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部分城市办公建筑自然通风潜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了办公建筑自然通风潜力评估的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计算了我国部分城市办公建筑的自然通风潜力,得到了这些城市自然通风有效性和相应的平均换气次数及标准偏差,并对自然通风潜力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CFD的室内自然通风及热舒适性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通风条件下室内空气流动及其对热舒适性的影响是住宅设计的重要因素.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应用Fluent软件,开展了自然通风热舒适性的研究.建立了天津某小区高层住宅建筑中两种户型的计算模型,对夏季典型气候下室内自然通风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探讨了风向、风速和气温对室内自然通风的速度场和热舒适指数的影响.得出了A型房间的通风效果要优于B型房间的结论.利用数值方法对住宅的自然通风进行模拟,不仅可以评价房间的自然通风效果,而且对于住宅户型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马福军  许杭 《科技信息》2011,(36):20-20
建筑自然通风是建筑节能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针对智能建筑,介绍智能建筑自然通风的几种技术手段以及影响建筑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因素,为研究新型智能建筑自然通风节能新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Airpak软件模拟建筑开口对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和能耗模拟软件DesignBuilder模拟建筑开口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情况。以长沙典型年气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朝向和开口位置对建筑自然通风效果和能耗的影响。最后,综合自然通风效果与建筑能耗大小,提出了新的建筑设计综合评价指标,利用这个指标对不同方案下的建筑进行了计算,得出建筑朝向与开口位置最优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部分自然通风的研究只考虑了简单的平均特性,假定自然风为恒定风会造成与实际效果较大误差。鉴于此,为了能更加客观精确地探讨自然通风建筑通风效果,详细综述了自然风的波动特性,并讨论了自然风波动特性对自然通风量的影响,将通风量的预测方法归纳为基于稳态条件下的修正方法和基于波动条件下的非稳态模型方法,分析了自然风的湍流强度和波动频率两个参数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指出需尽快建立适用于中国工程设计用的基于非稳态边界条件下的自然通风模型。  相似文献   

6.
 自然通风是一种节能的被动式通风冷却技术,其原理是在由温差引起的热压或风压的作用下驱动室内空间的空气自然流动,与机械通风相比,自然通风具有显著的节能优点。太阳能烟囱利用太阳辐射加热烟囱通道内的空气,提高温差,从而强化自然通风。本研究介绍了太阳能集热墙体(Trombe)式和倾斜集热板屋顶式两种典型太阳能烟囱的结构及其强化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详细讨论了影响太阳能烟囱通风性能的主要因素,并介绍国内外学者对太阳能烟囱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相关研究成果。太阳能烟囱的高度和深度(玻璃盖板与集热墙的间距)影响烟囱内空气的温升以及空气的自然对流的流动特点,从而影响了太阳能烟囱的自然通风流量。空气流量随着烟囱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烟囱深度超过一定值后空气流量不增反减。当烟囱的深高比超过2.5后,烟囱出口端会出现逆流,从而抑制了通风量的增加。集热墙的结构以及倾斜角度对太阳能烟囱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研究太阳能烟囱自然通风的理论方法包括基于能量平衡分析的模型和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太阳能烟囱自然通风研究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借鉴湖南丘陵地区农村住宅选址,提出农村平原地区住宅北向植被同样可以遮挡冬季寒风,同时不影响夏季自然通风,还可进一步提升湖南农村住宅居住舒适度.通过CFD在剖面上模拟了植被与住宅间不同的距离对室内自然通风的影响,并根据南北墙面无因次压力分布确定了最佳取值.以此为基础,在平面上模拟了植被的种植范围,同样依据无因次压力分布,获得最佳取值.最终获得了自然通风性能最优的住宅结合绿化设计模式,能够满足湖南夏热冬冷气候区冬夏两季的不同的自然通风需求.  相似文献   

