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晶态Ni-B/SiO_2催化硝基苯加氢及其晶化失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负载型Ni-B/Si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采用高压液相硝基苯的加氢反应,测定了上述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和选择性,并与其他Ni系催化剂(Ni/SiO2和RaneyNi催化剂)进行了比较,发现所有催化剂均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而Ni-B/SiO2非晶态合金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最高.通过高温处理获得对应的晶态Ni-B/SiO2催化剂,Ni-B/SiO2非晶态合金的加氢活性明显高于对应的晶态催化剂,表明催化剂存在晶化失活现象,结合催化剂的表征,讨论了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晶化失活机理,主要归因于高温团聚导致催化剂活性比表面积下降.  相似文献   

2.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Co-B/SiO2非晶态催化剂,测定了其在液相肉桂醛(CMA)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以及不同反应时间内CMA的转化率和对肉桂醇(CMO)选择性。研究表明:(1)Co-B/SiO2非晶态催化剂中,最佳Co负载量为ω=3.7%,反应3h后,CMO的得率可达到78.7%,此时,CMA的转化率为93.3%,对CMO的选择性达83.3%;(2)Co-B/SiO2非晶态催化剂的热处理晶化导致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显著下降;(3)Co-B/SiO2非晶态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明显优于其他Co-基催化剂,包括晶态Co-B/SiO2、Co/SiO2和Raney Co催化剂。通过动力学研究以及催化剂的系列表征,如ICP、XRD、DSC、SEM、XPS等,初步讨论了Co-B/SiO2催化剂优良催化性能与其非晶态结构及表面电子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的Cu/SiO2催化剂的表征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CuCl2为铜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SG-Cu/SiO2和IM-Cu/SiO2催化剂,用XRD、BET、IR、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2种催化剂对NO CO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在孔容、比表面积和表面OH的分布上有很大差异, 金属粒子在催化剂中的分散程度和存在状态也有所不同.在NO CO反应中,SG-Cu/SiO2的催化性能高于IM-Cu/SiO2,在SG-Cu/SiO2催化剂中形成的难还原的铜物种对NO CO的催化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碳纳米管与传统氧化物作为载体负载的钴基催化剂用于费-托合成反应的性能.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钴基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TPR、TEM、H2-化学吸附等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o/SiO2和Co/CNTs催化剂具有较低的还原温度且Co/SiO2催化剂还原峰较狭窄.TEM的结果显示Co/γ-Al2O3催化剂和Co/CNTs催化剂中的钴颗粒粒径分布范围较宽,而Co/SiO2催化剂的钴颗粒粒径分布较为均匀,这是导致其还原峰温范围不同的原因之一.费-托合成反应结果显示Co/CNTs催化剂和Co/γ-Al2O3催化剂具有比Co/SiO2催化剂更高的一氧化碳转化率,而Co/γ-Al2O3和Co/SiO2催化剂具有比Co/CNTs催化剂更高的C5+选择性和较高的α值.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温度处理SiO2为载体,用交换法制备Cu/SiO2催化剂.催化剂的表面结构用UV-VIR,TPR等方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焙烧的SiO2表面的-OH有差异.在NO+CO的反应中,以500℃焙烧处理的SiO2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显示了更高的催化活性,说明催化剂表面的结构对催化剂的制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Ni/SiO2催化剂,研究了镍负载量对二硝基甲苯(DNT)加氢制备甲苯二胺(TDA)的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BET,H2-TPR,H2-TPD方法对催化剂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SiO2催化剂在二硝基甲苯加氢合成甲苯二胺的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当Ni负载量(即Ni与SiO2的质量比m(Ni):m(SiO2))≤28%时,随着镍负载量的增加,Ni活性中心数逐渐增大,催化剂的活性逐渐升高;而当Ni负载量>28%时,Ni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发生团聚,Ni活性中心数减少,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下降。当镍的负载量为28%时,DNT转化率达到了93.68%,TDA选择性为97.73%。  相似文献   

