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多路复合电源智能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主要通过在系统中利用转换电路对输入的电压信号进行同比例降压和反向,使它们能够工作在A/D转换器所允许的电压范围内;经过A/D转换,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单片机采集和判断电压信号:若电压欠压或过压,单片机就控制报警系统报警,从而达到智能检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大型火灾报警预测控制通信的可靠性,研制了一种用PIC单片机控制的AC-DC智能自动切换主备电源,时其工作原理和性能及系统功能进行描述,给出了A/D转换和显示程序框图,并给出了电路切换充放电切换、电压和电流检测及电压转换电路.样机经长时间运行,证明其性能能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3.
为减小光伏系统对中低压配电网电压的影响,并充分利用光伏逆变器的剩余功率,提出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中低压一体化配电网的电压控制策略.建立包含中低压的两级控制模型,以网损和电压偏移量为目标函数,融合传统的无功补偿控制与分布式电源的功率控制.通过电压灵敏度和网损灵敏度,将传统的多目标控制转换为两阶段的单目标控制,选取灵敏度高的设备作为控制设备,用于电压控制和网损优化.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文策略能协调中低压一体化配电网中的各类控制设备,电压越限时能恢复电压、降低网损;相对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灵敏度指导算法优化效率高、优化后的电压水平高.  相似文献   

4.
调整双馈风力发电机无功功率的风电场并网点电压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风能的波动、负载的变化、线路故障等原因,使得风电场并网点的电压经常发生波动.电压的波动会影响发电机的功率解耦性能,尤其是电压跌落过大可能造成风电场发电机的大面积脱网及当地电网电压崩溃,因此稳定风电场并网点的电压是风电场安全运行的一个基本要求.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同时利用网侧变流器和定子侧无功进行电压控制的改进方案.该方案在低电压故障期间,机侧变流器控制转换为无功优先,在机组允许条件下,通过调整注入转子无功电流的比例系数实现向电网注入最大的无功功率.对典型网络结构风电场的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改进方案同有功优先方案和仅转换为无功优先的方案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开关电源效率,在对全桥移相PWM(FB-PWM)变换器工作原理及其工作状态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FB-PWM变换器实现零电压转换的条件,并提出以能量和时间两个概念分析的方法,利用集成控制芯片ML4818作为移相控制核心设计了零电压转换的FB-PWM(ZVS FB-PWM)变换器,并完成了实验,结果证明分析和设计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智能电源箱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大型火灾报警预测控制通信的可靠性,研制了一种用PIC单片机控制的AC—DC智能自动切换主备电源,对其工作原理和性能及系统功能进行描述,给出了A/D转换和显示程序框图,并给出了电路切换、充放电切换、电压和电流检测及电压转换电路.样机经长时间运行,证明其性能能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7.
刘金珍 《科技资讯》2013,(14):108-109
本文介绍了采用单片机80C51作为控制核心,对多路温度进行采集与控制系统。通过热敏电阻、串联电阻、电压源将温度值转换为电量输出,经ADC0809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输到单片机并与设定温度比较,实现温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针对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输出电压控制方式,分析了影响CPT系统输出电压稳定性的因素,设计了一种能量注入式的拾取端稳压电路.该电路以输出电压为控制对象,以输出功率为控制目标,根据负载的需求实现系统输出电压的稳定,并且在能量状态转换的过程中基本实现了软开关.从能量的角度对该电路的输出电压和输出能量状态进行了分析,根据能量状态的改变提出了功率调节占空比的概念,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在计算机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模拟电压信号和对应的频率信号间相互转换的实现原理,以及实际应用和变换函数式.  相似文献   

