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亚胺是指含有亚甲氨基(Azomthine group)-RC=N-并通常是由伯胺与活泼羰基化合物所形成的一类化合物。由于亚胺类化合物(Schiff Base)是研究环金属化合物的一个很好的配体,因此,我们在研究二茂铁亚胺环金属化合物时,对多种二茂铁亚胺的合成进行了研究。根据亚胺结构的不同,其合成方法大致  相似文献   

2.
关于茂金属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1年报导了第一个过渡金属的茂金属化合物二茂铁。二茂铁的发现,引起了对大量过渡元素茂金属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反应性能的研究,目前已制出许多茂金属化合物,且迅速发展,从而开辟了一个新的化学领域——茂金属化学(metallocenechemistry)。 茂金属是以环戊二烯基(称为茂)为有机配体与金属键合的一类化合物。表—1列举了一些重要的茂金属化合物。茂金属根据键合情况可分为三类:离子型结构茂金属;  相似文献   

3.
以二茂铁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6步反应合成得到新型的二茂铁吡咯并[1,2-α]喹喔啉哌嗪类衍生物1a-h.产物针对恶性疟原虫FcB1,K1,F32等菌株进行了体外抑制活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新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疟活性,其中芳环上4-位硝基取代的化合物1h体外抗疟活性最优.本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具有更好活性的抗疟药物打下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有机金属化合物和有机金属化学 1828年,首次人工合成了尿素之后,对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一门系统完整的科学。19世纪20年代以后,人们认识了大量的复杂化合物,后来称之为配位的化合物,并创立了配位化学。 20世纪50年代初期,从合成二茂铁那时起,涌现出一大批过渡元素的有机金属化合  相似文献   

5.
N-取代马来酰亚胺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与高分子合成的中间体.采用呋喃保护的马来酸酐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和氨基乙醇反应得到呋喃N-羟乙基马来酰亚胺,最后用高沸点溶剂加热脱去呋喃环,得到N-羟乙基马来酰亚胺,总收率达64.1%.同时对各步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所得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经过1 H NMR和13C NMR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电解合成二茂铁的紫外一可见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二茂铁在电化学合成过程中的紫外光谱特性,发现新生成的二茂铁与环茂二烯之间有着很强的相互作用,能够形成某种形式的缔合物,并讨论了氧对电解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电解合成二茂铁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二茂铁在电化学合成过程中的紫外光谱特性,发现新生成的二茂铁与环茂二烯之间有着很强的相互作用,能够形成某种形式的缔合物,并讨论了氧对电解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二茂铁与乙酸酐在磷酸催化下反应,合成出乙酰基二茂铁,再用乙酰基二茂铁与乙酰肼作用,得到化合物二茂铁乙酮乙酰腙.通过多步实验确定出腙的最佳合成条件,并通过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9.
采取简单的一步水热合成方法,通过调控反应体系的pH与原料起始物质的量比,合成了一例结构新颖的化合物[Ag(bpy)_3]_2[HAsW_(12)O_(40)],(bpy=2,2’-bipyridine).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IR对合成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该化合物是由多阴离子[HAsW_(12)O_(40)]~(2-)(简写为AsW_(12))和两个游离的金属有机配合物{Ag(bpy)_3}构成.在紫外光照射下,对化合物的光催化降解活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金属原子簇化合物,今天已经是一类很重要的化合物。由于这类化合物起着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之间的桥梁作用,诸如合成、性能、结构与结构规律的探讨等极为活跃,已成为迅速发展的独立学科——金属原子簇化学。 金属原子簇化合物,是指一个分子中含有二个和二个以上由金属形成金属——金属键(简称M—M键)抱成一团的化合物。 图1表示了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简单代表。这些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含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PhCMe2CH2)3SnFe(C0)2Cp,并对该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元素分析结果与相应的化学式的理论值基本相符;红外光谱证明了化合物中各种官能团的存在;X光四圆衍射仪对所含Sn、Fe单晶的结构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分子中存在Sn-Fe金属-金属键.该化合物在水、空气中相当稳定;易溶于四氢呋喃、甲苯、己烷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刚性大环分子的独特结构和新颖性能,它们在超分子化学及材料科学领域已引起了广泛关注.侧重介绍一些近期用动态共价化学(dynamic covalent chemistry)方法合成大环分子的研究工作,及其和传统动力学控制的交叉耦合(cross - coupling)方法的比较.耦合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共价键的形成不可逆,产品分布由动力学控制,由此导致大量长于(overshooting)目标大环分子的副产物生成.然而采用可逆复分解反应(metathesis reaction)的动态化学方法可以使大环化合物的合成更加高效.目前,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包括高效制备位置专一性的大环化合物以及更加复杂的二维和三维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3.
年产10吨二茂铁生产技术“二茂铁”生产技术项目为省级科技成果。该项目投资少、回收快,技术成熟可靠,为在短期内完成日益增多的出口量,现开始技术转让、产品包销。一、产品介绍及市场:“二茂铁”属金属有机化合物,是一种基本化学试剂和燃料助剂。主要用于各种燃料...  相似文献   