7.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焙烧和免焙烧的催化剂前驱体,用H2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焙烧和免焙烧的WP/SiO2催化剂.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XRD和N2物理吸附表征,并用质量分数为0.8%的二苯并噻吩/十氢萘溶液来考察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反应活性.与焙烧的WP/SiO2(C-WP/SiO2)催化剂相比,NC-WP/SiO2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反应后,两种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均降低.在NC-WP/SiO2上,DBT的转化率略低于C-WP/SiO2,但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升高;随着温度的升高,两种催化剂加氢中间体的选择性降低,直接脱硫产物BP的选择性升高,说明增加温度有助于含硫化合物的脱硫.340℃,C-WP/SiO2催化DBT的反应速率(0.33 mol·g-1·min-1)略高于NC-WP/SiO2(0.28 mol·g-1·min-1);在NC-WP/SiO2上,DBT主要以DDS路径脱硫,而在C-WP/SiO2上,加氢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运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VTeO/SiO2催化剂,并采用XRD、TPR、Raman等技术,研究了VTeO/SiO2催化剂的结构及其对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VO;/SiO2催化剂中添加适量Te,丙烯醛选择性和收率显著提高.VTeO/SiO2催化剂与单组分催化剂结构明显不同.由于V、Te之间的相互作用,在VTeO/SiO2催化剂表面由[TeO4]、[Te2O5]和多钒酸盐类物种形成一种高分散的无定形结构.这种结构可能由于催化活性中心的高度分散而有利于丙烷选择氧化生成丙烯醛.  相似文献   

9.
以SiO2和γ Al2O3为载体,以硝酸钴、醋酸钴和氯化钴为前驱体,利用浸渍法制备出钴基细粒子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比表面测试等技术考察了钴基催化剂的结构和还原性能,分析了不同载体和前驱体对浆相费托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载体上钴物种的分散度和还原度均高于γ Al2O3载体,因而Co/γ Al2O3催化剂的活性最差,CO转化率远低于Co/SiO2催化剂。不同钴前驱体所制备的Co/SiO2催化剂钴物种的分散度和还原度有很大的差别,其相应的Co/SiO2催化剂的浆相费托活性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Co(NO3)2,Co(NO3)2+Co(CH3CO2)2,Co(CH3CO2)2,CoCl2。  相似文献   

10.
采用蒸氨法制备了Cu/SiO2催化剂,在微型反应器上考察了Cu/SiO2催化剂上醋酸甲酯加氢制备乙醇反应的稳定性.利用物理吸附,H2-TPR,in-situ XRD,TEM,DTG-DSC等表征技术对失活催化剂进行了分析,利用NH3-TPD考察了Cu/SiO2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反应后催化剂上Cu晶粒略有长大,催化剂上积碳量为3.8%.积碳导致的催化剂孔结构的变化可能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以溶胶凝胶方法制备的SiO2修饰的碳纳米管(SiO2-CNTs)为载体材料,利用微波辅助加热化学还原方法制备了Pt-SiO2-CNTs纳米催化剂.分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散射谱仪对Pt-SiO2-CNTs纳米颗粒的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在酸性介质中,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t-SiO2-CNTs纳米催化剂对乙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与商用催化剂PtRu/C(E-TEK)相比,在相同的催化剂栽量和实验条件下,Pt-SiO2-CNTs催化剂比PtRu/C(E-TEK)催化剂对乙醇氧化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和抗CO中毒能力.  相似文献   

12.
用12-钨磷杂多酸和硅酸钠,通过凝胶法制备固载化杂多酸催化剂PW12/SiO2,并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红外光谱、差热、电子能谱以及酸强度测定.以对苯二甲酸和2-乙基乙醇为原料,用自备的PW12/SiO2催化酯化合成增塑剂对苯二甲酸二辛酯,通过正交化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Na2SiO3为硅源,室温合成了Cu∶Zn∶Al∶Si摩尔比为6∶3∶5∶100的类MCM-41催化剂,以XRD、N2吸附、氨吸附量热及异丙醇脱水/脱氢反应等表征了催化剂的性质.结果表明,两种催化剂均具有较好的介孔结构,以Na2SiO3为硅源的催化剂具有较强的酸性.甲醇水蒸气重整反应表明,以TEOS为硅源的催化剂对甲醇转化率和H2选择性均高于以Na2SiO3为硅源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以SiO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分别制备了Fe-Mn(物质的量比为1∶1)质量分数为5%~35%的Fe-Mn/SiO2催化剂,以及Fe-Mn质量分数为30%,Fe-Mn物质的量比(x=0.1~0.9)的Fex-Mn1-x/SiO2催化剂,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这些催化剂对甲苯催化燃烧的反应性能,用X-射线衍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Mn物质的量比为1∶1、Fe-Mn质量分数为30%的Fe-Mn/SiO2催化剂具有最好的活性,在280℃的反应条件下甲苯可完全催化燃烧。在Fe-Mn/SiO2催化剂体系中,Fe-Mn质量分数小于30%时检测不到Fe或Mn的物相。Fe-Mn质量分数大于30%时只检测到了Fe2O3物相;在Fex-Mn1-x/SiO2催化剂体系中,x的值在0.5~0.9之间时只检测到了Fe2O3物相,x的值在0.1~0.3之间时只检测到了Mn2O3物相。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与Fe-Mn的质量分数和Fe、Mn的物质的量比有很大的关系,这些可能都影响着催化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以SiO2和γ-Al2O3为载体,以硝酸钴、醋酸钻和氯化钴为前驱体,利用浸渍法制备出钻基细粒子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比表面测试等技术考察了钴基催化剂的结构和还原性能,分析了不同载体和前驱体对浆相费托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载体上钴物种的分散度和还原度均高于γ-Al2O3载体,因而Co/γ-Al2O3催化剂的活性最差,CO转化率远低于Co/SiO2催化剂。不同钴前驱体所制备的Co/SiO2催化剂钴物种的分散度和还原度有很大的差别,其相应的Co/SiO2催化剂的浆相费托活性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Co(NO3)2,Co(NO3)2 Co(CH3CO2)2,Co(CH3CO2)2,CoCl2。  相似文献   

