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本社区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非传染性疾病(NCDS)患病率,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访谈并辅以临床检查。结果:慢性病患病率依次为:高血压(14.87%)、心脏病(4.58%)、糖尿病(3.35%)、脑血管意外(1.55%)、肿瘤(1.06%)。上述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不良的生活方式,以缺乏体育锻炼、吸烟、饮酒,分别为(82.09%、12.70%、6.65%)。结论:本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为主,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缺乏体育锻炼、吸烟、饮酒是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西昌市家畜血吸虫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14728头家畜粪便一粪三检,牛、马、猪、犬、羊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为12.9%、9.0%、7.7%、6.1%和2.9%,并对家畜血吸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传播途径与人群的关系等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了调查,摸清了我市家畜血吸虫病流行规律,为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辽源市1993年公民无偿献血队员3974人进行表面抗原阳性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表面抗原阳性578人,阳性率14.5%,男性高于女性559人,女性19人。合并转氨酶增高可定为慢性乙型肝炎149人。矿区和偏僻的郊区表面抗原阳性率高于市民。在调查的基础上对献血队员单位环境条件和各年龄段进行了分类,辽源地区表面抗原阳性率较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个旧市解放后自开展性病监测工作以来,性传播疾病一直以淋病、尖锐湿疣为主要病种,1994年4月,在我市高危人群首次发现3例梅毒患者。本文就此3例患者的若干流行病学征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感染时间、感染方式及传播扩散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早已存在,传播范围日渐扩大,当前必须扩大监测对象范围,并以控制性传播,加强性知识和性行为的宣传教育为重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6.
7.
8.
目的:调查研究湖北省咸宁市居民华支睾吸虫感染与患病状况.方法:流行病学随机抽样调查中间宿主、保虫宿主和当地人群.结果:发现第一中间宿主2科5种,尾蚴感染季节为5~9月;第二中间宿主以麦穗鱼感染率最高,棒花鱼次之,虾未发现阳性;保虫宿主主要以家猫和犬为主;人群感染者各年龄组均有,感染率以20岁以下青少年组为最高;人群感染的主要方式是半生食或生食含华支睾吸虫囊蚴的鱼虾.讨论:咸宁市存在华支睾吸虫生活史各个阶段的动物宿主,疫源地分布较广,部分调查点人群感染率较高.加强卫生宣教。把住“病从口入”关是防止华支睾吸虫感染,控制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海南黎族偏僻地区乡民的视力健康、盲及低视力的流行病学分布和主要致病病因等情况.随机选择纯黎族乡民7634人进行视力检查,对矫正视力或戴针孔镜视力不足0.3者进行眼部排查.结果显示:盲及低视力的患病人数为492人,占受检人数的6.44%,其中,双眼盲117人,占1.53%;单眼盲127人,占1.66%;双眼低视力142人,占1.86%;单眼低视力106人,占1.39%.致盲病因主要为白内障、角膜病和青光眼等.  相似文献   

10.
11.
12.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5’UTR保守区基因序列,设计3对引物,应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方法对采白石河子地区3个场的64份牛全血样品进行核酸检测及测序。结果表明:BVDV阳性率为39.06%(25/64),其中有22对母子对应样品,母牛阳性率为40.91%,犊牛为45.45%,提示新疆石河子地区BVDV垂直感染较严重。9头牛表现临床症状,阳性率为22%,其余为临床健康牛,阳性率为41.81%,数据显示新疆石河子地区奶牛BVDV隐性感染严重。测序得到2条不同的序列,经5’UTR区域核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生分析表明2株病毒与VEDEVAC(匈牙利弱毒疫苗株)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6.2%-100%,用DNASTAR软件进行基因与系统发生进化关系分析属于BVDV-1b基因亚型,未检测到BVDV-2型病毒。提示新疆石河子地区BVDV流行株为BVDV—1b亚型,且经生物型鉴定,所测阳性样品为非致细胞病变型。本研究可为今后的流行病学研究和疫苗应用等防制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法,在西昌市、会东县、盐源县等地对羊螨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羊螨病的流行因素极复杂,既与羊体带虫、羊舍内外环境载虫、其他动物携带螨虫相关,又与农牧民对羊螨病的危害认识不足,饲养管理落后,环境条件差,在牧区尚无切实可行的羊螨病综合防治措施等社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在9个乡(镇)采取275匹马粪便样本,经显微镜检出寄生虫卵8种,感染率为41.09%。  相似文献   

