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儿童行为的分析,总结出了儿童行为的特点,并针对儿童的这些行为特点提出了实现儿童用品的安全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随着人们住房环境的改善,更多的儿童拥有了自己的居室,但是儿童家具与其他儿童用品相比较,却显得十分滞后,多为成人家具的“缩小版“.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儿童家具市场亟待开发.……  相似文献   

3.
对芜湖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芜湖市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学校存在体育师资力量不足、体育课上课不足、体育场地不健全且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另外,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消费欠缺.因此,建议学校要切实重视和加强体育教育,政府要加大相关投资,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条件;社会和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也要予以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4.
在育儿模式多样化发展的今天,家庭交互模式特别是亲子互动日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该文主要从家庭关系的角度阐述了移动应用在父母以及儿童中的使用行为,并分析了儿童移动应用的现状。通过现今移动应用对家庭亲子关系的影响研究,找到一些亲子游戏设计中应有的原则。从促进亲子关系为目的出发,对亲子移动应用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基于米歇尔.福柯关于空间与权力不可分割的理论,本论文认为无论就社会文化习俗还是就儿童文学文本而言,在英国家庭中家长尤其是父亲对于儿童的权力控制是一个客观的空间政治现实。尽管英国儿童文学中不断重复的关于完美家庭的描写刻意消解这一现实,但在完美家庭中权力架构仍然存在。本论文通过细读大量第一手文本,试图剖析其中以完美家庭为蓝本的空间政治的主要形态并阐明其意识形态内涵。  相似文献   

6.
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汽车消费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以渭南地区为例,探讨了欠发达地区家庭汽车消费研究的意义,基于渭南家庭汽车消费的现状,分析了家庭汽车消费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欠发达地区汽车市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微观数据,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测度出城镇化对"农转非"家庭消费倾向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农转非"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农村家庭在城镇化过程中转变为城镇家庭对家庭消费倾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家庭比农村家庭在基本生活消费倾向的概率增加了14. 8%,与此相反,"农转非"家庭比农村家庭在医疗保健消费倾向的概率降低了2. 4%。这表明城镇化过程中,推动了"农转非"家庭基本生活消费倾向的提高,小幅降低了医疗保健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CFPS 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 回归模型研究家庭旅游消费态势、特征及其影 响因素。结果表明:(1)基础档和中档家庭旅游消费是中国现阶段家庭旅游消费的主流选择,并呈 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2)基础档和中档旅游消费在二线地区家庭和农村家庭旅游消费选择上更 为明显,消费层级与家庭所处区位的密切关系是中国家庭旅游消费的显著特征;(3)家庭净资产、 居民消费性支出、家庭总支出、人均家庭纯收入、房屋所有权性质是影响中国家庭旅游消费的显著 因素,中国家庭旅游消费影响因素的多元化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9.
在计算机模拟碰撞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产品进行改型设计.首先,通过逆向工程的方法,建立儿童汽车安全座椅样件的三维CAD模型,根据市场实际需求对样件进行改型设计.然后利用MADYMO(mathematical dynamic model)软件建立虚拟碰撞仿真模型,并分别对改型前后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进行了仿真碰撞试验.最后,通过对仿真碰撞结果的分析,验证了改型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及青少年情感与社会适应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彦 《龙岩学院学报》2007,25(4):143-145,148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并辅以无结构化访谈法,从农村留守儿童和青少年在情感发展水平、应激水平以及家庭生活结构对儿童的影响几个方面着手,考察农村留守儿童及青少年情感和社会化发展状况.提出通过向留守家庭提供充分的资源支持、完善农村教育的社会支持网络、寻求教育政策支持等方式,为农村留守儿童及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效帮助,并营造积极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杭州市下城区XX小学四年级全体流动儿童家长的调查及对部分外来务工人口子女的家访,对外来务工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反映了外来务工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一些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刘丽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6):74-75,78
目的是探讨家庭生态环境因素对听力残疾儿童心理健康及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听力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进行比较,发现听力残疾儿童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组织性、独立性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家庭的矛盾性评分则高于对照组。对听力残疾儿童的干预要改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13.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教育家。他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并提出发展儿童智力须抓住关键期,重视儿童身体健康及儿童语言、智力、品行心理素质、学习习惯的培养,教会孩子与人相处,父母要以身作则等。研究卡尔·威特的早期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儿童早期教育仍有启示。  相似文献   

14.
韩非子作为我国先秦时期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在谈到法治问题时阐述了他的消费欲望观、消费道德观、消费与需求关系观、奢侈消费观,这些观点有对有错,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树立和谐消费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国人必须树立和谐的消费观。分析了不和谐消费产生的原因,指出在我国必须大力提倡和谐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6.
朝鲜族消费规范中呈现为重共同体、重人生、重礼仪和重娱乐的消费特征.汉族则呈现为重亲属、重家庭、重储蓄和重节俭的消费特征.消费文化特征是民族文化在消费中的体现,也是社会化的结果.文化类型差异是互补的前提,文化类型不同才有可能取长补短.朝、汉民族消费文化涵化的现象证明: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吸收有利于扬长避短,形成合理的消费方式,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消费观.  相似文献   

17.
王娅霜 《科技咨询导报》2011,(32):140-140,142
目前,隔代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家庭教育中客观存在的一种教育形态。隔代教育有利有弊,但更应注意有可能导致子女出现偏差的因素,其负面影响更易导致儿童产生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并影响儿童将来的发展。因此,笔者对有关该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阐述西方消费函数理论基础上 ,对西方 4种收入假说进行了简评 ,指出我国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源之一是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 ,而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 ,又是由现实基本资产状况不足所致 .要增加预期收入 ,必须扩大现有资产的量度以满足人们增收的欲望 ,这也是解决消费问题的重要出路 .  相似文献   

19.
从伦理学视角来看,大学生的高消费会对家庭、学校、社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为此,大学生需要加强自身的消费品德修养,家庭、学校、社会也应共同努力,营建一种良好的消费文化氛围,以加强对大学生理性消费观的引导和培养,推进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交易成本对住房消费的阻碍效应,基于信息经济学原理,该文建立了包含交易成本的跨期住房消费模型,采用仿真模拟方法探讨住房价格和家庭收入等对住房消费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住房价格的变化幅度越大则阻碍效应越大;家庭收入变化不会产生交易成本对住房消费的阻碍效应;交易成本过高时,只有住房需求的显著变化才会促使家庭调整住房消费。建议保持房价的稳定,减少居民家庭对房价变动的预期,以便降低交易成本的阻碍效应、提高住房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