16.
从活性、结构及酸性方面,对催化剂SO-/ZrO_2-SiO_2及SO/ZrO2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催化剂在骨架结构特征上具有显著的差别,一般在400℃以上焙烧的SO-/ZrO2催化剂均为结晶态的,SiO2的引入对SO-/ZrO2-SiO2催化剂中氧化锆的结晶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一般在800℃以下焙烧的SO-/ZrO2-SiO2催化剂均为非晶态结构;在800℃以上焙烧硅锆摩尔比大于8的样品时,可得到一种可能是由于锆进入了氧化硅的晶格而形成的具有新的结构的结晶态物质;BET法测得500℃焙烧的SO-/ZrO2-SiO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400m2/g左右,而催化剂SO-/ZrO2的比表面积仅为100m2/g左右;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表明,SO-/ZrO2-SiO2催化剂的Lewis酸量明显高于SO-/ZrO2催化剂.对于乙酸/丁醇酯化反应,SO/ZrO2-SiO2催化剂的活性是SO-/ZrO2催化剂的6倍以上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制备了以苯胺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吲哚的一系列铜基催化剂,筛选出了高效催化剂Cu—Zn—Mn/SiO2,并对它们进行了ICP—AES和XRD表征。实验表明,由浸渍法制备的Cu—Zn—Mn/SiO2催化剂,稳定性、活性高于由共沉淀法制备的Cu—Zn—Mn/SiO。催化剂,吲哚收率76.0%。锰对铜和锌有明显的分散作用;铜晶拉越小,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2负载Dawson型磷钨酸H6P2W18O62/SiO2催化剂.表征结果表明:负载后磷钨酸仍保持Dawson结构,负载量为30%;磷钨酸比较均匀地分散在SiO2载体上.以催化1,4-丁二醇脱水制备四氢呋喃作为探针反应,考察催化剂的酸催化性能.正交试验和单因次试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对1,4-丁二醇环化脱水合成四氢呋喃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占1,4-丁二醇质量的6.6%,反应温度为185 ~190℃,反应时间为40 min,四氢呋喃平均收率为91.70%;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四氢呋喃收率仍可达90.90%.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不同组成的Mg-Cu/SiO2催化剂,利用BET,XRD和H2-TPR等研究了该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及在NO+CO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随着Mg含量的增加,活性组分Cu与载体之间的作用力逐渐增强,CuO还原温度逐渐升高.在NO+CO反应中,当Cu的含量是载体SiO2质量的2%,Mg的含量是载体SiO2质量的3%时,Mg-Cu/SiO2催化剂活性最高,250 ℃时NO生成N2的转化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外界条件对Cu-ZnO/SiO2催化剂在甲醇脱氢合成甲酸甲酯反应中活性的影响,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红外光谱-程序升温热脱附法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还原前的Cu-ZnO/SiO2催化剂中只有CuO和ZnO物相,还原活化后的CuO-Zno/SiO2催化剂中,CuO被还原Cu,ZnO被部分地还原;催化剂表面只有L酸中心,没有B酸中心,甲醇的吸附发生在L酸中心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