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残雪是新时期文学阐释难度最大的先锋作家之一,是一个异类。她着眼于深层的精神世界,不断誓拓.和挖磐,茬中国文学界是一个极为独特的存在。在她迷宫般的语言文字中传达出一种“困兽”意识。她创作的独特性在小说中的显著表现就是用梦魇般的情节和话语,勾画一幅奇异、丑怪的生存之图,以荒诞的方式来揭示人们心中的焦虑。  相似文献   

2.
二元对立作为结构主义的一个基本理论,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文学批评家也毫不例外地运用这一理论分析文学作品。品特戏剧《归于尘土》中含有明显的二元对立元素,这些元素融合交织不但更加突显各自的特点和意义,同时彰显了品特戏剧的荒诞特征和文学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残雪对卡夫卡作品的理解,一扫以往评论立足于宗教、社会道德、历史、美学、心理学等的各执一端,以艺术对艺术的评论方式阐述卡夫卡的艺术自我及其对人类灵魂困惑洞察的深度,艺术地通过一系列形而上的二元对立式的探问,揭示了人性之根永恒的悲剧。  相似文献   

4.
残雪对卡夫卡作品的理解,一扫以往往评价立足于宗教、社会道德、美学、心理学等的各执一端,以艺术对艺术的评价方式阐述卡夫卡的艺术自我及其对人类灵魂困惑洞察的深度,艺术地通过一系列形而上的二元对立式的探问,揭示了人性之根永恒的悲剧。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的小说创作有鲜明的民间立场,但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历了一个嬗变过程.早期乡村与都市叙事中的民间立场仅是一种"前意识"式的存在,中期"湘西世界"的营造与都市生命病相的揭示,使民间立场成为一种明确的文化价值标准与写作姿态,而后期<长河>创作中则出现了国家民族观念、民间立场以及现代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的纠缠,出现了写作立场的多层次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犹太文化资源是西方20世纪荒诞文学发生的一个重要动因。自我本体的变异既是荒诞文学致力表现的基本主题,更是犹太人具有恒定性的民族体验,而犹太观念与经验的分裂所造成的“犹太玩笑”,无疑成为犹太裔作家生发和膨胀荒诞意识的文化酵母。西方世界的犹太人作为外来异体生存在隔绝式的对立关系中,这从文化深层表述了西方人类无以沟通的窘境。犹太民族的文化难题与20世纪西方世界的普遍困境相契合,犹太裔作家在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形而上运用中,相当深刻地反映了世界的一般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艺谋的电影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世界,影片试图运用二元对立法来揭示人性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即揭示自然性与社会文化、规则、秩序的二元对立,自由与必然的二元对立。在影片的叙述机制上表现为拯救与失望的对立,在造型风格上表现为写意与写实的对立。  相似文献   

8.
任丽丽 《科技信息》2007,(6):19-19,71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在戴维·洛奇的文学批评和小说创作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尝试从二元对立结构分析戴维·洛奇作品《想……》,解剖对话小说艺术在作品各个层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黑暗的心》和《年轻的古德曼·布朗》分别是英美文学中最有名的作品之一。这两部由不同国籍的作家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尽管叙述方式不同,却有着相同的以旅程模式为中心的情节结构,相同的二元对立式意象、象征结构,都以历史、宗教和神话为基础建立起相同的题材结构,最终可归结出相同的主题模式。  相似文献   

10.
杜璇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1):98-104
仪式视角是深入理解埃里森的《六月庆典》必不可少的分析范畴。通过运用过渡仪式这一分析模式,来探讨小说中的仪式习俗和内涵,阐明埃里森对西方黑白二元对立神话、仪式的解构;对当时社会流行的、从社会科学的立场来解决黑人问题所持的异议进行分析;对过渡仪式在小说中的文学演绎予以诠释,以期帮助读者展开对美国极端种族主义者的立场和美国理性文化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1.
周小丽  黄珊 《科技信息》2012,(8):171-171
结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法国取代存在主义而广为流传的哲学思潮。结构主义把理论出发点由作为主体的人转向具有某种"客观"结构和体系的语言,也就是由人的主观性转向语言的"客观性"。后结构主义作为结构主义的自我反思,解构了曾经占据学术前沿的结构概念;它解构文本的世界,消解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模式,走向纯粹的能指游戏。本文探讨了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产生背景,二者的中心观点以及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受“五四”精神哺育的知识分子,柔石的作品从自悯、悯人情怀到拯救意识的凸显,再到革命的呼号,清晰地折射出了知识青年由人道主义转向“左翼”立场的心路历程。这种转换是世界革命文学的影响、革命青年的激进理想,以及理性效用的追求使人道立场让位于革命话语的自然转换。  相似文献   

13.
运用A.J.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重新构建小说矩阵叙述结构,从人物二元对立关系视角揭示女性觉醒意识与封建男权主义的矛盾对立,从而清晰呈现出二十世纪中期女性对精神自由的追寻。  相似文献   

14.
契诃夫对我国现代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契诃夫的《樱桃园》对夏衍的《上海屋檐下》的影响主要在淡化戏剧冲突的表现手法和非传统喜剧精神方面.在戏剧创作上,夏衍与契诃夫具有共同的现实主义审美倾向,却缺少了契诃夫式的荒诞意识.  相似文献   

15.
程瑜瑜 《长沙大学学报》2012,26(6):92-93,104
王尔德秉承"生活模仿艺术"的原则进行叙事创作,也真实地反映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质。他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对世相百态和人心美丑的揭示恰恰表达了一种荒诞的真实,他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荒诞故事逻辑的建立,以及对哥特式风格的借用展现了"陌生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赵树理小说作为一种文学现象,一直以来受到大众的普遍关注与评论。本文首先从民间文化的涵义与特征入手,阐述了赵树理小说的民间立场;其次,从民间传说、家庭宗教氛围和地域文化三个角度分析了赵树理小说民间文化的源泉,并探讨了赵树理的民间立场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最后,从人物形象、叙述风格、故事内容三个角度阐述了赵树理小说中所蕴含的民间文化。  相似文献   

17.
论怪诞     
通过对中外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怪诞现象的探源和浅析,认为怪诞是一个流变的概念.概括并分析了怪诞的审美特征:反常的构成原则;混合恐惧和滑稽的震惊感;双重性的功能价值.怪诞与滑稽的区别主要在于反常程度、创作态度和审美价值的差异上;怪诞与荒诞的区别在于怪诞更多作为一种创作手法,荒诞更主要是一种观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18.
论中西艺术否定观的差异及其元思维底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艺术形态和风格的差异是由中西艺术否定观决定的。中国艺术否定观对待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是"相通"、"合一",而西方则认定为"距离",这样的艺术观念差异从元思维来看,则又逃不过中国的"天人合一"和西方的主客二元对立的元思维底线。  相似文献   

19.
徐丛辉  王彪 《长春大学学报》2013,(5):584-586,594
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韦斯特的《寂寞芳心小姐》创作于美国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作品生动揭示了物质匮乏的社会时期人们灵魂的贫乏和病态。韦斯特不追求表面的真实,而是以夸张手法曲折地表现事物荒诞的本质。从存在主义文学视角出发,分析作品的存在主题,解读在特殊的时期和大环境背景下悲观的个人感受、对立的个体与他人以及无处不在的荒诞,可以透视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20.
张炜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有明显的“二元对立”特征 ,在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邪恶的犬儒及流氓无产者的同时 ,也塑造了一批具有正义和理想精神的英雄形象 ,小说从民间立场出发而不是从通行的意识形态出发所塑造的“革命”与“反革命”形象体现了作家的理性思考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