14.
4-溴-N,N-二(4-叔丁基苯基)-苯胺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对溴苯胺和对叔丁基苯甲酸为原料,经Hofmann降解、Sandmeyer和Ullmann反应等反应,合成得到了一种具有空穴传输性能的环金属配合物电致磷光中间:4-溴-N,N-二(4-叔丁基苯基)-苯胺,反应产率为43.5%,产物结构经核磁氢谱、质谱得到了表征.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强烈的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发射性能,其氯仿溶液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306 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是543 nm.但薄膜的最大荧光发射波长蓝移至458 nm.  相似文献   

15.
在673 K和773 K采用惰性金属电极,应用多种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Zn(Ⅱ)、Mg(Ⅱ)、Ca(Ⅱ)和Li(Ⅰ)离子在LiCl–KCl熔盐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当阴极电位达到-1. 40 V(vs. Ag/AgCl)时,Mg(Ⅱ)离子在先沉积的Zn表面发生反应,生成MgxZny金属间化合物,而Ca(Ⅱ)离子和Li(Ⅰ)离子同样在金属Mg表面发生欠电位沉积现象.当阴极电位达到-2. 5V(vs. Ag/AgCl)或电流达到-1. 27 A/cm~2时,熔盐共电沉积可以制备Mg-Ca-Zn-Li合金.  相似文献   

1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二茂铁取代物进行几何优化,并在所得构型基础上,用微扰理论MP2/6-31G*方法计算结合能.从几何结构分析,-NH2、-OH对二茂铁结构的影响不同于其他取代基.从结合能分析,二茂铁取代物Fer-SiH3、Fer-PH2、Fer-SH的Fe2 的离子性强于Fer-CH3、Fer-NH2、Fer-OH的.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双噁唑啉、酒石酸衍生物(TADDOLate)和L-氨基酸席夫碱等三类手性配体与金属的络合物对二苯基硝酮与缺电子烯烃或乙烯基乙醚环加成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三类手性配体组成的金属络合物对反应的速度和收率有较大的提高;双噁唑啉和TADDOLate的络合物使无选择性的硝酮与缺电子烯烃、的环加成反应变成区域专一性反应,对映异构体选择性最高达到76%;氨基酸席夫碱络合物使硝酮与乙烯基乙醚的环加成反应的endo/exo取向发生逆转,并且选择性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由于钠离子电池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在大规模储能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负极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重要的组成部分,提升负极材料的性能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内容.由于钼基过渡金属化合物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多电子转移,可以提供很高的可逆容量,因此钼基过渡金属化合物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被广泛关注.从3个方面对钼基过渡金属化合物进行综述,首先,介绍钼基氧化物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其次,介绍钼基硫化物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开发与应用高性能钠离子电池钼基负极材料进行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根据半经验MO计算结果,讨论了硫氮环S2N2和S3N3^-与过渡金属形成的夹心化合物的稳定构象及电子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S2N2环形成的Ti(S2N2)2是D2对称性的交叉式稳定,而S3N3^-环形成的Cr(S3N3^-)2是D3d对称性的反重迭式稳定。轨道相互作用分析表明,硫原子d轨道对于夹心化合物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 金属卤化物灯是近二十多年来研制的新光源,由于光色好,发光效率高,发展很快。有力称它为第三代光源。一、金属卤化物灯的特性 1.工作原理:金属卤化物灯,结构与高压汞灯相似,是在高压汞灯的放电管内添加一些金属卤化物(如碘、溴、钠、铊、铟、镝、钍等金属化合物)。灯在开始工作时,先是水银蒸气放电,很快将电弧管加热,使其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