8.
自然通风潜力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新的自然通风潜力评估体系框架,运用自然通风基本理论,引入新的分析指标———自然通风压差帕时数PDPH,建立了自然通风潜力评估模型,并对广州地区某住宅建筑的自然通风潜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估.该模型简单实用,能够对不同气象参数地区的通风潜力进行评估,有助于选择适宜的建筑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周军  常立伟  邢辉 《科技信息》2010,(18):I0315-I0316
根据自然通风实现的原理不同可将自然通风分为:利用风压实现的自然通风、利用热压实现的自然通风、风压与热压相结合的自然通风以及机械辅助通风等几种形式,着重从自然通风的实现方法着手,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其原理,并对双层维护结构的自然通风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胡英盛 《科技信息》2010,(17):I0373-I0373,I0400
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界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建筑节能。本文阐述了自然通风产生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与自然通风有关的建筑形态与建筑构件,以及与自然通风有关的几个问题,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于建筑自然通风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对典型庭院建筑开敞空间冬、夏季热环境分别进行了连续实测,分析了不同自然通风条件下,太阳辐射和气象条件对庭院内温度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通风对庭院热环境有重要影响,且该影响在不同太阳辐射和季节条件下效果不同.无论开窗或关窗,太阳辐射对庭院热压分布都有显著影响,庭院密闭性越好、太阳辐射越强,庭院内冬季空气过余温度就越高,但夏季无此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室外风作用下,天窗排风阻力系数的特性。在室外风作用下,天窗局部阻力系数是变数,而不是常数。在研究风压对自然通风影响时发现,风压对自然通风除有利因素外,有时也存在不利因素。另外,为了计算方便,在试验基础上,整理了风压作用下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范晓莉 《科技资讯》2010,(21):69-69
本文阐述了自然通风设计的相关概念,分析了自然通风设计的必要性,提出整体优化的自然通风设计方法,提出相应的自然通风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4.
 自然通风节能技术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实现建筑空间通风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建筑开口。目前对建筑开口研究都是从单一方面考虑,并不全面。Hassan通过CFD方法以及风洞实验对单一房间分析不同开口位置对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通风效果与两开口距离有关,开口距离远的通风效果优于开口距离近的通风效果。Favarolo通过CFD方法以及实验方法对单一房间分析不同建筑开口构造对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认为单侧开口通风效果取决于开口的垂直位置以及开口宽度。Dascalaki通过示踪气体方法研究单侧开口风压作用下通过开口处的有效通风量,发现通过开口处的有效通风量与开口处垂直方向风速以及风向有关。殷维通过耦合风压与热压的单侧大开口通风经验公式提出“自然通风等价节约用电度数”,利用中国4个典型气候区,对单侧大开口自然通风利用率与节能效果进行了评估,发现在单侧通风条件下,中国南方城市节能效果比较大。张雯通过DOE-2对杭州地区居住建筑外窗在不同建筑朝向下,对建筑全年能耗值进行模拟计算,发现南北朝向建筑比东西朝向建筑全年能耗小。  相似文献   

15.
裴娟  朱雪强  鲍文杰  王茹静 《江西科学》2014,(3):361-363,420
大型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是火电厂和内陆核电厂主要的噪声源之一,采用合适的噪声预测软件对该类型冷却塔的噪声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对开展火电厂和内陆核电厂噪声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选取运行的大型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噪声预测值和实测值的对比分析,验证Cadna/A软件在该类型冷却塔噪声预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采用Cadna/A软件对大型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进行噪声预测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6.
住宅建筑自然通风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自然通风对住宅室内热环境的影响,选取室内热环境状况较为恶劣、风资源贫乏的重庆市住宅为例,通过i d图分析了自然通风在改善住宅建筑热环境,提高人体热舒适的可行性;并通过对典型居民住宅的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室内平均预测投票预测不满意百分比热舒适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风资源贫乏的城市,住宅建筑良好的自然通风既能大量地节约建筑能耗,也能够极大地改善室内热环境,尤其是过渡季节及夏季阴雨天气。  相似文献   

17.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地铁列车的进站、出站过程进行了瞬态模拟,得到了不同工况下地铁车站内的气流场分布,分析了列车的运行对车站内流场的影响,并讨论了活塞效应在车站自然通风中的作用.模拟结果表明,列车运行形成的活塞风对车站内的气流组织影响显著,同时也起到了通风换气的作用.站端设置活塞风井能够有效加强车站的自然通风,并降低站内的气流速度.  相似文献   

18.
新疆高校图书馆在夏季大多采用自然通风,室内自然通风会影响长期处于室内人员的舒适度。本文以石河子大学图书馆为例,并以PMV-PPD指标为判定准则,实地测试其夏季正常开馆时间内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利用CFD模拟技术,对各层阅览空间的热环境进行分析,提出图书馆采用每扇间隔开窗及开启全部窗户两种自然通风组织模式,并分析两种自然通风组织模式下图书馆室内环境的舒适度。模拟结果表明:图书馆采用白天每扇间隔开窗的自然通风组织模式,室内整体PMV从1.69降至-0.63,室内舒适度处于较凉爽范围;图书馆夜间利用昼夜温差开启全部窗户带走室内余热的自然通风组织模式,可使室内整体PMV降至-0.73,可使白天室内余热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针对建筑外立面开口形式设计的分析需要,探讨了适合方案阶段建筑围护结构优化的采光、传热及自然通风综合分析方法.通过采用设计案例分析的方法,对现有采光及自然通风模型的模拟性能(精度、速度、建模难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光系数模型以及空气流动网络模型比较适合于方案阶段的采光及自然通风综合分析;在反映开口设计形式变化的影响规律方面,相比目前应用广泛的Radiance采光模型以及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软件通风模型,Energyplus模型计算的采光量、通风量及能耗误差均在10%以内.此外,在利用空气流动网络模型进行自然通风计算时,需要采用非均匀风压系数边界条件以准确反映开口位置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合理地利用自然通风技术,是建筑可持续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应当引起建筑师的高度重视,阐述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如何通过建筑上的措施来实现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以期能够引起建筑师对自然通风技术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