15.
调查甘肃省饮水高砷水源的分布和地方性砷中毒病流行情况,为进一步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筛查全省24个区、县256个乡869个村不同类型的饮水水源;对饮用水源砷超过0.05mg/L的居民,按国家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进行砷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水砷、尿砷均采用GB/T8538-1995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共筛查水样5640份,其中合格水源为5430份。砷含量大于0.05mg/L的水源210份,覆盖全省6个县17个乡33个村,约4459户、22954人受高砷影响。砷含量大于0.15mg/L的水源31处,覆盖7乡、8个村,约有1191户、7105人受到高浓度水砷直接威胁。砷超标水源以井、泉水为主,呈点状分布;河水中的砷超标则与采矿业污染环境有关。对6个县饮用高砷水源的13132人群进行了病情普查,其中有4个县临床检出砷中毒患者133例,,2个县未发现病例。36份高砷水源区人群尿砷均值为0.0834mg/l,20份低砷水源区人群尿砷均值为0.0396mg/l,统计学结果含量有显著性差异。首次查明甘肃省有高砷水源分布,以井、泉水砷含量超标最为严重,同时饮用砷含量超标水源的人群中有砷中毒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示存在地方性砷中毒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杭州市拱墅区2000年~2003年道路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对杭州师范学院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4年道路伤害急诊的病例统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揭示其变化趋势。结果四年期间郊区道路伤害患者所占构成比均为最高,男性发生人数高于女性,高发年龄集中于21~50岁年龄段,不同的年龄阶段道路伤害类型不同,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道路伤害的发生占各类伤害的比重以2003年为最高。结论杭州市拱墅区道路伤害的发生不容忽视,需要交通部门和行政部门的共同管理和大力整治。  相似文献   

17.
2000年6月,按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对水城县比德乡中心村1329人进行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共采集痰标本116人份,其中痰标本镜检阳性11人份,阳性率为9.84%,2000年12月按照市卫生局及市防疫站的安排,对比德乡瓦厂村1042人进行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采痰10人份共计30份痰标本(每人份采集即时痰,过夜痰和次日晨痰各1份,合计每人份3份痰标本)送市防疫站进行镜检和痰培养检验,结果无1份阳性。在对此德乡瓦厂村调查的同时另外一组人员对水城县红岩乡窑上村1153个进行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痰标本42人份共计126份痰标本,送市防疫站进行镜检和痰培养检验,结果镜检阳性1人,阳性率为2.38%,痰培养阳性6人,阳性率为14.28%。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吉安县腮腺炎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总结防治经验。方法采用描述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临床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1~12月份共发生腮腺炎病人182例,发病率为41.44/10万;流行高峰在1~5月份,发病153例,占发病总数的84.07%;发病年龄以5~9岁为多,共114例,占62.64%;腮腺炎病例数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总数的13.01%,是计划免疫针对疾病数的36.4倍。结论免疫空白、易感人群积聚是造成腮腺炎流行的主要因素。加强腮腺炎的监测,广泛开展腮腺炎疫苗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是控制腮腺炎流行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吉安县腮腺炎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总结防治经验.方法采用描述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临床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年1~12月份共发生腮腺炎病人182例,发病率为41.44/10万;流行高峰在1~5月份,发病153例,占发病总数的84.07%;发病年龄以5~9岁为多,共114例,占62.64%;腮腺炎病例数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总数的13.01%,是计划免疫针对疾病数的36.4倍.结论免疫空白、易感人群积聚是造成腮腺炎流行的主要因素.加强腮腺炎的监测,广泛开展腮腺炎疫苗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是控制腮腺炎流行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吉安县腮腺炎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总结防治经验.方法采用描述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临床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年1~12月份共发生腮腺炎病人182例,发病率为41.44/10万;流行高峰在1~5月份,发病153例,占发病总数的84.07%;发病年龄以5~9岁为多,共114例,占62.64%;腮腺炎病例数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总数的13.01%,是计划免疫针对疾病数的36.4倍.结论免疫空白、易感人群积聚是造成腮腺炎流行的主要因素.加强腮腺炎的监测,广泛开展腮腺炎疫苗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是控制腮腺炎流行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