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湍流时动能校正系数α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湍流时动能校正系数α可以用下式计算:α=(n+1)~3(n+2)~3/[4(3n+1)(3n+2)]运用此式可以很方便地求出不同n值时(或不同Re值时)α的数值。例如:当4×10~43.3×10~6时,n=1/10,α=1.031。  相似文献   

2.
文中簡述了管內沸騰临界热負荷的研究現狀,介紹了作者采用的試驗裝置和方法,列出除气蒸餾水向上流过垂直不銹鋼管时的沸騰临界热負荷的試驗数据,提出經驗关系式,分析主要因素的影响,并与其他作者的数据进行比較。試驗在以下参数范圍內进行: 实驗段出口压力:1.2~1.5工程大气压实驗段出口欠热度:5~35℃流速:0.25~8米/秒热負荷:1.0×10~6~8.5×10~6大卡/米~2的实驗段材料:1X18 H9T不銹鋼管管径:(內径×厚度)4×1;6×1;9×1.5毫米管長:105毫米管长/管内径=l/d内:26.2,17.5,11.7(都大于10)在上述条件下整理成經驗关系式: gKP=0.65×10~6(1+w)~(09)(1+Δt_H)~(0.23) (1) 实驗点与經驗关系式最大偏差小于±18%,其中93%点最大偏差≤±10%。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胺基磺酸盐水解反应动力学 ,分析了氢离子对水解反应的催化作用以及水解的盐效应 ,在所研究的离子强度范围内 ,胺基磺酸盐的水解反应呈负盐效应。胺基三磺酸钾 ( NTS)水解反应动力学方程为 :dc NTSdt =k NTSc NTSc H+ ,在 30°C~ 67°C、离子强度 I=0 .0 5 mol/L时 ,k NTS=3.5 77×1 0 9e-5.460× 10 4 / RTL/( mol· s) ;胺基二磺酸钾 ( IDS)的水解反应动力学方程为 :- dcIDSdt=k IDSc H+ c IDS,在32°C~ 72°C、离子强度 I=0 .1 0 mol/L时 ,k IDS=1 .40 5× 1 0 17e-1.0 65× 10 5/ RTL/( mol· min) ;胺基一磺酸钾 ( SA)的水解反应动力学方程为 :- dc SAdt=k SAc H+ c SA,在 5 0°C~ 84°C、离子强度 I=0 .0 5 mol/L时 ,k SA=7.964× 1 0 17e-1.2 77× 10 5/ RTL/( mol·min)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研究了丙烯酸丁酯与罗布麻纤维的接枝共聚反应规律及产物的物理性能。当铈离子浓度为6.5×10~(-3)~14×10~(-3)mol/L,单体浓度为0.7×10~(-1)~1.2×lO~(-1)mol/L,氢离子浓度为7×10~(-2)~1O×10~(-2)mol/L,40℃,反应3h,可以得到较高接枝率。接枝纤维断裂伸长比纯纤维有所提高,改善了柔顺性。  相似文献   

5.
在恒定温度800℃之下进行了在砷的表面浓度范围为1.9×10~(18)-4.9×10~(19)原子/厘米~2,以及锗材料中含铟浓度范围为4×10~(14)-1×10~(17)原子/厘米~3的砷以气相散入锗的研究。扩散系数是利用测量扩散层的P-n 结方法来决定的,而杂质在扩散层中的浓度分布则用连续腐蚀法结合四探针电导测量来决定。发现扩散系数是随着P-型锗的纯度增加而逐渐增大,以及随着砷的表面浓度增大而增大(在N_s>2.3×10~8原子/厘米~3的区域),同时发现扩散层中砷的浓度分布显著地偏离于理论分布。对于体内杂质浓度以及砷的表面浓度对扩散系数所起的作用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6.
邻香兰素与乙二胺双希夫碱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c,a=9.418(2)×10~(-1)nm,b=6.278(1)×10~(-1)nm,c=14.495(4)×10~(-1)nm,β=93.35(2)°,V=856(0)×(10~(-1)nm)~2,Z=2。最后的一致性因子R=0.063,R_w=0.061。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新的含铜的氧化物的物相 Pr_(1.3)Bi_(0.1)Sr_(0.3)Ca_(0.2)Cu_2O_6的制奋、单晶结构和电磁性能.由单晶 X 射线衍射数据分析,该氧化物属四方晶系,空间群 D_(4λ)~(17)—l4/mmm.测得晶胞常数为α=3.831×10~(-10)m,c=19.642×10~(-10)m,Z=2,V=288.3×10~(-20)m~3。在4.5—300K 温度范围内,该物相不显超导性能。经高压纯氧气氛焙烧或经纯160 Pa 氧焙烧后再经氩气氛处理的 Pr_(2-x)(Sr,Ca)_(l+2)Cu_2O_(?)(x≈0至0.4)样品也不显超导性能.  相似文献   

8.
在高压液相进料型催化微型反应器-色谱联合装置中,于温度340℃、350℃、360℃、370℃;临氢化压3MPa;催化剂装填量0.1—0.2克:颗粒40—60目;接触时间6—20g·h·mol~(-1);氢烃摩尔比为32:1、29:1、26:1等条件下,得到ZA-2型丝光沸石催化剂上,甲苯歧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为r_J=K·P_J~(0.5),K=3.077×10~6exp(103 320/RT)。反应机理符合L-H的双位吸附机理,表面反应为控制步骤,机理模型为r_J=K_2[K_J P_J/(1+K_J P_J)]~2(式中r_J为甲苯的消耗速率,速度常数K_2=9.196×10~(12)exp(-7460 666/RT)(mol·g~(-1)·h~(-1));吸收常数K_J=1.347×10~(12)exp(623267/RT)(Pa~(-1));P_J为甲苯分压,Pa。  相似文献   