10.
四开关升降压(four-switch buck-boost, FSBB)变换器具有宽范围电压输入的优势。由于开关频率高,变换器工作在降压(Buck)模式或者升压(Boost)模式下效率最高,但是在输入电压改变时,两种模式之间的切换会产生转换盲区。文中采用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技术,对传统的两模式控制方法加以改进,设计加入了第三种升降压(Buck-Boost)模式进行平滑过渡。实验结果表明,瞬时改变输入电压时,输出电压波形波动小,证明新的控制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转换盲区问题,保证了输出电压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逆变电源输出电压与市电电压在切换时的同步,逆变器在热备份状态必须完成市电相位与相序的检测,来实现UPS输出相序的调整和相位的锁定。采用TMS320LF2407的DSP为控制芯片,应用一种新的控制方法成功实现了UPS逆变输出相序的转换和锁相同步。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有效地减少了切换时的电流冲击。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基于规则采样的空间电压矢量PWM随机控制方法 ,可运用于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的控制 .介绍了在低开关损耗模式下的一种快速SVPWM算法 ,通过DSP数字信号处理器随机改变每个开关周期中零电压矢量的位置 ,实现 2种低开关损耗模式之间的随机转换 ,使逆变器输出谐波均匀分布 .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直流侧母线电压对永磁电机扩速限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坐标系的简化弱磁控制方法.由传统的基于电流坐标系的矢量控制转换到电压坐标系下进行分析,推导出电压坐标系下的转矩表达式,根据极限电压控制电流分量,得到相应的弱磁控制策略.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简化了计算过程,最大限度地利用直流侧电压,扩速范围更广,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14.
基于CSMC 0.5 μm CMOS工艺,采用CMOS技术,设计一种高性能的带隙基准电压源.带隙基准电压源输出电压经过电平转换电路,反馈回带隙基准电压源中的运算放大器,可以获得良好的电源特性和带负载能力.采用可修调电阻阵列,精确地控制温度系数.仿真结果表明:在5 V电源电压下,温度系数为8.28×10-6/℃,低频电源抑制比为83 dB.  相似文献   

15.
在一般的自动测量和控制系统中,经常将电压信号转换为频率信号或将频率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本文利用NI–ELVIS实验板将LM2907外接相关器件设计成的频率-电压转换电路同AD650外接相关器件设计成的频率-电压转换电路进行了比较。两种电路都可用于水电站的励磁系统、电机的转速测量等。电路中所用的转换器件LM2907N和AD650都可实现频率/电压的转换,但AD650具备较高的精度、线性和积分输入特性。  相似文献   

16.
静电力驱动在微机电系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采用静电力驱动时所需控制电压较高。设计一种以定点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为核心的传感器高压控制系统,采用USB2.0与PC机进行通讯,接收致动器所需控制电压,并控制D/A转换器输出,经过高压放大后施加到传感器上。测试表明USB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0 Mbytes/s,D/A转换速率达到30 MHz,电压范围在(0—300)V之间,整个控制系统可以满足静电力控制传感器所需高压。  相似文献   

17.
张英  宋海煜 《科技信息》2012,(27):407-407
电压自动转换装置主要应用于低于1000V的紧急供电系统中,其可以实现负载电路在2个电源间的自动转换,即当主电源(常用电压)出现问题时,自动实现电压的转换,故障解除时可以实现电源电压的返回。在低压配电系统中,较为重要的负载中也需要配备这类电压自动转换装置,如消防用电等。本文对电压自动转换装置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这一研究对于电源保护及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在计算机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模拟电压信号和对应的频率信号间相互转换的实现原理,以及实际应用和变换函数式。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由霍尔器件和频率电压转换器构成的速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结构简单,所需的驱动力矩小。采用了频率与电压的转换,所带来的误差小,并且既可用于控制模拟电压装置,亦可用正比于速度的脉冲数控制数控装置。  相似文献   

20.
目前推挽结构的功率模块驱动可通过减小驱动电阻将导致开通、关断时间的缩短,但同时也将导致开关过程中IGBT功率器件电流、电压热应力的增加,从而使功率模块可靠性降低。对此,在分析功率模块失效机理和热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dSPACE的分段控制算法,通过软件和硬件结合分段控制功率模块开、关断速度。通过实验揭示了功率模块的表面温度变化规律,得出表面温度变化的指数曲线,并证明了该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驱动和保护功能,在缩短开关时间的同时可以有效抑制电压、电流应力的增加,并能有效减少新能源转换系统中输出电压和电流的谐波、提高电压利用率和波形质量,使新能源转换系统可靠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