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相转移催化剂TEBAC(Triethyl Benzyl Ammonium Chloride,三乙基苄基氯化铵)的合成以及在相转移过程中的催化性能.方法 以N(C2H5)3、氯化苄为反应物,异丙醇为溶剂,经季铵化反应合成TEBAC,利用红外光谱图证实其结构,并进行其应用研究.结果 TEBAC合成收率达到93.33%以上.通过实验探索,确定最佳合成反应条件是:异丙醇为溶剂,nN(C2H5)3∶nC6H6CH2Cl=1∶1,T=82~84 ℃,t=8 h,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图得以证实.将其应用于芳烃氧化 (苯甲酸)和亲核取代(对硝基苯甲醚)的合成反应中,提高了产品收率,缩短了反应时间.结论 自制的相转移催化TEBAC应用于芳烃氧化 (苯甲酸)和亲核取代(对硝基苯甲醚)的合成反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剂萃取对催化裂化油浆进行了芳烃富集,并分别以油浆和富芳烃组分为原料合成了沥青树脂.利用族组成分析和FT-IR、1H-NMR、13C-NMR测试对比了催化裂化油浆芳烃富集前后的原料组成差别,通过合成B阶沥青树脂的反应差异考察了催化裂化油浆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油浆中饱和分的含量较高,均匀性差;而溶剂萃取后的催化裂化油浆富芳烃组分芳烃含量较高,均匀性较好.溶剂富集芳烃提高了催化裂化油浆的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剂萃取对催化裂化油浆进行了芳烃富集,并分别以油浆和富芳烃组分为原料合成了沥青树脂.利用族组成分析和FT-IR、1H-NMR、13C-NMR测试对比了催化裂化油浆芳烃富集前后的原料组成差别,通过合成B阶沥青树脂的反应差异考察了催化裂化油浆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油浆中饱和分的含量较高,均匀性差;而溶剂萃取后的催化裂化油浆富芳烃组分芳烃含量较高,均匀性较好.溶剂富集芳烃提高了催化裂化油浆的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杯[4]芳烃为原料,溴代正丁烷为烷基化试剂合成了25-羟基-26,27,28-三丁氧基杯[4]芳烃,以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且通过正交实验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杯[4]芳烃1.0 g,Ba(OH)2·8H2O 1.12 g,BaO 0.54 g,溴代正丁烷9 mL,以DMF 25 mL做溶剂,在室温下反应12个小时, 25-羟基-26,27,28-三丁氧基杯[4]芳烃的产率最高可达44.5%.  相似文献   

5.
以糠醛为溶剂对FCC油浆进行了萃取分离。考察了温度、剂油比对两种FCC油浆中富含芳烃组分 (糠醛抽出油 )组成和性质的影响。确定出油浆中芳烃富集的最佳萃取条件 :温度为 50℃ ,剂油比为 2。对比了不同油浆富含芳烃组分合成COPNA树脂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 ,环烷基油浆的糠醛抽出油的芳烃含量高于石蜡基油浆 ,因而更适宜合成COPNA树脂  相似文献   

6.
FCC油浆的芳烃富集及COPNA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糠醛为溶剂对FCC油浆进行了萃取分离。考察了温度、剂油比对两种FCC油浆中富含芳烃组分(糠醛抽出油)组成和性质的影响。确定出油浆中芳烃富集的最佳萃取条件:温度为50℃,剂油比为2。对比了不同油浆富含芳烃组分合成COPNA树脂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环烷基油浆的糠醛抽出油的芳烃含量高于石蜡基油浆,因而更适宜合成COPNA树脂。  相似文献   

7.
以CS2-丙酮混合溶剂作为溶剂,对准东煤进行了常温萃取,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萃取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萃取物中GC/MS可检测成分主要为芳烃、脂肪烃以及含杂原子有机化合物组成.芳烃主要为1-6环的稠环芳烃及其烷基取代衍生物,且以含苯环数为4环的稠环芳烃为主.脂肪烃主要成分为链状烷烃以及少量萜类和甾类衍生物.而含杂原子化合物主要以含氧和含氮元素的化合物为主.  相似文献   

8.
以硫酸二甲酯为烷基化试剂与杯 [4 ]芳烃反应 ,合成了 2 5 ,2 6 ,2 7 三甲氧基 2 8 羟基杯 [4 ]芳烃 ,通过1HNMR和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在所选合成条件下 ,标题化合物的最高收率可达 6 2 % .  相似文献   

