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着重讨论细微矿物颗粒的疏水絮凝行为及机理。对石英、菱锰矿、赤铁矿及金红石的实验研究表明,矿物润湿性的变化对矿粒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有巨大影响。矿粒表面疏水化常与显著的絮凝现象伴生,这种絮凝现象无法用经典的DLVO理论解释。通过对石英-胺及菱锰矿-油酸体系疏水絮凝的理论探讨及势能计算,可以看出表面活性剂吸附而诱发的粒间疏水作用势能远远大干双电层作用或范德华作用势能,因此,疏水作用对此种絮凝行为具有支配地位。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讨论浮选过程矿粒-气泡的相互作用,并对作用势能作了计算。认为疏水作用在矿粒-气泡粘着过程中具有支配性地位;所谓无接触粘着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于亲水矿粒-气泡体系;无接触粘着对浮选过程的正常进行有害。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搅拌在疏水絮凝中的重要作用。作者通过试验发现,石英或菱锰矿微细矿粒的最大絮凝度仅在搅拌转速为800—1000rpm处出现,且与矿粒的原始粒度无关。文中提出的絮凝动力学总模型考虑了絮团形成及絮团破裂两个分过程。模型揭示了疏水絮凝及凝聚的重要的动力学差异。同时考察了非极性油对疏水絮凝的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实验研究表明,矿粒表面润湿性的变化严重地影响其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矿粒的疏水化往往伴随着明显的絮凝,此种絮凝无法用 DLVO 理论解释。对疏水絮凝机理的初步探讨及对粒子疏水作用势能的分析计算表明,在一定距离内此种作用能远远超过静电排斥能及分子吸引能,从而对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中性油乳浊液同矿粒间的相互作用。从热力学角度讨论了油滴同矿粒作用的条件。通过对粒子间的范氏作用力、静电力和疏水作用力的定量计算和化学作用力的分析,解释了油滴同矿粒间作用的选择性。最后,在物理模型的基础上,说明了“空间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5微米锡石的两液浮选,并与相应条件下的常规浮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液浮选工艺优于泡沫浮选,锡石回收率可达99.3%,精矿含90.0%SnO_2。研究发现,捕收剂在两液浮选中起着三重作用:(1)使矿粒疏水;(2)使油相乳化;(3)影响油滴表面电性。油液表面的ζ-电位负值比矿粒-溶液间的ζ-电位还大,是两液浮选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两液浮选比泡沫浮选优越的原因:(1)两液浮选中产生的油/水界面较大,提高了细粒矿物的碰撞几率和附着面积;(2)油相体系的Hamaker常数比气相体系的Hamaker常数大,因而油滴比气泡更有利于疏水矿粒的粘附。  相似文献   

7.
作者研究了低用量中性油在微粒菱锰矿悬浮体疏水聚团中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低用量中性油能显著地增强微粒矿物悬浮体的聚团,并能使那些选择性好但捕收力差的捕收剂获得广泛的应用。低用量中性油对微粒矿物悬浮体疏水聚团的强化作用机理是由于这种聚团中的一部分由“油桥”联结,并具有比无“油桥”聚团大得多的抗“碎裂”能力所致。  相似文献   

8.
疏水体系中微细粒锡石的团聚与絮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粒径小于10μm的微细粒锡石在油酸钠疏水体系中的团聚行为,通过沉降试验考察了大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对锡石絮凝的影响.此外,通过动电位测定和DLVO理论计算研究了油酸钠对锡石疏水絮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酸钠可以强化锡石的絮凝,絮凝物产率提高;添加了一定油酸钠的锡石矿浆疏水体系,油酸钠使锡石的表面zeta电位变负,当pH=7.0时,zeta电位降低10mV;当颗粒间的作用距离为(10~100)×10-10m时,利用扩展的DLVD理论计算得到的微细粒锡石颗粒之间的作用势能恒为负;对于表面疏水化的锡石颗粒,疏水絮凝可自发进行;由于在锡石—油酸钠—水体系中,锡石微小絮团已生成,加入适量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后,絮团扩大,有利于锡石的疏水絮凝.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讨论了界面极性相互作用理论及其在细粒浮选研究中的应用。亲水矿粒间水化排斥作用及疏水矿粒间疏水吸引作用主要归因于颗粒间界面极性相互作用。通过测定矿物在已知表面能参数的液体中的接触角,就可确定矿物的表面能参数值。由界面极性相互作用能确定水化或疏水相互作用能量常数,从而计算颗粒间水化或疏水相互作用能曲线,利用EDLVO理论能很好解释矿粒间的凝聚、分散行为。  相似文献   

