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阐述了生态学中自然实验的内涵、分类、作用,并将自然实验与传统实验和观察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异同。自然实验利用自然发生的干扰或他人引起的干扰作为处理,并遵循费希尔的实验设计,因此,既非传统意义上的观察,又与传统实验有所区别,可称之为介于主动观察和传统实验之间的一种准实验。同时,观察与实验之间并非截然的二分,而是按照有无干涉、干涉施加者、有无实验设计形成了一个连续的系列,即被动观察、主动观察、自然实验和传统实验。  相似文献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实验离不开观察,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观察要有目的性、观察要有程序性、观察态度要严谨、运用多种方式进行积极有效的观察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中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通过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对知识获得感性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化学的概念和理论。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文分别从加强实验观察,多让学生进行训练,多为学生创造观察机会;引导学生观察高课外即观察日常生活,生产或自然现象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观战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1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1)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有意观察:教师在精心设计演示实验,提高实验可见度的基础上,首先应抓住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有意观察。对于隐蔽的现象,可采用着色、代换等手法,使现象明显突出,富有动感和空间立体感,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有意观察。观察对象进行突出放大,促使学生有意观察。(2)在分组实验中深化有意观察,提出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学生分组实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意观察,促使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物理规律。教师应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学生才能展开思维,进而提出各种测…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化学教学作为教育的一个方面应十分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本文钭对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进行论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应当注意做到:明确观察目的,制订周密的观察计划;培养严肃的观察态度;引导学生反把观察与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应当做到: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实验,必须强调教师科学,规范的示范性;必须强调指导模仿练习,培养独立操作能力,强调单项与综合练习并举,集中与分散练习结合,利用迁移,促进实验技能的形成;尽量做到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习题和作业;必须探索性实验与创造性思维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现行义务教育物理教材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让学生在观察和实验中获得知识,把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和学习物理初步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结合初中学生特点,以生动具体的事例、实验,使学生有兴趣学物理,自觉养成用所学物理知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粗浅看法。一、深入了解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存在问团,有的放矢,强化基本功训练初中生年龄特征决定了其知识水平的局限性和生活阅历浅,加上初次接触物理学科,对如何观察和动手实验,均…  相似文献   

7.
运用投影仪提高实验可见度 许多实验,尤其是演示实验,就是创造特定条件显示现象供学生观察其变化和结果,从而寻找其本质规律的过程。然而,在众多的演示实验中,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有的因为现象不明显,可见度小,学生在座位上难以观察清楚,影响学习的情绪。若运用投影仪把细微的现象投影在屏幕上,现象就会被真实地放大投影出来,可以增强其清晰度和可见度,缩短观察时间,  相似文献   

8.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客观必然性。首先,从物理课程本身来看,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其次,从教育对象的特点来看,中学生普遍是好玩的,而实验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顺应了学生的心理特征,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是必不可少的实验方法之一。我国西部边远山区的初中学生,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来自村级小学。村小教师缺乏,也没有相应的仪器设备,学生在小学没有做过实验的经历,更没有尝试过做实验的乐趣和实验成功的喜悦。因此,到了初中以后,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实际操作能力也比较差。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植物多倍体诱导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实验取材、实验材料的处理和显微镜的观察鉴定方法上,介绍了改进植物多倍体诱导实验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天人调谐"、"天人合一"为实质和核心的中国传统科学观,朴素地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在对事物的观察、研究中,注重事物的整体性、综合性、协调性和统一性;要求科学活动注重人伦,强调"人和",严明纪律,崇尚集体协作;尤为强调科技发明和科学成果要"经世致用",以实用为最高准则。这种科学观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表现出中国传统科学观的独特品格,不仅曾引导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走向世界,指导中国近代科技走出低谷,而且与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整体化、社会化趋势相一致,能够成为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由于地形地貌的复杂性,国际对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地表过程观测研究持续关注,中国高寒区地表过程与环境观测研究网络也逐渐形成。整合了中国科学院的17个野外观测站,针对中国高寒区特有的大气、冰川、冻土、湖泊、高寒生态系统等地表过程开展长期观测。通过推动建立规范的观测指标体系,逐渐统一观测仪器设施,开展数据集成与共享等,野外站的观测研究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产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如发现青藏高原降水具有西风、季风和二者过渡区3大模态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野外观测站会统筹长期观测与有限目标的关系,建设高寒网科学数据平台,更好地服务和支撑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观察法等,对云南省1999~2007年高考体育加试武术专项考生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高考体育加试的武术专项考生,要取得好的成绩,教练或老师必须注意科学选材与全面培养,二者缺一不可.科学选材应以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等为标准,它决定着培养的价值;全面培养应涵盖人文素质、心理素质教育和科学的训练方法、手段等.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物理学史的学习对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总结了物理学史在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两高司法解释确定的食品监管渎职罪罪名未必是科学的、合理的,如果采纳食品监管玩忽职守罪与食品监管滥用职权罪的二罪名说,这将会更加符合依据罪状确定罪名的基本要求。从食品监管渎职罪名称来观察,其罪过形式应确定为过失,它属于监督过失范畴。《刑法修正案(八)》设置的食品监管渎职罪尚有缺陷与不足,应当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修改与完善,具体完善的方式可以采用两个立法条款来分别列举规定。  相似文献   

16.
法国科技评估体制的研究与借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法国科技评估体制置于整个科技管理体制的大背景之下,在界定科技评估涵义的基础上,考察法国四层次科技评估体系。根据法国科技评估的特点,重点介绍法国科技战略与计划评估的指标体系、科学与技术瞭望台;并根据中国科技评审中包括科技奖励的实际情况,对应介绍法国科技奖励在科技活动中的地位及其特点,为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校应该致力于把丰富的科技资源转化为本科教育资源,抓住教学科研关键环节,把科学精神渗透到教育理念中,让科研成果(进展)融入本科教学,促进科研成果优化为教材内容、科研方法更新为教学手段、科研条件转化为教学保障、科研设计拓展到教学实验.从而逐步形成科研工作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服务本科教学、促进本科教学的格局.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行政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要实现行政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就必须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机制。一是建立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机制,营造良好的决策环境;二是建立科学决策的保障制度,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三是建立健全我国行政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法治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以小学科学"用水测量时间"为例,在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认知出发,使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在认知过程中发生冲突;学生在搜集数据后怀疑自己的前概念;通过进一步观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修正了学生的前概念;在此基础上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整个科学探究活动完整、有效,学生思维发展扎实、自然。  相似文献   

20.
观察是人类取得经验(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观察是一种物理生理心理过程,“看”是先天的,“看见”是后天的,观察或观测则必须经过专门训练,并受到头脑里的各种各样模型的制约.人眼的特定结构是在地球条件下长期进化的结果,因此,观察一般是指对宏观物体的观察.对于微观物质和宇观物质的观察可以通过仪器,然而,由于微观世界海森堡测不准规则和宇观世界的大尺度时空的特性,对微观物质和宇观物质的运动规律的认识基本上是理性思维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