9.
加压下阳泉煤气化与催化气化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水蒸汽为气化剂,在煤焦粒度40—60目;水蒸汽分压1.29MPa下,测定了Na_2CO_3催化剂浓度为12.5(wt)%,以及不加催化剂时阳泉煤的煤气组成、反应活化能,不同温度下,反应时间和碳转化率(x)的关系,以进行文题的比较。结果表明:加压催化气化,可改变气化反应机理;降低反应活化能;对甲烷生成不利;显著地改变了煤气组成并使其组成保持恒定。进而得到加压下气化和催化气化的本征动力学方程分别为: dx/dt=1.18×10~(10)exp(-295/RT) dx/dt=4.05×10~?(1-x)~(2/3) exp(-243/RT)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吸附溶出催化伏安法测定痕量锗的方法。该方法最佳体系为0.15 mol/L KCl+1.0×10~(-3) mol/L 3,4-二羟基苯甲醛(DHB)+2.0×10~(-3)mol/L EDTA+3.0×10~(-3)mol/L V(Ⅳ),pH2.15。其线性范围为1.2×10~(-10)~6.O×10~(-8)mol/L,最低检出浓度为3.6×10~(-11)mol/L Ge(Ⅳ)。  相似文献   

11.
报道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试超导材料(Y-Ba-Cu-O)结构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Y-Ba-Cu-O是斜方晶系,晶格常数为a_1=3.886×10~(-8)cm,a_2=3.818×10~(-8)cm,a_3=11.704×10~(-8)cm。  相似文献   

12.
本文合成并测定了{MoOS_3Cu_3(PPh_3)C1}的晶体结构,簇合物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_(212121)晶胞参数:a=12.833(5)×10~(-10)m,b=17.552(5)×10~(-10)m,c=22.778(7)×10~(-10)m;Z=4。结构用直接法解出,经最小二乘法修正,偏离因子R=0.069.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统计的角度指出在理论上Wein位移定律λ_mΥ=0.29×10~(-2)(m·k)和λ_mT=0.51×10~(-2)(m·k)的形式和内容必须保持一致;从实验的角度确认了Wein位移定律的本来形式应该是λ_mΥ=0.29×10~(-2)(m·k),而不是λ_mT=0.51×10~(-2)(m·k)。  相似文献   

14.
化学发光法测定天然水中正磷酸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一种测定天然水中正磷酸盐的化学发光方法,原理是基于磷酸根对钼酸铵氧化Ⅰ~-生成Ⅰ_2的催化作用.检测限达4ng/mLPO_4~(3-),线性范围是1×10(-7)—1×10~(-5)M,对2×10~(-7)M PO_4~(3-)测定(n=11)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  相似文献   

15.
至今,还未见有关碳质印刷电极上荧光素电化学发光分析的报道。我们发现,碱性介质中的荧光素在碳质印刷电极表面的弱电化学发光信号可被金霉素所增敏。据此,我们首次建立了一种测定金霉素的能量转移电化学发光新方法。在实验所建立的最佳条件下,该方法测定金霉素的线性范围为2.0×10~(-6)~5.0×10~(-4)g/ml,检出限为6×10~(-7)g/ml,相对标准偏差为3.1%(n=11;C=1×10~(-5)g/ml。该方法还被成功地应用于片剂金霉素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以H_2O_2-硫脲(TU)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研究了丙烯酰胺与玉米淀粉的接枝共聚反应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H_2O_2〕=1.60×10~(-3)mol/L、〔TU〕=8.0×10~(-4)mol/L、〔AM〕=1.0 mol/L,pH=5,45℃反应5h,单体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都较高。  相似文献   

17.
用粉末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三元化合物Fe_11TiY的晶体结构。该化合物属四方晶系,其点阵常数为a=8.154×10~(-10)m。c=4.798×10~(-10)m。空间群为D(4h/17)-14/mmm.属ThMn_(12)结构类型。每个晶胞内含有2个化合式量,其中2个Y原子占据2(a)位置,22个Fe原子和2个Ti原子统计地占据8(f),8(i)和8(j)位置,原子位置的分布参数为X_■=0.37,X■=0.27。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一个热分析反应动力学的验证方程式。用热重法(TG)结合微商热重法(DTG)与等温实验,从判断固相反应机理入手,研究了常压下碳酸氢钠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与机理。实验表明,其反应属于Avrami-Erofeev的核生成与核成长为控制步骤的A_(1.5)机理。动力学方程式为:da/dt=7.57×10~8×e~(-86.6×10~3)J/(RT){3/2(1-a)[-ln(1-a)]~(1/3)}。表观活化能E为86.6kJ·mol~(-1),频率因子A为7.57×10~8s~(-1),两者补偿关系为:lnA=0.287E-4.44。  相似文献   

19.
在pH=11.7的B—R缓冲溶液和甲醇:水=1:1底液中,1—(4—硝基萘)—3—(4—偶氮苯基苯)—三氮烯(Cadion2B)可产生良好的还原波。其浓度在2×10~(-5)~1×10~(-8)mol/L范围内与一阶导数峰电流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可达8×10~(-9)mol/L。方法用于实验废液中题示试剂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分别与苧麻及亚麻纤维的非均相接枝共聚合反应规律。当[Ce~(4+)]在4.5×10~(-3)~6.5×10~(-3)mol·l~(-1)、[M]在6×10~(-1)~9×10~(-1)mol·l~(-1)、[H~+]在5×10~(-2)~8×10~(-2)mol·l~(-1),30~40℃,反应2~3小时,接枝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