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婷婷 《科技资讯》2010,(15):211-211
本文阐述了大学礼仪的意义,分析了高校院系办公室在推动大学礼仪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从树立礼仪意识、加强文化修养、营造礼仪文化氛围、培养创新精神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高校院系办公室如何推动大学礼仪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校园创新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大学,建设创新型大学又必须创建具有创新理念和氛围的高校校园创新文化.构建高校校园创新文化,培育具有创新理念的大学精神是核心;营造具有创新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保证;组织开展创新的校园文化活动是载体;坚持"四个原则"是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化秀玲 《创新科技》2014,(18):63-64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载体,要不断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通过优化空间,提炼精神、完善制度、强化服务等方面推进图书馆文化建设,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起到积极影响并进一步升高校内涵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意义;提出地方高校实施大学文化建设应从培育先进的大学精神、构建现代的文化模式、树立求实的文化理念、建立先进的制度文化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参与城市文化建设是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城市精神、文化产业、社会文化三个维度对大庆文化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可以说明地方高校服务城市文化建设具有广阔的空间。在总结大庆师范学院多年来服务大庆市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学校挖掘自身潜力,依托人文社科领域的比较优势,是服务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主要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6.
胡又丹 《科技信息》2012,(17):126-127
大学城办学这一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闯出了一条"集约化"的发展之路,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学城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城建设中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中和大学城模式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重点从生活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着手,寻求在大学城内校园文化更有效的建设途径和建设模式。使"城市孤岛"不再孤独,让区域性校园文化在大学城内健康发展,弘扬大学精神、引领先进文化,开始大学城与社会的深度暗合和对接。  相似文献   

7.
夏军英 《广东科技》2011,20(10):18-19
本文分析了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指出大学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次,并分析了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现状及误区。针对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校园文化建设要注意思想道德教育以及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建设美好校园环境,培养良好学风、校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等途径来切实提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8.
大学属于文化领域,其基本功能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选取地处云南边陲的思茅师专为个案,通过实证调查了解到思茅师专师生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认同程度,在此基础上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三个方面梳理出了思茅师专文化建设的成果,进而说明边疆民族地区的高校在求生存、求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打造自己的文化个性,文化个性就是大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大学精神与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的无形资产,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环境因素。大学精神引导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形成;大学校园文化受大学精神影响的同时,仍然具有明显的相对独立性。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也是大学精神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在大学精神的指导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大学精神为旨归。在新媒体技术创造的网络文化中,高校校园文化在与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一方面获得了发展动力,民主精神得到弘扬,另一方面也面临强势文化的侵入和恶性信息的泛滥。加强新媒介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二是弘扬...  相似文献   

11.
赵明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7,24(2):89-92,88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高校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构建和谐文化中,必须不断深入开展和谐社会理念教育,深化民族精神教育,加强理想道德教育,进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正确的思维方式、精神支撑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民办大学在文化建设中面临的现代社会的功利化、庸俗化等倾向以及全球化的冲击,造成的民办大学文化精神的衰微以及管理者以及众多“大学人”的文化意识还未觉醒等种种困境的探讨,提出了民办大学要将“崇尚人文”与“注重理性”统一起来,应对“功利化”与“庸俗化”的挑战以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对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衰微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邱祖发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1):147-150
人文精神传承,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基础,关系到综合素质高强、可持续发展的全面人才的培育。人文精神传承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应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人文精神传承,进行高校人文教育的构建,强化人文素质的培养,构建人文校园。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具有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大学文化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从文化视角认识和加强党建工作,能不断丰富党建工作内涵,促使党建工作改革创新;另一方面,党建工作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坚实保障,能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思想引领和组织保证。因此,实现大学文化与高校党建之间的有机融合和良好互动,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本质要求,是推进大学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新时期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与血脉,由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组成的有机协同系统.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文化的生命基点,贯穿大学发展的一条主线.大学应积极探索对学校起主导作用的文化建设原则,并在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的多维互动中,合力推进其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高校为什么要引进红色文化?当前高校反腐倡廉形势严峻,廉政教育任重道远,究其原因,高校领导拥有权力寻租机会,而同时又缺乏对高校领导的监督机制,结果是,当前高校廉政教育的实效性不明显。廉政教育是红色文化的主要功能。高校怎样引进红色文化?坚持学廉,让红色廉政文化扎根大脑;坚持诺廉,让红色廉政文化在耳边回响;坚持褒廉,让红色廉政文化氛围更浓;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江西高校廉政教育一定会取得重大成效。  相似文献   

17.
论述道德教化、良知哺育和价值传承构成大学文化的核心即大学精神,通识教育是培育大学文化的核心即大学精神的重要路径,提出莆田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要围绕大学精神展开,重视通识教育,形成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服务于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优势,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休闲体育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文化学视角上的阐释,一个大学校园的文化,乃是大学生文化的显现。大学校园文化品位的提升,贵在大学生的文化活力、气息与文化精神的培育。休闲体育是一种活力的文化因素,是大学校园品位的文化构成,对于提升大学校园文化品位有着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学精神是一种立足于大学教育的主体性实践。张扬并涵养着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高层次的精神理念与境界。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精神及其建构有着特定的内涵和规律,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凸现和彰显学校的主体地位和精神,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意识,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营造具有师范特色的校园文化,培育学术与创新精神,是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建构和高扬大学精神的根本任务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