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陈云文选》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历史记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文选中,陈云同志提出了五个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命运和中华民族前途的战略问题:1.我们的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2.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3.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4.执政党的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生死存亡的问题;5.维护和加强党中央的权威,是维护国家统一,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定条件.我们要认真学习《陈云文选》,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范娜 《科技信息》2008,(35):184-184
本篇主要通过对现在中国经济的热点的分析,提出一些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建议。特别是在进出口,外资引进,人民生活三个方面对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和对策给出一些自己的理解。文章中提到国际化相结合下的中国经济,以及怎样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在稳定的实现中国未来经济目标上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初步的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经济转型作为中国经济建设面对的现实,内容非常丰富。从经济理想的角度上认识经济转型问题,我们可见,经济转型是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创新途径。特别是中国渐进式的转型模式,使中国经济理想逐渐变成现实,为丰富转型理论提供了独特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常华 《科技智囊》2011,(1):24-26
2011年中国经济的总体形势是怎样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明确的指向,我们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天平的两个方面:一是严格控制什么?二是大力发展什么?  相似文献   

5.
为了突出中国的情况,我们单独计算分析了中国板块11个地区知识竞争力,他们能够更加突出的表现中国内部区域知识竞争力的相对状况。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计算方法本身的问题,在存在部分地区原始数据相同的情况下,在按单项数据有效性原则综合以后,部分地区的相对排名在全部33个地区和中国大陆11个地区中并不完全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改革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经过20年的努力 ,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它的基本标志 ,是原来国有经济的一统天下发生了改变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见表1、2) ;一个以混合所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轮廓已经显现在我们的面前。表1各种经济成份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 %)1978198519901999国有集体私营77.622.20.26532354.635.69.828.538.533.0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各年) ;中国经济信息网(www.cei.gov.cn) ,20…  相似文献   

7.
旅游是人们在休闲时间内所进行的一种异地、特殊的消费行为。通俗的说旅游是一种有钱有闲的另类生活。人类社会的发展包括四个阶段,四段论是指人类社会历史经历的农业、工业、信息、休闲社会;人类时间的分配包括三个维度,三维论是指在休闲社会里,人类生活时间主要分布于工作、学习、游憩(休闲与旅游)三个阶段。由此可以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大的趋势,而我们常说中国比美国差四五十年的时间,那么发达国家的旅游发展对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从旅游发展历程、发展现状进行中西对比,由此对中国旅游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模式,不适合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发展要赶超国际经济先进水平,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实现四个方面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9.
风起云涌的民工潮,就像那一颗最大最亮的流星划过中国经济发展吏的夜空,引起了人们的一阵阵惊呼…… 为了让这颗流星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永久保有它那完美的瞬间,在1984年后的2003年,让我们借助历史之手拾取其中几个代表性的关键词,重新来解读下至尽已有十八年的民工潮。 一粒沙里见世界。谨以《民工潮十八年关键词》献给那些为中国城市化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民工兄弟姐妹们——  相似文献   

10.
詹纯新 《科技智囊》2013,(4):I0016-I0017
要“走出去”,还要“走进去” 全球经济大格局中,中国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征不断占领着国际化战略高地。这种态势越明显、越强烈,也就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当回过头来思考四个最基本的问题:中国企业为什么要走出云?  相似文献   

11.
走"中国创造"之路,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之路。面对重重"围剿"困难的"中国制造",我们主张应尽快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2007年虽然是直销企业表现低迷的一年,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种低迷中的反思和整顿所带来的成果。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奥运经济的强力拉动,2008年的中国直销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正在进入老年人社会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面对社会状态的这一转变 ,我们该如何办 ,这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我想 ,任何一个社会状态的变化 ,首先受到影响的生活层面就是经济生活 ,故我们在研究如何应对老年人社会转变过程时 ,也应该首先从经济领域作好准备。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把开发老年人经济纳入其中 ,应是一个明智之举。为什么要把开发老年人经济作为迎接老年人社会到来之策呢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 ,从国际上一些国家进入老年人社会后所带来的教训上看 ,如果不把老年人经济框架建立起来 ,将会给老年人的…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是中国的两个最主要的盟国之一,曾给中国以经济军事上的援助和政治上的提携,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美国战时的对华政策就是对中国的友谊,相反,仅仅是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手段。美国战时对华政策的目标就是独占中国,变中国为其实行全球战略的工具。我们认为,早有把美国战时的对华政策与其全球战略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才能弄清问题的实质所在。 一 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帝国主义国家,自一战以来一直觊觎着世界霸权,而独占中国、称霸亚洲是其既定目标。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旨在吞并中国、独霸亚太区域的侵华战争。这不仅威胁到了美国的在华利益,更是对美国谋求远东霸主地位的挑战,对此美国是绝对不允许的。“七·七”事变后,罗斯福在芝加哥连续三次发表对“无法无天”的侵略者采取“防疫”措施的演说,其用意就在于警告日本:美国不容忍它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说过,唯物辩证法是“我们最好的劳动工具和最税利的武器”。科学领导经济的思想,正是邓小平把这一“工具”和“武器”运用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实践的最新成果和结晶,也是其治国理论的重要特征。为此,笔者就正确地把握经济工作的几个辩证关系发表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6.
邹丽莉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4):82-84,9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然要求政治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们从经济结构多元化对政治稳定、政治一体化、政治参与和政治机构发展这四个层面的影响来系统分析市场经济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钟伟 《科技智囊》2003,(6):18-21
在经济学家眼中,“非典”也一样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也许可以将其分为悲观派、乐观派、不确定性派和无风险派四类经济学家眼中的“非典”和经济增长的种种预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非典”极大地冲击了我们的生活和政府治理本身,使得我们不能不重新反思我们所处的自然、社会以及我们自身,我们将如何对待“非典”中和“非典”后的生活?悲观派中国大陆以外的悲观派代表人物也许可以算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谢国忠先生。他对“非典”和GDP之间的预测做得最早,对结果也表述得最清晰, 在3月初其对中国GDP的预测从7%下调到6.5%,目前已…  相似文献   

18.
凭什么要买这个只在中国待了六年,说中文还得使劲拐着舌头,给如令名声不咋的的外资银行干活的老外写的关于中国经济的书?对于中国经济他能知道多少?这种家伙我们见得多了!或许当你拿起此书随意翻阅的时候,脑中会闪过这些问号——在这篇序言中,我希望能够让你相信,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中共中央决定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一个新的改革开放大潮正在到来。在这个重大的历史时刻,我们经济学工作者须认真思考,经济学应当做些什么贡献。一、总结改革的实践经验,深化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人民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路线,这就是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近几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经济  相似文献   

20.
<正>2008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中国经济,河南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保增长、保民生、保就业成为我们必须实现的首要目标。能否实现这一目标还受到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我认为,其中有两个不利因素应引起我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