优越性,是脊柱外科重要的临床诊断手段。在本篇综述中,一方面我们探讨了人类脊髓成像的历史沿革,描述了从1980年代首次提供人类脊髓可视化到如今一系列出色的成像工具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概述创伤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的临床情况,并突出显示MRI在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与非创伤性脊髓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年谱     
一八九八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一岁十一月二十二日(阴历十月初九日),生于江苏省东海县.苏东坡有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长辈乃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糜腹水病因及治疗;方法:根据临床资料,通过分析,总结发病规律;结果:乳糜腹水形成与淋巴回流障碍有关联;结论:含脂丰富的淋巴液聚积腹腔形成乳糜腹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非创伤性急腹症诊治中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1994年1月至1999年5月,69例非创伤性急腹症行腹腔镜诊治。其中,胃十二指溃疡穿孔20例,急性阑尾炎17例,急性胆囊炎6例,其它疾病7例。结果69例腹腔镜诊断标准率94.2%(65/69),经腹腔镜检查纠正术前诊断5.8%(4/69)。避免不必要剖腹检查13%(9/69)。单纯通过腹腔镜治疗63.8%(44/69),腹腔镜辅助手术1.4%(1/69),中转为传统手术26.1%(18/69),并发症率4.3%(3/69),死亡数为0。结论非创伤性急腹症行腹腔镜诊治是恰当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在广西弄岗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及其周边区域(总面积70 hm~2)共布设了35台红外相机,对分布其中的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并采用活动强度指数对其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进行分析,探讨赤腹松鼠对喀斯特石山生境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不同时间段赤腹松鼠的活动节律存在极显著差异(t=7.414,df=13,P0.01),活动模式呈典型的双峰型,活动峰值出现在7:00—8:00和17:00—18:00。赤腹松鼠日活动主要以移动(69.82%)和觅食(21.72%)为主,时间分配在不同月份间存在极显著差异(t=8.519,df=11,P0.01),但在旱雨季间不存在显著差异(Z=-1.218,P=0.20)。最适的活动温度范围为14~28℃,偏向于接近当月平均气温的时间段活动。  相似文献   

20.
在狂犬疫苗生产中,发现有20%的十四日龄金黄仓鼠腹腔中育一种白色乳状液体,检定为乳糜性漏出液。经狂犬疫苗生产组验证,对疫苗生产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