9.
在氩气保护下,以二异丙基乙基胺为碱,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利用二茂铁亚胺环钯二聚体催化结构多样化的碘代芳烃自身偶联反应,高效地合成对称联苯及其衍生物.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催化剂用量少和产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以对叔丁基苯酚,1,2-二溴乙烷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为主要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合成了两个下缘含有二硫代氨甲酰基结构单元的杯[4]芳烃衍生物:25,27-二[2-(N,N-二乙基氨基二硫代甲酰基)乙氧基]-26,28-二羟基对叔丁基杯[4]芳烃(化合物5)和25,27-二[2-(N,N-二乙基氨基二硫代甲酰基)乙氧基]-26,28-二羟基杯[4]芳烃(化合物6),并通过1H NM R和IR对化合物5和6的结构经进行了表征.合成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以丙酮为溶剂时,25,27-二(2-溴乙氧基)-26,28-二羟基杯[4]芳烃(化合物4)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3.5、反应时间为16 h条件下,化合物6的产率最高可达75.3%.对化合物6光谱性质的初步研究表明其对Zn2+离子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硫代亚甲桥对叔丁基杯[4]芳烃为配体,以三氯甲烷与乙腈为混合溶剂合成了过渡金属镍、铜、银的杯芳烃金属配合物。由元素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Ni(C40H48O4S4)2(NO3)2,Cu(C40H48O4S4)2(NO3)2,Ag2C40H46O4S4,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通过苯或1,3-环己二烯合成的聚苯是不熔、不溶的交联聚合物,而用Diels-A1der反应合成的聚苯基苯却是一种可溶解于芳烃和卤代烃类溶剂并易于加工成型的线型聚合物.它有很高的热氧化稳定性,在空气中550℃开始分解.其合成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以对叔丁基杯[n]芳烃1a-1c(n=4,6,8)和间苯二酚杯芳烃1d-1e(R=C6H5,p-HOC6H4)为原料,在碳酸钾存在下以丙酮为溶剂与1-溴-3-氯丙烷反应,得到下缘为氯丙基取代的杯芳烃衍生物2a-2e。进一步以2b-2d为原料,在碳酸钾存在下以丙酮为溶剂与咔唑反应,得到丙基桥连的杯芳烃咔唑衍生物3a-3c。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确定了上述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对叔丁基杯[6]芳烃及对叔丁基杯[4]芳烃的羟基氢被乙酸乙酯或乙酸甲酯取代的衍生物;进而在不同溶剂中合成了这些杯芳烃与碱金属钾、钠等离子所形成的四种未见报道的固体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先谱、核磁共振、等离子光谱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得出相应的固体配合物组成,还简要讨论了四种固体配合物的可能的形成机理和结构.  相似文献   

15.
对叔丁基杯[4]芳烃与氯代烷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的活性较低,研究很少.通过微波辐射,以对叔丁基杯[4]芳烃和1,2-二氯乙烷为原料,高效率地合成了25-(2-氯乙氧基)-26,27,28-三羟基对叔丁基杯[4]芳烃,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通过IR和1H NMR对标题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介孔TiO2的合成一般以乙醇为溶剂,采用溶剂蒸发诱导自组装法(EISA)进行.本文以乙腈为溶剂,以三嵌段高聚物表面活性剂EO20 PO70 EO20(P123)为模板剂,四氯化钛和钛酸丁酯为混合钛源,合成了介孔TiO2材料.比较了乙醇和乙腈溶剂中所得样品的结构,发现乙腈作溶剂,样品的介孔结构与乙醇作溶剂时相似,但晶化程...  相似文献   

17.
以Cu(NO3)2·5H2O为铜源,乙醇为溶剂和还原剂,蒸馏水为助溶剂,用溶剂热法可控合成了纳米级铜和氧化亚铜.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发现纳米氧化亚铜能高效降解亚甲基蓝.  相似文献   

18.
采用简单的沉淀法在不同溶剂中合成了不同比例的复合材料,通过SEM、XRD和UV-Vis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以水为溶剂时合成的样品形貌为棒状的Ag_2CO_3上附着均匀的颗粒状的Ag_2S,而在水和乙醇混合溶剂中合成的Ag_2CO_3-Ag_2S复合材料的形貌为棒状Ag_2CO_3上附着不规则颗粒状的Ag_2S,且以水和乙醇混合溶剂合成的Ag_2CO_3-Ag_2S复合材料对可见光下降解罗丹明B染料的催化性能强于Ag2CO3和Ag2S本身,并提出了可能的光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19.
以 2 ,6 -二叔丁基苯酚为原料 ,通过氧化偶联、还原 ,再利用芳烃作溶剂 ,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脱叔丁基来制备 4,4′ -联苯二酚 ,总收率 81% .  相似文献   

20.
杯[4]芳烃与1,2-二溴乙烷反应合成1,3-二溴乙氧基杯[4]芳烃衍生物(化合物1),化合物1分别与乙醇胺和S-(+)-4-甲基-2-氨基-1-戊醇反应,较高产率地合成了含氨基醇片段的杯[4]芳烃衍生物(化合物2)和含手性氨基醇片段杯[4]芳烃衍生物(化合物3).新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1HNMR和ESI-MS等表征证实,其结构为1,3-二取代模式且为锥式构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