10.
通过疏水絮凝实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微细粒黑钨矿的疏水聚团形成机制.结果表明:pH为8.0~8.5时,油酸钠诱导黑钨矿表面疏水并产生疏水絮凝行为,微细粒黑钨矿疏水聚团D50与油酸钠的质量浓度和搅拌强度正相关;油酸钠体系中黑钨矿颗粒间具有较强的黏附力,疏水作用力是疏水聚团形成的主要贡献成分;搅拌装置中形成的强湍流流场环境有助于矿物颗粒的相互接触与能量传递,增加颗粒碰撞黏附概率;在流场高剪切力和油酸钠诱导疏水力共同作用下促进了微细粒黑钨矿形成大而稳固的聚团,与常规浮选相比,疏水絮凝浮选WO3回收率提高了12.04%.  相似文献   

11.
疏水凝胶及疏水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疏水凝胶及疏水相互作用研究的最新进展.详尽地报道了该类凝胶的合成与表征方法,探讨了凝胶结构与性能的直接关系,介绍了疏水作用的定量描述方法和疏水作用的物理场论.深入研究凝胶中的疏水相互作用,对于揭示疏水凝胶对药物的控释机理和缓释机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使微粒矿物表面疏水化而使其悬浮体产生聚团的现象,称为诱导疏水絮凝。它与常规的胶体聚沉现象不同,不能为DLVO理论所解释。本文通过对颗粒间疏水粘着力及润湿接触角、zeta电位的测量和体系的疏水絮凝行为的研究,获得如下结论:疏水作用力对诱导疏水絮凝起支配作用;当微粒表面有足够大的润湿接触角而颗粒产生疏水吸引力时,才能使微粒悬浮体强烈聚团。  相似文献   

13.
化学刻蚀法制备铝合金基超疏水表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简单化学刻蚀法对铝合金基体进行腐蚀,得到了粗糙表面.然后对铝合金粗糙表面进行氟化处理,得到了具有超疏水的表面.研究了不同刻蚀时间以及不同刻蚀液浓度对表面疏水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实验的参数条件下,不同刻蚀时间下,接触角随着氢氟酸刻蚀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当氢氟酸刻蚀时间为7 min时,所得试件水的接触角最大.不同刻蚀液浓度下,接触角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当盐酸浓度为4 mol/L时,所得试件水的接触角最大.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软件中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各种结构参数的获取.本文主要介绍有机分子疏水参数库以及常见结构碎片各理化参数库的设计和建立.针对库中所包含的信息,设计了各种参数获取的检索功能,它作为NK-CAMD软件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软件运行在Windows系统下,以VisualC++作为开发工具,人机界面非常友好.  相似文献   

15.
研究碳源、氮源、生长时间以及生长温度对嗜酸乳杆菌细胞表面疏水性及其亚油酸异构酶酶活力的影响.通过Minitab15软件进行嗜酸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酶活力对其表面疏水性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菌体表面疏水性与其亚油酸异构酶酶活成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1.5500x+78.163.R2=0.7507说明模型有较高的拟合度,显著性分析P(0.003)P(0.05),结果显著,可作为响应预测.  相似文献   

16.
利用聚丙烯(PP)中空纤维膜去除水中溶解氧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并研究了一个利用疏水性中空纤维膜去除水中溶解氧的新工艺 ,测定了所采用的聚丙烯 (PP)中空纤维膜的耐压性能。对促进除氧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疏水层析是一种有效的分离纯化手段,本文采用Octyl Sepharose和Butyl Sepharose两种疏水层析填料对里氏木霉表达的t-PA的提纯操作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选用Butyl Sepharose FF填料,上样量10mL(蛋白含量4.1mg/mL),用15%(NH4)2SO4的PBS以2mL/min的流速进行洗脱时,回收的酶的比活性较大,为2959.54U/mg,纯化倍数为5.16,回收率为7.12%。  相似文献   

18.
Novel self-assembled calcium carbonate (CaCO3) crystals exhibiting the morphology of well-defined needles were synthesized by a simple precipitation rea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octadecyl dihydrogen phosphate (ODP) as a crystal additive. The CaCO3 obtained by this method is hydrophobic, making it likely to be used widely in industry. The resulting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contact angle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ODP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structure, morphology and hydrophobicity of CaCO3 crystals.  相似文献   

19.
采用RS6000测试了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的流变性能,并采用Carreau模型进行拟合.实验及拟合结果表明,疏水缔合聚合物具有较高的零剪切黏度,在质量浓度为500~2 000mg/L范围内,溶液由牛顿流体向假塑性流体转变的剪切速率在2.107~2.241 s-1附近,聚合物的质量浓度在3 000 mg/L时转变速率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